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在無數謠言消息和諜照曝光之後,寶馬全新 Z4 終於來了。一年前的圓石灘上寶馬 Z4 概念車在此發佈,一年後的今天量產車又在這裡正式亮相。從 E89 到 G29,寶馬 Z4 直接跳過了底盤代號為 F 的一個時代,跑步加入了寶馬新一代 CLAR 造車平臺的陣容。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寶馬全新 Z4 的設計圖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全新寶馬 Z4(G29)

有揚,有棄

相比此前寶馬發佈的新車型,全新 Z4 的改變最大,這也是它一直受爭議的地方。全新 Z4 配備了自適應 LED 大燈,前大燈不再是熟悉的天使眼,運用了上下、大小的排布的設計,但依舊保留了 U 型 LED 日行燈。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全新 Z4 的車燈設計

雙腎型進氣格柵更長更扁,這與 8 系的設計基本一致,內部採用黑色網狀設計,加入了更多大小不一的銀色鍍鉻裝飾,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全新 Z4 的進氣格柵設計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8 系的進氣格柵

這次發佈的 Z4 採用 M 運動套件,下方保險槓的進氣口設計非常大,兩側呈現獠牙一樣的設計。讓整個前臉看起來更加運動。但我想,全新 Z4 的設計很多人還需要適應吧?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極盡運動之能事,這大概是全新 Z4 的外形設計師的主要目的吧

側面看這臺全新 Z4,修長低矮,車身線條比老款 Z4 更豐富,前輪翼子板處的通風口設計靈感和 8 系相似,但面積之大應當冠絕寶馬包括 M 在內的全系!如果要挑剔的話,那就是老款車身腰線經過門把手的設計在全新 Z4 上面取消了,這也是寶馬車型一直都有的設計風格。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全新 Z4 的側面

但是,此前兩代 Z4 配備的前葉子板車標,在全新 Z4 上被取消了,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Z4 的第一代(E88,上)與第二代(E89,下)都在前葉子板處設置了寶馬的車標,已經成為 Z 家族的 Feature 之一

首發限量版(First Edition)車型配備 19 英寸輕合金輪圈,採用雙色十輻設計,搭配了藍色 M 卡鉗,配備 275/35 R19 輪胎。當然在這樣一臺跑車上,相信寶馬還會提供更多輪圈選擇。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藍色的 M 運動剎車卡鉗

這次發佈的全新 Z4 為敞篷版,敞篷機構設計和第一代 Z4 一樣,敞篷裝置沒有蓋板,這樣在收起和打開的時間會更快,只是防盜和養護上就比較麻煩了。設計更加精緻,讓車身一體感更強。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閉篷狀態的全新 Z4

尾部一樣是令你出乎意料,變化最大是尾燈的設計,修長和車身外側延伸是新寶馬車燈特點,與車身線條結合的很到位。同時從近期寶馬車型中看到,尾燈都採用了立體感的設計。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全新 Z4 的尾部

尾部設計的線條是往下走的,這樣的話會顯得很平淡,而上翹的小鴨尾的加入是恰到好處,,中間集成了橫條剎車燈,下方 M 風格的包圍很寬大,加上方形排氣,讓這臺 Z4 運動感氣息更強。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靠近看,鴨尾的突出更明顯了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右側排氣管口帶有閥門,寶馬一貫在這種細節上為它的擁躉帶來驚喜

相比前臉我更喜歡尾部的設計。

內飾:引領家族新走向

實際上,早在去年 11 月 Z4 概念車於廣州車展亮相旗期間,我們就發現這款全新內飾框架將被運用在包括全新 Z4、下一代 3 系在內的、基於 CLAR 建造的寶馬新車型中。在全新 X5、全新 8 系之後,全新 Z4 成為第三款運用該內飾風格的寶馬量產車型。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全新 Z4 內飾概念圖

駕駛者進入車內首先會發現方向盤與其它 CLAR 車型形態完全一致,只是外環更為粗壯,多功能按鍵的鍵位發生了變化。例如重新設置了雙向調節自適應巡航車距的雙按鍵,和用於控制儀表盤信息顯示的按鈕等。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全新 Z4 內飾全景

儀表盤前部的 8 邊形液晶儀表盤是寶馬第七代 iDrive 人機交互系統的矚目標誌,它允許在儀表盤上顯示多種風格的 UI,並展現諸如導航地圖等內容。由於此次發佈的全新 Z4 為 M Performance 版本(M40i),UI 專門對此進行過優化,並帶有專屬的車型標記和刻度字體。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12.3 英寸中控顯示屏使用近似無邊框的設計,形成與旁邊的液晶儀表盤相連的效果。從官圖上可以看出這塊屏幕還搭配了手勢控制輸入功能,觸控也應當不在話下。第七代 iDrive 系統支持對這塊屏幕的主菜單 UI 進行拖拽和個性化排序工作。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第七代 iDrive 系統界面

全新 Z4 空調區的按鍵使用了近來汽車界慣用的橫向排列手法,同時在中央添加小型液晶顯示屏。空調出風口設計成多邊形樣式,搭配金屬裝飾,讓車輛內飾顯得相當精緻。方向盤另一側的燈光控制區不再使用旋鈕控制,而是以按鍵操作燈光。同時該區域還可能安排一些駕駛輔助系統的開關。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橫向佈局很可能是當前各豪華品牌內飾設計師的共識

全新 Z4 的點火開關被放在電子換檔桿區域,集成在這裡的還有 iDrive 控制面板、電子手剎和軟頂敞篷的控制開關。值得注意的是,全新 Z4 並沒有採用全新 X5 上的那種水晶玻璃檔杆。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全新 Z4 的檔杆控制界面

總體而言,寶馬全新 Z4 與其它寶馬車型之間的差異化程度是有所降低的,但是最新設計和更多物料的運用,讓這臺敞篷小跑車的豪華氛圍有了明顯的進步。

“基於 1 系”到“基於 3 系”

50:50 前後重量分配是每臺寶馬都會做到的,全新 Z4 也不例外。為了達成這一指標,車上唯一一排座椅被放在靠近後橋的位置,讓駕駛員(和乘客)的體重更多地壓在後橋上,發動機也可以更為靠後形成前中置佈局,達到前後配重更極致的平衡。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全新 Z4 前後車軸與駕駛席座椅所在位置關係

同時,接近後橋的駕駛員還能感到車輛反應更快,車身更為靈活。

已發佈的全新 Z4 M40i 搭載 3.0T L6 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與現款 540Li、740Li 配備的 B58B30 發動機一致,340HP,峰值扭矩 450Nm,與 ZF 8 速自動變速箱搭配。在沒有配備 xDrive 四輪驅動系統的前提下,全新 Z4 M40i 加速至 100km/h 僅需 4.6s。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B58B30 3.0T L6 發動機

為了給這臺敞篷跑車提供優良的駕駛表現,寶馬為其配備電控可變 M 運動減震器、M 運動剎車和操控大殺器——電控主動式 M 運動差速器。這款新差速器可以主動向後橋兩個車輪分配扭矩,協助前輪的轉向動作。不需要剎車的介入全新 Z4 就能完成扭矩的矢量分配。

走向未來的魅惑之影|解析全新寶馬 Z4 M40i

電腦計算兩個後輪所需的扭矩,然後主動分配扭矩到兩個車輪上

這臺車上的一些創新部件——例如電控主動式 M 運動差速器,也將裝備於下一代寶馬 3 繫上。寶馬 Z4 到這一代,已經完成了從“基於 1 系打造”向“基於 3 系打造”的蝶變。

2017 年 7 月關閉生產線時,開發代號為 E89 的上一代 Z4 成為最後停產的寶馬 E 字編號車型。兩年之前的 2015 年 X1 完成換代之後,上一代 Z4 便成為在產唯一的一款 E 字編號寶馬。

如今進入 CLAR 時代,Z4 揹負為下一代 3 系和合作夥伴——豐田的下一代 Supra 採用的技術探路的使命。至少從已公佈的設計和數據來說,這臺敞篷轎跑車的確讓人眼前一亮。引進中國,提供從 20i 到 M40i 甚至 Z4 M 車型……這都是我們可以期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