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施洛德小像,有成功履歷、球風搭,而且願意打替補!

在丹尼斯-施羅德被交易到雷霆當日,我做了施羅德的球員卡。球員評價要點如下:

  • 三分投射長期較差,在強力隊友身邊,有望提高;罰球線區域與左側中距離精準。
  • 優秀接近頂級的持球攻擊手,善於在擋拆中利用速度攻擊;面框單打也極高效。
  • 偏向於持球打法導致整體效率不高;無球跑位、定點拉開空間方面都較差。
  • 哈登、威少之外全聯盟場均突破最多的球員,但突入籃下的終結低於平均水準。
  • 上賽季作為核心攻擊手持球過多,但實際並沒那麼粘球,反而出球迅捷。
  • 全聯盟防守最差的首發控衛,除了場均1次搶斷,防守幾乎一無是處。

現在結合數據,展開來談一談,並做一些修正。

投射

丹尼斯-施羅德小像,有成功履歷、球風搭,而且願意打替補!

灰色背景方塊為聯盟平均水準。

看圖說話:

  • 沒有一個區域三分投射接近平均水準。上賽季整體三分命中率29.0%,和威少相比無論是出手數還是命中率都在伯仲之間。可以想象這兩位搭檔後場可能的災難性投射表現。不過,施羅德有沒有可能因為在威少和喬治身邊得到更多的接球投機會而提升三分投射表現呢?單看上賽季,沒可能!上賽季他接球投三分的命中率只有28%。但是2015-16、2016-17賽季他還不是絕對核心的時候,他分別投出了38.3%、39.6%的接球就投(Catch & Shoot)三分命中率。所以,不出意外,不可能投得比上賽季還差了。另外,季前賽他三分球9投5中,小樣本不足為憑,但萬一持續大驚喜呢?
  • 中距離殺手。幾乎在所有中距離區域都投出了很高的命中率表現。當然出手點有所偏重,主要集中在扇形區域。
  • 接近一半出手來自十英尺內,但效率低於平均水準。不過這是不分位置,放在全聯盟對比,啟動攻擊位不同,難度也自然不同,就此即說施羅德低效有失偏頗。我們看另一個數據:上賽季他的場均突破次數僅次於威少和哈登,居於第三位。哈登的突破終結命中率是52.7%,威少是49.9%,丹尼斯-施羅德則是47.5%。好像……也不差?但是這樣似乎還不能說明施羅德的突破具體什麼水平,那做張圖好了。
丹尼斯-施羅德小像,有成功履歷、球風搭,而且願意打替補!

解釋下真實突破次數。即突破出手投籃的次數,傳球不算。公式是FGA(投籃出手)+0.44*FTA*(罰球出手)。

這是施羅德最終躍居第一的原因,他突破出手佔比更高一些。然後看看他的鄰居:只說攻擊性,給你一個多諾萬-米切爾要不要?給你一個路易威廉姆斯要不要?想要霍樂迪?你咋不上天呢?天上有勒布朗-詹姆斯。

進攻方式

丹尼斯-施羅德小像,有成功履歷、球風搭,而且願意打替補!

上圖是施羅德上賽季常規賽的進攻分佈。擋拆持球佔比近一半。面框單打次之。不過如PPP(每回合得分)所注,施羅德稱得上一個不錯的擋拆持球手,和一個接近精英級別的面框單打手。

再注意他在無球進攻——手遞手和繞掩護的表現。雷霆進攻的保留戰術是亞當斯腰位至肘區做軸,保羅-喬治繞切做各種選擇。

上邊兩點,丹尼斯-施羅德可以分別承擔類似威少和類似喬治的職能。所以,替補領袖舍施羅德其誰呢?

從風格上,施羅德是閃擊型後衛。雷霆16-17賽季威少單核帶隊的閃擊戰是不是就有了強推全場的配置基礎呢?

從投射角度講,雷霆夏天的引援,兩字描述:呵呵!但是,從攻擊風格上講,給威司令配兵,首要是長槍快馬。卡巴羅、迪亞洛、諾埃爾,這操作!閃電風暴還有60秒可啟動……

組織進攻

丹尼斯施羅德成為板凳首席的那一年,恰巧亞特蘭大老鷹打出了60勝。東部馬刺,團隊籃球的另一個極致景象。那年,施羅德場均可以送出4.1次助攻,隊內僅次於傑夫-蒂格。順便提一句,亞特蘭大老鷹那個賽季有9名球員場均至少送出一次助攻。

施羅德的標籤無論如何都會是一個攻擊型後衛,而非以組織者著稱。但以上履歷,足以讓我們摒棄對他可能不知進退的擔心。

事實上,季前賽,他小試牛刀,場均送出5.5次助攻。首戰對活塞,與亞當斯的擋拆秀形同威司令披掛上陣。

風格上,施羅德的出球,一如進攻選擇。或攻或傳,決斷快,不猶豫。雖然不那麼老道,比如對陣老東家時,給保羅-喬治的那個空接,但在雷霆,無論是和喬治、威少同場,還是帶帶替補,能預見的組織任務,他當能勝任。

防守

施羅德只有78公斤。沒法指望他有像樣的對抗。

快則快。但並沒有很好用在防守遊弋截球上。搶斷率在後衛中處於較低的水平。

防守效率在一個防守嚴密的體系裡還不錯,比如2014-16年的老鷹。但防守真實正負值對他的評價則一直很糟糕。

上賽季,有真實正負值統計的89名控衛,施羅德防守真實正負值排第85。

16-17賽季,98名控衛,施羅德排第92位,第93位是威少曾經的替補雷吉傑克遜。

14-15賽季,94名控衛,施羅德第88位。

13-14賽季,94名控衛,施羅德第93位。

唯有15-16賽季,-0.31的防守真實正負值在控衛中可以排到22位。略微正常。但最好把這視為長期死寂的一次脈動。大多數時候,丹尼斯-施羅德都是這個聯盟中防守最差的控衛之一。

這當然很糟糕,但作為替補指揮官與攻擊手,卻非不可挽救。唯一問題大約是與威少的搭檔共存。我們知道威少單防可以,如果玩命幹完全可以達到精英對球防守者級別。但無球防守老實不敢恭維,這就需要他長期的後場搭檔必須善於協防補位、必要時弱側一控二,比如羅伯森、喬治這樣的。而丹尼斯-施羅德作為威少的搭檔,顯然力不能任。

不過呢!這些是陣容混搭可以部分解決的問題。這一點不同於甜瓜,施羅德的定位必須是替補領袖,那拆開與混搭於多諾萬這種陣容試驗機並不太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