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求活」,底牌被揭穿!背後暗藏不爲人知的另一面

這是前一段時間網傳的圖片。

萬科“求活”,底牌被揭穿!背後暗藏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萬科“求活”,底牌被揭穿!背後暗藏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圍繞萬科求活的自我增壓,輿論一片驚悚……然而,最近才有消息說,拍攝轉發現場圖片的員工被辭退!如此看來,萬科主觀上並不想對外渲染悲觀論。那麼,鬱亮究竟意欲何為?

當前,市場觀望情緒基本確立。很多人據此會產生強烈的悲觀情緒,風往哪裡吹,人就往哪裡倒!不過,荊屋先生堅持既往判斷——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仍要依靠“穩健投資”來拉動,這是當前毫不動搖的政治經濟任務。房地產是固定資產投資的權重部分,一旦失速,國內投資的整體增速必然下行,頂層是不能接受的。關於這部分話題,此前的文章做過詳盡的數據分析,在此不表。我只想說:中國樓市,市場端看跌,政策端維穩,完全看跌是沒有充分依據支撐的。本先生重申,中國樓市的主要任務是調結構,至於樓市價格,只要不漲破2016年峰值,長期橫盤或者小幅陰跌都是可以接受的。

說完了基本判斷,馬上回到萬科的問題上來。

萬科“求活”,底牌被揭穿!背後暗藏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求活,是萬科自身和房地產前景的判斷?我可以十分肯定地說“不是”!依據有兩個。

1.近日,和訊房產獨家發佈的《2018上半年上市房企財務健康榜單TOP50》。在這份榜單中,萬科排名第二。熟悉王石的朋友應該非常清楚,萬科在王石年代,一直就十分注重財務健康。“穩健投資,只賺該賺的”,這是王石留下的萬科文化資產。直到2018年上半年,萬科持有現金高達1595億元。如此優異的財務表現,怎麼會讓萬科萌生“活下去”的悲觀念頭呢?邏輯完全不成立!話說了,如果連萬科都覺得前途未卜,仰視他的云云兄弟,還有活路嗎?

萬科“求活”,底牌被揭穿!背後暗藏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2.9月18日,也就是“求活”出現前的10天。萬科官網發表頭條文章。內容是鬱亮接受新華社專訪,題目是《萬科鬱亮:主動擁抱科技變革,服務美好生活》。在這篇文章裡,鬱亮說了這樣一番話——萬科還是堅定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的定位,我們的行業前景非常好,空間無限大,然而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萬科用科技手段消弭這種隔閡,未來在商業、養老、停車等許多領域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科技力量就是用來破解這些問題的最好手段。10天前,萬科活得還有滋有味;10天后,萬科突然倍感蒼涼。不覺得另有原因嗎?

萬科“求活”,底牌被揭穿!背後暗藏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萬科鬱亮,早在2012年,就公開提出,黃金時代已過,“樓市10年之內進入白銀時代”。同樣是鬱亮,率全行業之先,公開指出萬科未來不再是房地產企業。

熟悉這段過往的人,心裡都有數。萬科很早就開始了轉型。尤其是深圳地鐵入主之後,王石全面交棒,萬科向服務商轉型的集團戰略已經非常清晰。

現在的萬科,早已不是單純的地產投資商。而是以“城鄉建設”契合“國家城市化發展戰略”;以“生活服務商定位”契合“國家拉動內需的戰略要求”;以“高科技嵌入發展”契合“新舊動能轉換的新時代任務”。萬科的變化,本質上是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破題!

萬科“求活”,底牌被揭穿!背後暗藏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如此順應時代發展、提前佈局、財務優異的龍頭企業萬科,怎麼可能悽悽慘慘地提醒自己“求活”?很明顯,另有意圖。

1.活下去三個字,背後的潛臺詞應該是“想活,快轉型;不轉型,等著死”!實際上,萬科早已向全社會描繪了未來形態。未來的房子只是一個生活空間,這個空間可以繼續拉動一部分水泥建材鋼鐵等傳統行業發展。但,不是商業模型的全部!未來的房子應該融入更多高科技元素,滿足人們以居住為核心的各種生活所需。以此,可以在更高水平之上,帶動傳感器、觸目屏、新材料、物聯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等高科技產業協同發展。轉型快的,當然可以活下去。轉型慢的,將和新時代擦肩而過。萬科亮出活下去,是在暗示全行業轉型的緊迫性。

2.王石素有“拐點發明家”的雅俗共賞之名號。鬱亮也傳承了王石的衣缽。他的“白銀時代”,他的“求活”,都帶有顯著的拐點色彩。這一次,有所不同的是,他半遮半掩,欲說還休,說明其政治領悟力更加成熟。他意欲敦促自身那隻行業加速轉型

,但是,在政策維穩的節骨眼上,他又很清楚,有些話是不便於大張旗鼓對外宣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