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經典回顧|最後的石油客

十年经典回顾|最后的石油客

9.27

TODAY

「石油

十年经典回顾|最后的石油客

編前語:

敬愛的讀者朋友們,我們《能源》雜誌即將迎來創刊十週年的日子,感謝您與我們一起走過了能源產業這極不平凡的十年。

見證和記錄能源界讓人驚心動魄的轉型和改革,是這個時代給予我們的禮物,也是我們的榮光,更是我們的使命。

過去十年是能源產業商業故事最多的時代,也是能源產業英雄輩出的華年。十年來,我們始終按照中國最好的能源商業期刊來要求自己,報道和參與了能源行業諸多重大的事件。

在此,我們特摘選《能源》雜誌十年來的經典文章再次發表,與讀者朋友們一起回顧能源行業的崢嶸歲月,回首那些人那些事。

今天,我們刊發的是2011年07月刊的文章。

十年经典回顾|最后的石油客

中國民間石油力量幾度沉浮,如今遊資逐漸散場,傳統逐利模式日趨式微。在堅冰難破的格局下,存留下來最後的石油客,他們需要怎樣的生存法則?

◆◆◆◆

隨著6月上旬國家發改委核准令下,孫廣信捏在手中兩年多的哈薩克斯坦齋桑油氣項目,終於以跨國天然氣通道建設獲批為標誌,落袋為安。

這是一起罕見的投資案例。作為一家新疆本土民企,廣彙集團不僅跨境攬下哈國大區塊油氣田,還能繞開中石油,成為唯一一家跨國能源通道的民營投資主體。在當下民營油企普遍抱怨國進民退的現實語境中,實屬異類。

與廣匯案例相對的真實景況是,長期以來,中國民間石油企業,受制於體制藩籬,始終未能自成氣候,成長出具有行業領導力的規模企業。在勘探、開採、煉化、儲備與銷售各環節上,民營石油客屢次組團叩關,大多以失敗告終。原本較具成長基礎的煉化和成品油銷售等領域,民間資本亦全線潰退。

據公開資料顯示,

在國家商務部註冊過的民營成品油批發企業為609家,目前正常運營的僅剩100餘家。5萬餘家有資質的民營零售加油站,近一半已關門停業,僅存的加油站也大都處於維持狀態。一度佔據國內成品油市場大半壁江山的民企盛況,已不復再見。

十年经典回顾|最后的石油客

◆◆◆◆

而作為民營油企另一重要陣地,地方煉油廠由於受到油源的限制,只能以進口汙染大、油質低的燃料油為代價,換取存續生機。但在更為嚴苛的“國三”標準之下,民營煉油企業或坐等收編,或轉手抽身,已成為普遍趨勢。

今年5月,是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坊間俗稱“新36條”)頒行一週年之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行了一場小規模的論壇。據一位參會的民營油企代表告訴本刊記者,與2005年的“舊36條”相比,雖然“新36條”對非公有資本的開放力度更大,但實際執行效果甚至還比不上“舊36條”。

國家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在論壇上坦誠道,“有的部門較快,而有的部門則進展較慢,特別是社會廣泛關注的金融、鐵路、能源和市政公用事業等重點領域的改革進展,與國務院的要求相比相對緩慢。”

“相對緩慢”的結局是,在杜絕遊資投機空間的同時,也將固守其中的民間油企的期待拉長。如今遊資逐漸散場,一店一坊的傳統逐利模式日趨式微。在堅冰難破的格局下,存留下來的石油客,他們需要怎樣的生存法則?

1

再撞玻璃門

6月初,趙友山和東北幾位石油批發商,到俄羅斯去轉了一圈。作為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這個以東北籍民營油企為主組成的民間商會會長,趙友山近年來頗為活躍,其活動的核心內容,是通過各種渠道(主要通過上書有關部委),將民營油企當前所受到的困局呈遞決策層,並由此贏得輿論的不間斷關注。

他需要這種關注。按照他的說法,自48歲起,其工作重心便已轉移到商會上,迄今已逾十年,旗下石油批發業務基本交由親朋打理。“現在也拿不到油,四處求人,一年給個幾千噸,勉強維持開支。”

十年经典回顾|最后的石油客

此番去俄羅斯,是協同幾家會員單位考察俄羅斯成品油市場。俄方很歡迎,但並不需要基礎投資,他們要的是將油賣給你。趙友山面臨的問題在於,儘管知道俄方原油比國內便宜近2000塊一噸,但沒有進口權限,仍只能望“油”興嘆。新36條頒行一年後,原本尚存一絲希望的趙友山,給出了他的評價——“忽悠。”

這是一道讓其無法逾越的玻璃門。舊36條出臺時,因設計缺陷導致的執行操作難度,已全數為新36條照搬。“受制於資金和技術壓力,絕大多數民營企業現在沒有實力進入到上游的勘探開發,風險相當大。而且現在也想明白了,也不想擔這個風險了。”

趙友山也想再努力一把。當初拿到國家戰略石油儲備資格,並投標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後他才瞭解到,民營油企只能取得國家支付的使用油庫租金,但不能動油庫內的原油,這與他們的初衷之一,解決民營油企油源問題根本不搭邊。最近,趙友山正設法將商會掛靠到商務部旗下,並準備起草又一封萬言書——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進口方便。

“上了點規模的民營油企,一時轉移不了,也沒法退出。加油站能退的就都退出了。”沒有實力去上游開發,是這代石油客的軟肋。當然,在風光的九零年代,也沒有這樣的機遇與企圖。現在?“活到哪,算到哪。”趙友山說。

和東北這批老石油客類似的是,山東地方煉油企業同樣面臨著油源的問題。煉油與批發零售,是傳統油商駐足的兩大陣地。長期以來,山東地煉通過進口相對劣質的燃料油,成為國有煉化企業之外的另一補充力量。當然,當地油田錯綜複雜的開採利益鏈,也為他們提供了不少編外口糧。

但正常情況下,嗷嗷待哺的山東地煉開工嚴重不足。“20%,好的時候也就一半。”山東煉油化工協會會長劉愛英說,“新36條出來之後,一切照舊。請你告訴我,該誰去執行?”劉愛英反問道。

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將新36條實施所撞上的玻璃門概括為“凡是國企能搞的,就讓國企來搞;凡是國企幹不了的,由民企來做。”事實上,問題難以如此簡單歸納。上述參與論壇人士告訴本刊記者,油氣投資需要的資金量非常大,而且投資回收期很長。自八九十年代起來的傳統煉油廠和零售商,即便新36條執行到位,因技術瓶頸和粗放的公司治理,也難以順利升級,傳統逐利模式已日漸式微。

2

遊資散場

大約20年前,剛剛初中畢業的陳祖英,還是一個幫堂叔跑腿的夥計,負責保管堂叔加油站裡的空油桶。當時,他的同鄉,來自福建福清的小商人,和同樣來自福建的莆田人一道,沿著各省國道,慢慢地將加油站業務鋪至全國。

“最多的時候,我們佔據了國內加油站八成的份額。”陳祖英說。那是他們的黃金時代。迄今為止,福建籍加油站依然不可小視,不過與十年前盛況相比,已有云泥之別。陳祖英也在十年前羽翼漸豐,跑到山東濰坊與同鄉合夥辦了一家煉化企業,專供旗下加油站及山西、內蒙等地的礦業企業機械配送柴油。

與同鄉相比,陳祖英仍然算是一位活躍的油客,但也已考慮轉手。六月中旬,陳祖英飛到北京,通過關係得以拜會中石化相關部門一位負責人,但結果並不理想。中石化方面認為,由於近年收購加油站與煉化廠的速度過快,數量過多,管理難以及時跟進而出現諸多問題。而且,該領域的民營油企價格較貴還常有負債,很多還不如自建划算,而且不利於馬上納入管理系統。

十年经典回顾|最后的石油客

“這可能是他們的一種砍價策略。”陳祖英說。雖然洽談未果,但陳祖英並不死心,翌日轉而拜會長聯石油董事長龔家龍,龔在入獄前,是業界大佬,曾有打造中國石油第四極的勃勃雄心。出獄後行事不再乖張,不過依然為部分業界所重。

與龔家龍的會面並未觸及轉讓事宜——事實上,龔的興趣早已轉移,也暫無能力在國內再興波瀾。作為與龔會談的心得之一,“我必須儘快轉移注意力,屬於煉化與終端零售的民營時代早已過去。

”陳祖英說。

據陳祖英介紹,當前福建籍油商大部已經撤出。據其估計,當前國內福建籍民營加油站所佔比例已降至兩到三成。多數民間散落的石油資本已轉至股票或VC等領域,有再專注能源的,也是集中在陝西新疆一帶。“都挖煤去了。”陳祖英說。

“以往油荒發作時,不明就裡的輿論就把矛頭對準遊資炒作。現在終於發現,是當前體制的痼疾。”陳祖英打了一個比方,“以往每次說房價上漲,溫州炒房團就成了替罪羔羊。其實溫州人基本上都不搞這套了。現在大家終於明白,是由政府控制的畸形土地供求關係造成房價居高不下。公眾達成這個共識並不容易。這是一個進步。”

與公眾共識相伴的是,閩浙一代的民間資本,已在多重現實壓力下,多數選擇自覺退出。客觀而論,以完成原始積累為逐利目的的民間遊資“退出市場,既有無奈之處,也有必然。生意不好做,大家只能散場。這個行業的門檻越來越高,憑著這些散兵遊勇,也進不了要求更高的上游勘探開發,國內也沒有資源可供開發。”陳祖英想了一下,說,“可能需要更強大的企業實體去參與吧。”

3

移師海外

哈薩克斯坦齋桑盆地至新疆吉木乃跨國天然氣管道獲批開工後,廣彙集團即將成為國內唯一擁有跨國能源管道的民營企業。地處新疆的孫廣信,這個當前能源界炙手可熱的頭面人物,憑藉新疆與哈國接壤優勢,巧妙地避開了成本與技術的壁壘——130公里長的管道,即可跨越國境,將已探明120億方天然氣儲量源源不斷輸送回國內。

孫廣信曾對本刊記者說,在齋桑項目上,公司暫時採取“先氣後油”的策略。接下來希望能遊說有關部委,曲線獲取原油進口權(齋桑已探明稠油儲量1億噸)。按照廣匯一位負責人估計,在齋桑下游中國境內修建煉油廠,前期煉油規模將在每年200萬噸至500萬噸之間。當前已有數口油井在勘探——即便將來未能在原油進口權上破壁,在天然氣已經落袋的階段性優勢下,也能與央企巨頭進退自如的坐地議價。

在國內陸海油氣區塊已被三大央企基本圈定的背景下,油源問題始終未見開放曙光,傳統煉化與零售已處於產業鏈的末端,亟待清理與提升。如此,移師海外、角力上游成為部分石油大亨的必然選擇。

囿於企業實力,民營企業投資海外金額普遍較小,且多屬成熟區塊。廣匯在哈薩克斯坦齋桑購得8300平方公里區塊49%的勘探權益,僅耗資4052萬美元。而2010年底,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民企聯合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7.75億美元收購BP位於巴基斯坦的上游資產,這也是民營油企海外收購的最高金額。

十年经典回顾|最后的石油客

趙友山告訴本刊記者:

“多數國外政府在石油領域一直採取看緊中國國有油企,而鼓勵中國民營企業進入的政策。那些大中型石油公司大多數都把自己的資金投入到近海,乃至深海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和開採之中,無暇顧及大量的中、小型油區的開採,使得現在進入國外投資油氣領域具備了低成本和低門檻的機會。”

此外,對部分已上市公司而言,儘快減少對國內資源的依賴,打造成國際化的公眾公司形象,也促成其加大對海外油氣資源的注意力度。

隱秘富豪張瑞霖控制的油企MI能源近期動作不斷。在年初時該公司先後宣佈正在洽談收購中亞、東南亞和南美等地的石油資產,並已順利拿下位於哈薩克斯坦境內一處日產量約為2200萬桶原油區塊。

去年,本刊記者直赴吉林,首度全面披露張瑞霖及MI能源公司成長內幕。MI能源成立於2001年,註冊地點在有著全球避稅天堂之稱的開曼群島,公司總部在北京。其創始人張瑞霖早年供職於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據工商聯石油商會一位人士回憶,張瑞霖早期來開會時,總是安靜地坐在最後一排,鮮少與人交流。

MI能源一位高管近期向本刊記者強調:“我們不應該算是民營企業,而是一家國際化的公眾公司。”註冊在開曼、大量聘用外籍高管——這家被當地人稱之為美威石油的企業,已於去年底在香港上市,並著力於海外上游資源的併購開發,加速了去民營化色彩的步伐。

4

生存秘笈

證券化、國際化與上游化,越發成為民營石油客所能繼續存留的先決條件,或者是其所應採取的典型策略。在體制與市場的雙重作用下,能否嫻熟地在這些環節上推進和佈局,決定著這些石油大亨的盛衰命脈。

近年來異軍突起的薛光林,於2011年憑藉28億美元身家登頂內地石油富豪榜榜首。他所創建的光匯石油,目前擁有華南地區儲量最大的油庫基地,併成為深圳港及周邊地區最大的海上供油服務商。在於2008年通過借殼“先來國際”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並更名後,率先成為境外上市公司。

十年经典回顾|最后的石油客

薛光林的策略是,充分依託與石油巨頭的合作,當初競標建成華南最大的油庫基地,以及通過全資子公司盛業石油開發位於塔里木盆地吐孜一個儲量巨大的油氣田,均是通過與中石油的合作完成。“這些項目對央企來說都很小,但對我們來說很重要,而且我們也有在技術與資金上的互補之處。”薛光林說。

與薛光林主動並將與中石油等央企合作視為核心競爭力的態度不同,MI不僅竭力去民營化,還刻意與之保持相當距離。據公開資料顯示,僅在吉林油田附屬區塊,張瑞霖通過MI能源,便擁有大安、莫里青、廟3等三個區塊,公司年產油量已接近百萬噸,而目前整個吉林油田的年產量也不過700餘萬噸。一度傳出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考慮將其收回的消息,但經評估,MI能源的總資產已經超過吉林油田的收購能力。去年年底MI能源登陸紐交所未果後轉向港交所,終於順利上市,“在對接國際資本市場的同時,也增強了抵禦被收購的風險”,上述MI人士說。

奔赴境外上市,或者直接收購境外上市公司,挾持境外上游區塊打造成國際公眾公司的運營模式,相比受制於油源問題的煉化及零售老油客,已初步顯示出新油客在資源與資本上的比較優勢。

當年叫板三大石油公司,意欲一統民營石油天下的長聯石油董事長龔家龍,也正歷經一場角色蛻變。2008年出獄後,龔家龍經歷一段時間沉寂後,遲暮之年意欲東山再起,重新開始打造他的石油王國。

但此番已不再是打造“國內石油全產業鏈”的狂悖雄心。龔家龍告訴本刊記者,他與原統一石化董事長霍振祥及智慧谷企業傢俱樂部主席雷虹,通過在香港註冊的聯達控股,投資1500萬加元,購買了在多倫多上市的加拿大石油公司安泰瑞77.27%的股份,實現全面控股收購。

據其一份資料顯示,安泰瑞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擁有約30萬畝(200平方公里)的油氣區塊,經探明石油儲量高達近十億桶,天然氣儲量更是達到400億立方英尺,目前已有部分油井出油。該公司計劃在兩年內成長為每天油氣產量達到2000桶至5000桶的中型油氣公司,接下來的三年內,將油氣產量提升到每天1.5萬桶。但龔家龍也承認,目前尚無一滴原油運送回國,暫時也不準備運送回國,就地在北美銷售。

· END ·

十年经典回顾|最后的石油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