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堅持和不放棄——五年半的擊劍

專注,堅持和不放棄——五年半的擊劍

【按】積極進取,不忘初心,可能是擊劍的一種常態。和國外的擊劍孩子相比,國內孩子的負擔更重,而且進專業隊的話還有“壁壘”。在這樣的環境下,很不容易。不過,從作者的字詞之間,滿溢著濃濃的愛意,幸福的——擊劍家庭!
本次擊劍作文大賽由《劍友》主辦,獎品由東方劍傑提供,大賽名稱正式定為:《劍友》東方劍傑杯擊劍作文大賽。文武雙全的戰士!值得為你們驕傲!
徵文請發到郵箱:[email protected],或加微信號:fencerhome_org

相信和很多家長一樣, 最初來學擊劍的初心就是為了鍛鍊身體。 有一次路過濱海大道時, 看到深圳灣春繭體育館有擊劍訓練, 頓時引發了我腦海中對《佐羅》的記憶(其實更多是中了阿蘭德龍的毒)。當然, 我們對比了其他體育項目, 擊劍除了可以讓孩子身強體健, 身姿挺拔, 儀態優雅。 和很多集體運動項目相比, 我們更看重擊劍的個人對抗性。 在對抗中, 必須獨自面對對手和處理各種情況, 在不斷的輸贏當中強大心智。 這對孩子未來面對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困難挫折應該會有很大幫助。 就這樣, 2013年5月4日, 6歲7個月的丫頭正式在深圳萬國南山館擊劍館開始訓練。 到2018年10月, 練劍五年半時間。

回想這五年半的時間, 按照一個合格劍客的父母標準來衡量, 我們幹過很多錯事, 但是唯一沒有犯的錯誤就是 -- 從來沒有想要放棄過擊劍。

在表揚自己之前, 我覺得還是自黑一把比較好。 個性使然, 每次去劍館, 我都喜歡和其他家長聊天, 汲取別人的經驗。 在孩子學劍不到2個月, 聽取了一位隊友媽媽的建議, 給丫頭請了小課教練, 參加每一場比賽。 從那以後, 一直到現在。 我們上大課的頻率一直以來保持在一週3~4次, 小課一週一次。 深圳附近的比賽, 幾乎一場未落的參加。 在學劍第二年, 為了保證擊劍訓練時間, 停了孩子喜愛的舞蹈。 我們覺得這樣的時間和財力投入, 孩子應該是會打出更好成績的。 從2015年開始陸續在廣東省和深圳市大大小小的比賽中獲得了多項團體冠亞季軍的成績。 2015年全國俱樂部聯賽團體第六, 2016年全國俱樂部聯賽團體第三, 2016年全國少年賽團體第二。 但是個人成績始終徘徊在第8~5名左右, 很少拿到獎狀和獎牌。 這個時候我們的功利心和攀比心理開始作祟, 忘記了初心, 罪過呀。 我家丫頭生性缺少攻擊性, 性子綿軟, 一直以來都是防守為主。 慢慢地, 我們對孩子每次比賽的失利開始表現出不滿和失望。 孩子也很痛苦, 有一次她會私下告訴我, "媽媽, 我覺得自己不棒, 打得不好, 輸了也不敢哭, 怕你們會失望"。 當時聽了我的心都快碎了, 沒想到孩子承受了這麼大的壓力。 我們忘記了當初為啥讓孩子來學習擊劍, 按照孩子姥姥的話, 不就是為了一個好身體嘛。 好身體孩子在練劍中早已達到了, 那我們還糾結個啥勁呀。 從那時起, 我們調整心態, 深深地自我檢討, 我和她爹沒有一個是專業運動員, 最多算是體育愛好者, 也沒有啥優秀的運動基因遺傳給孩子, 為何去苛責孩子的運動表現呢? 和孩子好好溝通, 讓孩子放下包袱, 明確向她保證我們不要求她的成績, 只要認真訓練和比賽就可以了, 享受擊劍訓練的快樂, 打得不理想絕不批評她, 絕不疾言厲色。 同時, 聽取教練建議, 半年內暫停比賽, 主抓錯誤技術動作的糾正。 我們自己也不斷學習和提高作為一個"合格劍客"的父母修養。 其中一篇文章對我的啟發和影響很大, 微信公眾號"擊劍"刊登過一位美國父親寫的

合格的"劍客"父母是啥樣的》。 當中提到 "他贏了,給他一個擁抱。他輸了,給他一個更大的擁抱", "永遠不要在觀戰時喜怒形於色。你能做的只有保持微笑,遞上水瓶"。 從那以後, 每次比賽結束, 我都會上去抱一抱丫頭。

當然, 特別能作的我們還在這當中對於是否繼續學習花劍搖擺不定, 2017年的暑假, 那顆搖擺的心尤為躁動。 甚至跑去到佩劍那裡耍過,最後也不了了之, 又回來花劍老老實實的擦槍磨劍, 好好訓練。 慢慢地, 在本地的一些比賽裡個人成績一點點在提高, 信心也不斷在恢復中。 2017年10月在香港劍協舉辦的"迴歸20週年紀念擊劍邀請賽"中獲得女花個人亞軍; 11月份在廣佛精英賽獲得女花個人冠軍; 11月代表深圳參加廣東省擊劍冠軍賽獲得乙組女花團體亞軍; 12月份在深港澳總決賽獲得U12女花個人和團體亞軍。 這幾次比賽中, 丫頭打贏了曾經壓著她幾年的幾個對手, 孩子信心陡然提升, 我們終於從黑暗中走了出來。(這裡要插一句, 2018年3月底, 鑑於花劍競爭激烈,我們轉到了重劍。)

隨後的2018年, 丫頭榮獲了全國俱樂部杯長沙站U12女花團體冠軍, 海口站意式混合團體冠軍, 深港澳公開賽女重U12和U14個人冠軍, 廣東省擊劍協會"新浪杯"公開邀請賽女重U12個人亞軍,2018劍樂會亞太區擊劍邀請賽女重U12個人冠軍。 在7月還有幸入選深圳擊劍隊, 代表深圳參加了2018年廣東省運動會。 11月初即將代表深圳隊出征2018年廣東省青少年擊劍冠軍賽。

下面我就再說說覺得自個乾的對的事吧。

1. 自始至終保證孩子的訓練量。

深知孩子沒啥運動上的天賦, 只能"笨鳥先飛, 勤能補拙"。一週保證3~4次的大課, 1次小課。萬國安排的技術, 體能和實戰課程, 我們從來也不挑課。 我家距離劍館15公里, 工作日下班時間一般至少半小時才能到達。為了趕上訓練每次都是在車上吃晚飯; 每週小課安排在工作日, 孩子上課結束回到家一般都要十點半左右, 完成不了的作業就第二天一大早六點起床完成。 孩子的學業從未因為擊劍耽誤過。 除了擊劍, 丫頭還學習了鋼琴, 繪畫, 游泳和羽毛球(這個是根據北體大畢業的一個朋友建議學的, 他說北體大各個專業裡, 綜合能力最好項目擊劍是佔前三的, 唯一不足就是不練劍的那一邊身體平衡能力和肌肉發育偏弱, 我們就讓孩子開始左手打羽毛球, 右手繼續擊劍。 我們能作吧?)。 三年級開始參加了學校合唱團(每週訓練四次), 偶爾還被抓去田徑隊參加區運動會, 湊數跑個200米, 或者4*800米的接力賽啥的。 但是擊劍是她的"最愛"。 丫頭從練劍開始, 基本在週末沒睡過懶覺, 每次七點多起床, 八點半趕到劍館開始訓練。 劍館的教練們一致對孩子的評價都是"訓練認真刻苦"。

2. 充分信任教練, 多多和教練互動。

術業有專攻, 更何況擊劍這麼小眾的運動。 平日裡結束訓練, 會和教練溝通一下丫頭最近的表現, 能夠在家裡做的體能或者小肌肉群訓練, 我會督促孩子抽空完成。

要求孩子每次小課結束後寫訓練日記 -- 訓練內容, 技術要領和自己的理解, 不一定很長; 然後下一次實戰訓練前拿出來看看,在實戰中著重訓練這一點, 練到得心應手為止。 應用中發現有啥心得, 及時同教練溝通。 比賽中, 相信孩子, 最初我們在場外會喊一喊(現在想來都是瞎指揮), 後來丫頭大了, 我們也自知連"二把刀"都算不上, 我們最多就喊喊"好劍,加油"。 有時丫頭不高興, 怒目之下也我就只豎豎大拇指或者舉一下拳頭示意加油。 有一點非常重要, 很多比賽是孩子獨自在戰鬥, 教練不在身邊。 我會錄下視頻, 把一些關鍵場次發給教練,請他們指點一下比賽中的問題。 同時, 比賽結束了, 孩子心情好了就同她一起回憶比賽中的關鍵交鋒和場次; 一定會孩子寫比賽日記請教練指導。 下一次訓練和比賽前, 拿出這本寶典, 看看自己最近學到了哪些技術要點, 犯過哪些錯誤。

有一點我覺得自己做的還不錯的, 不論孩子比賽成績如何, 我都會讓在結束後的第一時間告訴教練, 感謝教練近期的悉心指導, 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悅, 並把比賽中的亮點或者問題同教練及時交流一下 。 這時候, 教練也很開心, 會鼓勵孩子繼續加油。 然後在下一次訓練中教練會和孩子當面就比賽中的細節討論。

3. 做好後勤保障。

六歲到十四歲是孩子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 大運動量需要優質營養做保障。 我致力於成為一名出色的"飼養員", 學習運動營養, 保證孩子正常發育和運動所需。 其中, 刻意增加每日蛋白質的攝入, 從牛肉, 魚肉, 奶製品到豆製品。 我和孩子她爹分工合作, 不時地給孩子泡腳, 泡澡, 按摩等等, 放鬆肌肉。 孩子自己也有好習慣, 每次訓練完畢, 一定會自動完成10分鐘左右的拉伸放鬆。

最後, 分享一下香港三位優秀擊劍運動員在剛剛結束的"2018劍樂會亞太區擊劍邀請賽"上的頒獎感言, 他們是亞錦賽女重冠軍江旻憓,雅加達亞運會男佩季軍林衍聰和女重季軍朱家望。 他們不約而同的提到了, 取得今天的成績無一不是來自於"專注,堅持和不放棄

"。 在給小劍客們的寄語中,鼓勵孩子們享受擊劍運動, 不要太追求輸贏, Nothing to lost, 堅持下去就是贏。

附上丫頭最喜歡的一張照片, 自認為最帥, 拍於2018年5月全國俱樂部盃賽長沙站的冠亞軍決賽。

專注,堅持和不放棄——五年半的擊劍

專注,堅持和不放棄——五年半的擊劍

劍友文章

加入劍友

劍友是公益群體,我們利用劍友公眾號、劍友頭條號、劍友微信群開展擊劍文化、技術交流。劍友群體是一幫熱愛擊劍的運動員、教練員、愛好者的共同家園。歡迎加入。

劍友驛站

微店”

劍友驛站“為劍友提供器材、教材、視頻解讀服務。歡迎光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