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將被納入全球醫學綱要,中醫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世衛組織最高權力機構——世界衛生大會將於2019年推出該組織的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首次納入中醫傳統醫學的相關信息。

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中醫已經在我國傳承了將近三千年,近幾年又重新迎來發展良機。

中醫理論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我國古代把中醫行醫賣藥治病的地方(就是現在的中醫館、小型中醫院、中醫診所、中藥店)統稱為“堂”。早期中醫館要追溯到同仁堂、胡慶餘堂等中醫行醫賣藥的場所,傳播最為廣泛的當屬樂顯揚創建於1669年(清康熙八年)的同仁堂,自1723年開始供奉御藥,歷經八代皇帝188年的同仁堂。

現代中醫館發展歷史不到20年,第一家以中醫館正式命名的機構為2004年成立的深圳市和順堂醫藥有限公司,隨後出現的規模較大的中醫館還有2010年創立的北京固生堂連鎖集團等。

參考中國報告網發佈《2018年中國中醫藥行業分析報告-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

中醫館發展熱發生在最近3-5年,國家出臺了《中醫藥法》後,鼓勵我國中醫發展,同時地方相應配套政策實施,民營中醫館進入發展熱潮。

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我國的中醫醫療機構,分為中醫醫院、中醫門診部、中醫診所及一切以各種名稱面向社會而主要從事中醫醫療業務的單位,按註冊類型分為公立和民營機構。國家規定中醫診所及中醫門診部的中醫藥治療率不低於85%,而現階段沒有明確“中醫館”設置標準,但“中醫館”的特點是以100%純中醫為主營診療手段的民營中醫機構。

中醫類醫療機構分類

中醫將被納入全球醫學綱要,中醫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根據《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和《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統計,我國中醫類醫療機構總收入2017年達到3648億元,增速保持在10%以上,2015年以後,收入進入了穩定增長期。

2011-2018年中國中醫醫療機構總收入及增速

中醫將被納入全球醫學綱要,中醫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我國中醫類醫療機構診療人次逐年增加,截止2017年,診療人次已經突破10億人次,2010-2017年診療人次CAGR達7.82%;中醫診療量佔總就診量比例上升,體現了中醫診療的需求旺盛、在醫療服務領域的地位不斷提升。

2011-2018年中國中醫診療人次及增速

中醫將被納入全球醫學綱要,中醫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根據《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截止2017年,中醫類醫療機構49527個,中醫類醫院(包括中醫、中西醫結合、民族醫醫院)4238個,其中民營醫院1135個,中醫類門診部1913個,中醫類診所 43328個。中醫診所佔全國診所的比例約為1/5,與上年比較,中醫類門診部及診所增加2713個。

目前我國中醫診所行業格局分散,還未成規模,呈現“小、亂、散”的狀態,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國內規模較大的中醫診所連鎖集團包括固生堂、和順堂等。

隨著中醫被納入全球醫學綱要,中醫的被認可度和接受度將得到提升,中醫診所將迎來3~5年的高速發展期,規模大小在未來競爭中起著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