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佛國新疆的前世今生—高昌回鶻(九)

千里佛國新疆的前世今生—高昌回鶻(九)

吐魯番高昌故城遺址

高昌,西域古國,位於現在新疆吐魯番東南的哈喇和卓地方,是古代西域交通樞紐。地處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線,為東西交通往來的要衝,也是古代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之一。高昌歷史文獻,有《新唐書·高昌傳》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公元5世紀中葉至7世紀中葉,在這個狹窄的吐魯番盆地中,曾先後出現四個獨立王國,分別是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

早在漠北迴鶻汗國時代,回鶻勢力即已擴張到以高昌(西州)、北庭為中心的新疆東部地區。在840年的回鶻西遷浪潮中,以龐特勤為首的一支越過天山進入焉耆地區。當他得知逃到漠南的回鶻可汗烏介已被殺害的消息後,便於848或856年在焉耆自稱可汗,856年唐朝遣使前去冊封,但冊封使王端章一行被另一股回鶻所阻,冊封未能實現。而與之同時,在北庭地區也有一股回鶻勢力在活動,“餘眾保金莎嶺(即今天山東部之博格達峰),眾至二十萬。”當時阻擋唐朝冊封使的可能就是這一股勢力。

這一回鶻集團中出現了一位名叫僕固俊的新首領。他率部與吐蕃在西域展開爭奪,於866年大敗吐蕃大將尚恐熱,奪取了西州、北庭、輪臺、清鎮等要地。戰敗的尚恐熱被拓跋懷光活捉之後斬首。大概就從這一年開始,高昌成為回鶻的首都,北庭成為夏都,標誌著高昌回鶻王國的建立。其君主號稱亦都護,疆域最廣時東起甘肅西部,西到中亞兩河流域,南抵崑崙山北麓與于闐、喀什一線,北達天山以北。境內民族除回鶻人、漢人外,還有“南突厥、北突厥、大眾熨、小眾熨、樣磨、割祿、黠戛司、末蠻、格哆族、預龍族等民族”。然而,從10世紀末葉開始,其西疆便不斷受到哈喇汗王朝的蠶食,疆域日漸變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