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上海臨港正式拿地1200多畝!「蔚來們」還有未來麼?

宣佈上海建廠99天后,特斯拉又向前一步。

17日下午,上海土地市場官網發佈,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以

9.73億元人民幣,摘得上海臨港裝備產業區Q01-05地塊864885平方米(合計1297.32畝)工業用地,並與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正式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臨港地區實質落地。特斯拉在亞洲唯一的超級工廠準備開建了。

地塊位置為: 東至規劃預留東海二橋控制線綠化帶,南至人民塘綠化帶,西至南奉界河綠化帶,北至老裡塘河綠化帶。

特斯拉在上海臨港正式拿地1200多畝!“蔚來們”還有未來麼?


特斯拉在上海臨港正式拿地1200多畝!“蔚來們”還有未來麼?

10月17日,特斯拉方面發佈的信息稱,在當天舉行的簽約儀式上,特斯拉公司與上海市規劃與國土資源管理局正式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規模將超過1200畝 (逾86萬平方米)。

特斯拉在上海臨港正式拿地1200多畝!“蔚來們”還有未來麼?

當天下午,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以9.73億元人民幣,成功摘得上海臨港裝備產業區Q01-05地塊864885平方米(合計1297.32畝)平方米工業土地,這也標誌著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臨港地區實質落地。9.73億元的價格是該地塊的掛牌起始價,該地塊也只有一名競買人。

特斯拉在上海臨港正式拿地1200多畝!“蔚來們”還有未來麼?


此前,特斯拉宣佈正在加速上海超級工廠的建設,希望借鑑北美Model 3產能不斷提升的經驗,將上海工廠建設成一個資本效率高和進度快速的工廠。此次《土地出讓合同》的簽署是為了達成這一目標而邁出的堅實一步。上海市經信委、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特斯拉公司等相關領導出席了簽約儀式。

特斯拉在上海臨港正式拿地1200多畝!“蔚來們”還有未來麼?

“特斯拉以‘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為使命,不僅致力於提供各種類型的電動汽車,還提供可擴展的清潔能源生成和存儲的產品。”特斯拉公司副總裁任宇翔表示,“上海工廠是特斯拉在美國之外設立的首個超級工廠,今天的簽約是我們將其建設成特斯拉下一個先進的、可持續發展的生產基地的重要里程碑。”

根據今年7月上海市政府和特斯拉簽署的合作備忘錄,雙方將聚焦推進電動車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等領域的深化合作交流,以及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提供支持。上海市政府將積極支持特斯拉公司在上海設立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子公司和電動車研發創新中心,推動創新技術成果轉化,加快全球化發展進程,助推上海高端製造業發展,加快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為上海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實現合作共贏。


特斯拉在上海臨港正式拿地1200多畝!“蔚來們”還有未來麼?

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此前發佈的地塊信息顯示,臨港重裝備產業區04PD-0303單元Q01-05地塊面積為864885平方米,東至規劃預留東海二橋控制線綠化帶,南至人民塘綠化帶,西至南奉界河綠化帶,北至老裡塘河綠化帶,准入產業類型為新能源車整車產業製造。該地塊的出讓起始價格為9.73億元。

出讓文件顯示,該地塊對投資強度設有較高的門檻,要求平均每畝土地的投資金額不低於1085萬元。按此計算,未來該項目的總投資金額至少超過140.72億元人民幣。

此前的8月,彭博社曾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話稱,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建設成本高達50億美元,該公司正考慮從當地合作伙伴那裡籌集部分資金。在隨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CEO馬斯克對分析師說,他預計這家工廠每年要生產25萬輛汽車,需要大約20億美元(按當前匯率,約合138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是迄今為止特斯拉在海外的最大的一筆投資。

馬斯克還曾在電話會議上透露,中國工廠將主要專注於為中國和周邊國家制造被稱為大眾版特斯拉的Model 3車型,以及即將推出的SUV Model Y。特斯拉稱,在中國製造更接近市場的低價車型,可以確保當地的購買力。

特斯拉在上海臨港正式拿地1200多畝!“蔚來們”還有未來麼?

從7月10日特斯拉與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簽署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到10月17日土地摘牌,特斯拉項目落地只用了3個月,成為“上海服務、臨港速度”的又一例證。此前,上海市相關部門、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結合臨港地區獨有的“雙特”政策和營商環境,按照服務重大項目的一貫做法,制訂了專門的服務清單、建立全方位的工作對接,配合項目計劃高效辦理各項手續,幫助項目單位在最短時間內熟悉政策規章,實現重要節點提前告知、營商政策專項輔導、配套需求前置梳理,全週期、定製化服務整體加快了項目落地進程。


特斯拉在上海臨港正式拿地1200多畝!“蔚來們”還有未來麼?


錢從何來?知情人士:

目前已有銀行給特斯拉低息貸款

虧損、缺錢始終是酷炫的特斯拉難以擺脫的標籤之一。

2003年開始投資特斯拉至今,馬斯克全面接管下的特斯拉幾乎一直在虧損。自2010年特斯拉上市以來,只有2013年第一季度和2016年第三季度實現了盈利。目前特斯拉仍處於虧損狀態,且短期內扭虧困難重重。

其二季報顯示,第二季度特斯拉實現營收40.02億美元,同比增43.4%,但淨虧損卻高達7.175億美元,再加上一季度虧損7.8億美元,公司上半年共虧損15億美元。目前特斯拉擁有的24億現金中,有9.42億美元是用戶下訂Model 3保證金,因此特斯拉的實際現金只有14億美元,這很顯然不足以支持上海超級工廠的建設。

那麼,其上海工廠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從何而來?

在8月2日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披露稱上海建廠的資金將來自中國本土融資。

“我認為,對於中國而言,我們的計劃基本上是利用中國本地銀行提供的一筆貸款,為上海的超級工廠提供資金。”馬斯克說。

新京報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獲悉,消息披露後上海的一些銀行已經在積極準備給上述新工廠進行貸款了,馬斯克還與國內一家知名地產企業高管進行了私人會面,內容涉及要求其出資20億美元建設工廠及購買生產線,但目前並未達成實質性進展。

接近特斯拉人士向新京報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透露,建廠資金主要來源為上海本地銀行的低息貸款,目前已有銀行給特斯拉簽署貸款協議。

在特斯拉最終落戶上海之前,行業內曾傳出特斯拉與不同地方政府協商落地汽車廠的事宜,上海市臨港、廣州市南沙區是傳聞中爭奪最為激烈的兩個區域。

一位接近廣州市南沙區政府的人士告訴新京報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特斯拉不僅跟上海談也跟廣州談,誰給的條件更優惠,就選擇哪裡。”這裡所指的優惠條件,除了已知的政策、土地外,或許就還包括正在協商中的貸款。

對於各地為了延攬企業給出的優惠政策,上述熟悉南沙區招商引資事務的人士評論稱,“其他地區條件出的一個比一個狠,我們認為不健康不可持續。從對全國來講,兩個城市不應該競爭這個項目,競爭背後就是讓利給對方(企業),對全國沒有好處。”

目前中國已經是特斯拉在美國以外的最大市場。2017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額為20.27億美元,較2016年增幅超過90%,佔到當年全部銷售額的近20%。

不過從簽約到如今正式拿地,願意為特斯拉提供資金援助的機構尚未公開露面。

事實上,特斯拉的現金流持續緊張,多筆債務將在短時間內陸續到期:11月需要支付2.3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另一筆9.2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將在明年3月到期,此外一筆1.57億美元的無追索權貸款將在12月到期。

雖然馬斯克和特斯拉否認公司有必要通過出售股票完成更多融資,但在分析師看來特斯拉長期缺錢的狀態幾乎不可避免。

今年高盛分析師David Tamberrino曾預測,2020年前特斯拉還需最多融資100億美元支持運營,投行Cowen&Co分析師傑夫·奧斯博恩則預計,第四季度特斯拉將融資30億美元,明年年底前將再籌資20億美元。

特斯拉要來了,

馬斯克的中國學徒“李斌”們怎麼辦?


作為電動汽車的鼻祖,特斯拉就要在上海建廠了,那麼,國內的蔚來、小鵬汽車等做好迎戰準備了嗎?

“挺好的,競爭出英雄”。此前,吉利汽車某位不願具名的負責人對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表示。

早在今年7月特斯拉宣佈在上海建廠時,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就曾表示:“加州溫室裡的花朵,到中國來未必能適應激烈充分的市場環境。我歡迎特斯拉到中國建廠,這證明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也給消費者更多選擇。但最終勝利一定屬於中國汽車品牌。也許是蔚來,也許是其它企業,特別是新造車勢力中,創業/創新成功的,會代表中國汽車企業取得勝利。”


特斯拉在上海臨港正式拿地1200多畝!“蔚來們”還有未來麼?

▲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


然而,如果特斯拉解決“扼喉”的產能難題,這也意味著留給“中國特斯拉”的時間窗口已經越來越小,它們試圖憑藉價格優勢搶佔市場份額的計劃很可能落空。

由於關稅問題,目前特斯拉在華銷售的車輛需要徵稅高達40%,不過上海超級工廠建成後,特斯拉將與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回到同一起跑線上。

與老師“一脈相承”的是,蔚來、法拉第未來等特斯拉學徒同樣面臨著交付難問題。

今年7月,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在朋友圈評論一篇文章時提到,年內沒有一家互聯網汽車企業能實現10000輛的交付,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隨即宣佈與其對賭,稱年底前蔚來肯定能實現10000輛將交付,並表示“誰輸了,就輸對方一輛蔚來 ES8 或一輛小鵬汽車。”

目前蔚來汽車共交付3350輛ES8,其中第三季度共交付3268輛ES8,比原定計劃高出約9%,但是距離2018年結束只剩下不足三個月時間,蔚來汽車的萬輛交付仍有懸念。

幾乎每一個馬斯克的中國學徒都不認為自己的公司在模仿特斯拉,但事實是特斯拉順利進入中國市場後,“中國特斯拉”的資本故事自然不復存在。蔚來汽車已經率先上岸,但後面的小鵬、威馬等仍嗷嗷待哺,“活下去”將成為這些學徒們的主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