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农民的基本保障,规模化后农民该何去何从?

随风飘摇191876159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五花八门,争议颇多,根源是对一些问题的不必要的纠结。

第一个纠结:土地是农民的根,凭什么剥夺我种地的权利?事实:农民不是规模化的被动一方,规模化为农民提供了一个选择。如果你认为你种田有经验,可以有个体面的生活,就继续在种田上发挥优势。比如说你种两个大棚番茄,每年利润3、4万,由什么理由放弃?如果你有更好的机会,比如做电商、做某种产品的代理、去工厂打工,就可以将土地流转给别人,获得一点土地流转金(虽然不多)。

第二个纠结:既然是农民就离不开土地。事实:农民只是一种职业。如果你从事农民这个职业当然离不开土地,但为什么不能去“弃农从工”、“弃农经商”呢?城里人归根结底也是从农村来的。现在农村人羡慕城里人,说你凭什么一个月赚5000,赚10000?难道城里人不是当初放弃了土地,才有了今天吗?

第三个纠结:农民都进城了,没人种地怎么办?事实:社会的分工是个动态平衡,不用担心哪一种工作没人去做。

清理下水道又脏又累,只要工资给到位了,就有人去做。现在农村一家只有七八亩地,生活艰难。想想看,如果多数人离开了农村,留下的一个家庭有1000亩地,你的生活水平就不仅高于工人,而且高于一个普通大学生,你信不信?你就不会再考虑离开农村了。



真正需要“纠结”(思考,找出解决方案)的是:作为国家,如何消化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群体。4亿农村劳动力有3亿要转移出来,这是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在消化这些剩余劳动力之前,如何让留在农村的人生活得体面。作为农民个人,需要考虑的是向哪个方向发展?或者扩大种植规模,成为未来农场式农业的先驱者,或者离开土地,寻找另外一种职业。继续死守这几亩地维持生计是没有出路的。


种田博士后


土地是农民的根本保障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如果失去了土地那还叫什么农民呢。随着农业产业的更新换代,升级转型未来的农业肯定是要向集约化方向大力发展推进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欧美发达的农业国家都是通过土地集约的方式进行规模化经营才促使农业升级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我们国家也要经历这样的发展时期的。可是规模化经营却引起了很多农民的担忧,规模经营头一个大措施就是要采取土地集约,可是土地集约以后农民没活干了究竟该去干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小编觉得国家不会一刀切,而是是会用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来完成这一历史转变。自从2007年国家提出了土地流转,就是国家为农地规模化经营迈出了第一步!而至于未来国家会在当下农民都进入没有劳动能力以后才会对政策作出新的调整,短期来看国家不会再农村土地问题这个大的政策方向有任何动作。


骏景农业


个人观念:不会放弃农业!也许是生在农村,并且是学农的原因,我户口在城里好多年了,人在乡下种地!是否很傻?

别人都放弃土地进城了,这是人家的选择,正好土地空出来,可以适当上规模。

当然种地利很薄。并且规模种植需要太多,资金,技术,机械设备,场地库房,模式,社会关系,政策等等,劳心劳力!既要面对市场风险,又要面对自然风险,似乎就是走钢丝!稍有疏忽,就会跌倒。

以上答非所问。不过,如果有手艺,有能力进城,是不错的选择。还有如果没能力经营土地,也可以选择进城,毕竟城里行业多一点!如果只会种地,其他不会,要进城就要想好了。轻易不要放弃土地。

为什么说土地流转了再考虑出路?应该有出路了再流转土地!我是种植大户,经营的土地都是人家进城不想种了的。从来不会去问人家赖以生存的土地!


手机用户77306461322


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是喜忧参半,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若规模化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在家的都是老年人,那么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从那来?一生从事务农让他们闲下来也会不习惯的。老年人给别人打工是没人要的。做为老年人是不会赞同的。如果让农民自己种植,依现在'的农作物价格种地很不值得,收入低,劳动强度大也不愿意去种地,宁愿闲置,也不愿种地。宁肯在家休息。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蜜橙爷爷


只能进城务工了,或者出国劳务,规模化是趋势,谁也阻挡不了。东北有实力的农民已经三五成群来俄罗斯租地种了。中国农民太多了,城镇化建设避免不了把农民往城里赶,日子可能会很艰难,但是在农村没有地种,没有工作,以后会更艰难。



俄罗斯你彬哥


土地是农民的保障,是农民解决温饱的依靠。

上世界七八十年代,分田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最大调动,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了8亿人的温饱问题。从此,农民把土地看得比啥都重要,当时曾广泛流传着一句话:玩龙玩虎,不如玩二亩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多元化,就业途径越来越宽,绝大多数青壮年农民都进城务工或经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越来越少、年龄越来越大、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土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已势在必行。

土地规模化的前提已经基本具备——农村城镇化,农业机械化,种地职业化。现在已经出现许多流转土地规模超过千亩的集约化生产主题,但目前限于土地流转价格较高,一般每亩每年土地流转费需要600—1000元,甚至更高。再过十年左右,种地农民平均年龄将会超过65岁,他们将会快速退出农业生产,到时土地大面积流转将会加快,流转成本将会降低。

土地规模化的首要前提是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已经具备,青壮年农民只要想脱离农业生产,基本都能找到收入比种地高的多得多的工作,这也是土地规模化后农民的主要去向——打工,好多乡镇企业月工资3000元左右都召不足人,找份工作并不是件难事。

另一出路是加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服务业,小本买卖也是老板,商机多多,由小变大,说不定哪天能混成个大老板,许多富豪也都是从小做起的。做不成老板,做家政、送快递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再一出路就是到土地规模化经营单位去打工——继续种地,这适合年龄较大,缺乏进城就业技术或条件的少部分农民,土地流转有收入,给别人种地还有收入,何乐尔不为!


五谷丰登农业


农民自己也都是有自己的规划的,一般自愿流转土地的农民很大一部分都是年纪比较大的,流转后也会得到一些钱,有很多可能会选择进城给子女带孙子,然后在城里找一些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有一部分年轻的农民有更大的野心和梦想,他们自愿流转放弃土地后会去城里选择创业。还有就是土地比较少的一部分人,他们留在家里种地,收入太少,还不如把土地流转出去进城打工,两份收入也可以。总之不是强硬推行强制流转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谜冬日暖阳


时代在变,社会在进步,土地对农民(应该说农村人更准确)可有可无,第一土地确权后,一个村的农民拥有土地相差很大,但对农民的影响忽略不计,以前是没有土地无法生存,现在是不要土地,打工生活更好,本来现在以土地为生的人占比很少了,将来应该要更少才能符合工农人口比例,土地规模化后,无论农村人城市人找工作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农民优点是有一份土地,但公共设试,社会福利没城市好,农民拥有一份土地,失去的更多,土地规模化后,农村人基本出去打工,和城市人一样呀,年老人在农场做些工作,农场也要大学生,技术工,


花果山18627341045


很简单的道理啊,让你们都进城买房,土地可以交易,买不起房卖了土地买房进城。地主收购土地行程规模,找个管家注册公司办个农场。雇佣原来的农村回来种原来属于自己的田。种着自己的田,转了一份工资。拿着工资,再买原本属于自己的田产的粮食。

这就是循环和现实。


山里走出来的孩子


山区实行不了机器化,还是以人工为主过去生产队时候总挨饿,是改革分田到户才调动了生产力,把人的劳动能力发挥到了及限,山区是不可能有人来流转土地的,所以一切照旧把包米涨涨价才是农民的心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