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股票是要下跌还是上涨?

张伟雄34


看待A股当前趋势:临近底部,短期难以反弹。时值今日监管层尚未出台救市措施,只是强调“地方政府帮助当地上市公司纾困”,新股继续发行,一切按部就班。认识A股必须从本源分析,可以说中国经济在进步,A股在退化,不仅关系到资本市场,更关系到中国实体经济和千家万户状况。现给大家简析与交流如下。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上证)创立于1990年11月26日,于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1992年1月30日系统上盘,上证指数316.33点,仅8只股票(老8股,深证老5股)。中国经济经过26年的迅速发展,1992年GDP2.71万亿元到2017年GDP82万亿元,,增长了3025.83%(30.26倍),在中国民族史上史无前例。经济学通常认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一定律显然不适应中国。A股自诞生起改革及完善工作滞后,与中国经济发展及资产证券化要求渐行渐远。简述如下:

一、A股大盘概况

A股截至今日(10月18日)共3558只个股,两市(上证和深证)总股本57196亿,总市值43.8万元;金融板块和两桶油(中石化和中石油)合计股本22969.84亿,分别为:28家银行股本16623.88亿、40家证券股本2082.4亿、6家保险股本647.58亿、21家多元金融股本574.98亿、两桶油股本3041亿。权重央企等未纳入,已经占A股总股本40.16%。在股市运行中,金融板块和两桶油没有合理的调节大盘(上证指数),相反不断掩饰潜在的风险。金融板块指数截至今日仍高于2015年股灾20%左右等。

先后推出的一些金融项目,疏于有效管理,往往与大盘背道而驰:2010年10月3日推出融资融券;2010年4月16日推出股指期货,一度冲击大盘,后又用行政方式调整。

A股此次暴跌比2015年股灾还要惨不忍睹,市值大幅缩水,总市值相当于7.5个“苹果”。美股苹果(AAPL)昨收市值1.07万亿美元,按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6.92计算,相当于7.41万亿元。

二、大盘走势脱离经济状况

从A股第一轮大牛市比较:

第一波,2007年10月16日,大盘创立新高6124.04点,随即回落到2008年10月26日大盘跌出新低1664.93点,阶段性跌幅—72.81%,而2007GDP21.85万亿,并以8%以上的幅度递增。

2009年8月3日大盘反弹至3478.01点,阶段性涨幅108.89%。2009年GDP25.49万亿。

第二波,2015年6月12日大盘创立新高5178.18年,阶段性涨幅48.88%。随即又重蹈覆辙,快速回落到2015年8月26日2850.71点,阶段性跌幅—44.95%。

第三波,在救市政策及措施护盘情况下,大盘于2015年12月23日反弹到3684.57点,阶段性涨幅29.25%。2015年中国GDP已经达到68.91万亿,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四波,2016年1月27日大盘跌至2638.30点,阶段性跌幅—28.40%。GDP已经达到78万亿,中国经济仍保持较大幅度的持续发展。2018年1月29日大盘反弹到3567.03点,阶段性涨幅35.96%。今天(10月18日)大盘连续下挫,触及新低2485.62点,阶段性跌幅30.71%。

而全球股市自2009年3月金融危机低谷起,截至昨日趋势持续走高:

如美股道琼斯工业指数09年3月低点6469点,昨收25706.68点(近日阶段性回调后);纳斯达克指数09年3月低点1295点,昨收7642.72点;标普500指数09年3月低点666.79点,昨收2809.21点,近10年来每年创立新高,适度回调后继续稳健向上。而A股09年3月2100多点,为何始终在一条水平线上下颠簸?

三、A股主要症结

1,系统功能不完善。2013年8月16日(星期五)上午11时许,光大银行70亿元乌龙买入,瞬间促升大盘涨幅5%,显而易见系统编程存在问题。其次,许多软件开发商自行开发各类炒股软件,软件买卖数据大部分是“从众跟随”,往往加剧追涨杀跌。

2、交易规则缺陷。主要有:

⑴自2016年以来市场监管对连续涨幅往往及时停牌自查或审查,对连续大幅下跌(跌停)没有停牌审查等追责,给市场“限涨不限跌”利空信号,使做多主力谨小慎微,导致市场监管趋势向空。

⑵部分个股,主力做空强度极大,有的小盘股日换手率达20%—50%没有限制,有的大笔资金一日游,没有对资金额度比而确定T+1、T+2、T+3等,限制人为操纵。许多个股频频被恶意砸盘暴跌、爆仓,迫使企业质押股权贱卖,大大挫伤企业资金流和再融资能力,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有的实际控制人被迫变更,主要人事大幅变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已有近400名董事长辞职、离职,700多名高管人事变动,给中国的实体经济带来冲击,后果不容小觑。

⑶信息对称与问责悬空。A股市场许多公司被问责,财报数据虚假或虚假上市,表面看监管很到位,实际是典型的隔靴搔痒。上市申报或财报公示,都必须经过证券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资产评估事务所审计、律师事务所审计,还有每一届指导券商审查等,一出问题只有企业单方承担,与这些职能机构无关。其次,在每一季度财报公示时间没有统一规定,有的提前一个季度预报,有的拖延临近下一个季度时间尚未公示,投资者很难研判企业经营数据及状况。再次,涨跌幅≧7%或连续3个交易日累计涨跌幅≧21%时,“龙虎榜”公示很随意,经常没有,投资者成为睁眼瞎看不到买卖大数据。

3、管理制度漏洞

⑴新股发行。是否发行、发行数量及体量,应该根据大盘状况确定,即有相关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士,根据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发展目标、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和经济状况,测算出大盘指数不同点位及新股发行比例,这样使发行具有预期性和与大盘匹配性。而不是目前新股发行闭门造车滥发,印花税等都应该与大盘对接。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⑵新股发行价确定。应根据所在板块平均比值,总股本、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及市盈率、总市值、产业新兴度等系数核定,让二级市场自主调节,给股价较为理性的高度。

⑵企业上市融资或再融资。有目共睹,A股许多上市公司盲目融资,大笔资金到位后不知所用,只好买入金融理财产品,不仅影响市场资金流,还容易滋生腐败。其次,良莠不分,经营多年亏损的企业往往靠融资保命,融资资金常打水漂,无视投资者损失。

⑶分红派息缺乏合理约束。作为上市公司回报社会及投资者是天经地义的责任。有的盈利较高的公司分红派息十分吝啬,铁公鸡不乏其数,造成市场投机价值取向蔓延。对此,应该根据个股盈利幅度确定分红派息下限标准,并作为刚性指标考核。同时,加大了虚增利润的成本风险,也有利于市场价值投资的培育。

⑷监管层工作绩效应与市场及大盘状况挂钩考核。目前A股仍然是行政审核制,作为最高管理机构的证券会,拥有证券市场管理最高权力,必须对市场及大盘状况负有一定的责任,这种责任50%是来自上一级行政评估,另外50%与市场及大盘目标值挂钩评估。不能只行使权力而不负责任。

实践反复证明,单一的行政审核弊大于利,不能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本市场仅依赖于行政行为框定未来。

四、正确认知A股

1、有的说A股的春天不远了!春天,应该是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气候。A股长期病态,与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极不相称。怎样步入良性运行是第一步,即与中国经济同步攀升,在趋势不断向上的前提下震荡上行。

2、A股没有牛市。大盘创立新高的风险如同击鼓传花,一旦落锤,此局完结。又犹如赌场重新开局,并把众心所望的高点洗掉还原,再酝酿下一次开局与落锤。几乎绝大部分投资者每一次高点赚取的利润,往往是之前底部割肉投资者的损失,从周期角度看是投资者之间的零和游戏,不能把反弹当作牛市。

真正的牛市应该像欧美股市一样,长期伴随国家经济发展持续向上,成为经济发展状况的一面镜子,每一次回调是一次获利回吐,而不是从头再来。

3、树立信心尤为重要。从宏观层面看,信心比状况更重要。这种信心不仅是行业、企业、券商、中小投资者需要的,也是民族精神需要的。比如,我国与美国贸易摩擦,从这个角度我们应该对祖国、企业、资本市场有足够的信心,也是一种冷战式还击。

中国经济的高成长对全球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令世界瞩目与尊敬。今年6月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CWI全球基准指数(名晟指数),不能拖累全球资本市场。A股与中国经济不和谐的态势需要亟待改善,资本市场及A股体制需要尽快改革完善,与中国经济发展并驾齐驱,一路同行。


沛泉


看经济的好坏,经济好就涨经济不好就跌,最简单的土方法,但是股票的幕后操控居多,所以跟现实很多是不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