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爲什麼讓大家看的鬱悶,如懿不狠不鬥不是主要原因

《如懿傳》已經大結局了。如懿最終孤獨地走了,臨走的時候只有那株枯死的綠梅陪著她。看著令人十分壓抑。

《如懿傳》為什麼讓大家看的鬱悶,如懿不狠不鬥不是主要原因

仔細想來,整部劇大部分內容都是壓抑著的,看著十分鬱悶。倒也不是因為好人總是被欺負,而是總覺得不對,不真實。剛開始,我是怪如懿不狠不鬥的。我覺得這是這部劇壓抑鬱悶的根本原因。但是,看完整部劇再回想一下,才發現這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在於劇中主要人物的設定是不合理的。他們的表現和身份是對不上的。編劇把人物寫成這樣,怨不得大家看著彆扭了。

我們先說說如懿的人設吧。從一開始,我們就看出,如懿是一個活潑開朗,敢愛敢恨的勇敢的女孩子。不僅如此,她還出身烏拉那拉氏,姑母是皇后。這樣一個什麼也不缺的女孩子,又在最好的年紀遇上了弘曆,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如懿傳》為什麼讓大家看的鬱悶,如懿不狠不鬥不是主要原因

這樣的女孩子不管是入宮為妃,還是流落民間都會過得很好的。容貌,聰慧,出身,愛情,這些她樣樣都有的。這都不算她後面結交的對她死心塌地的海蘭和凌雲徹,以及一群忠心耿耿的太監和宮女,還有江太醫。擁有這麼好的一手牌,任誰都很難打輸了吧。可是編劇就非得讓她輸了。輸得莫名其妙,不可理解。

皇帝的寵愛在後宮肯定是奢侈品了,但是如懿也曾擁有,而且是不用爭取,一出場就是皇帝心尖上的人。我們對如懿的期待,也因為她擁有的這些,而變得多起來。心想著,她一定能寵冠六宮,威武霸氣,懲處壞人,養育優秀子女,相助皇帝開創大清盛世吧。

《如懿傳》為什麼讓大家看的鬱悶,如懿不狠不鬥不是主要原因

可惜的是,隨著劇情的推進,我們的期待一點點落空。最後我們對她只剩下:好好活著就很好了。與其說如懿太讓人失望了,不如說這編劇強行加給如懿這個角色身上太多不合邏輯的地方。劇中如懿當了皇后以後,皇帝在令妃的蠱惑下日日喝鹿血酒,夜夜寵幸妃子,荒淫無度。如懿帶著一眾宮女太監前去勸誡,結果被皇帝當眾打翻她捧在手裡的醒酒湯。此時,如懿作何反應?她竟然帶著一眾人直接跪在令妃的永壽宮門口,以此來求皇帝保重龍體。編劇的腦子裡只能想出這樣愚蠢又粗暴的辦法嗎?這肯定不是如懿自己願意的,肯定是編劇非讓她這樣做的。

《如懿傳》為什麼讓大家看的鬱悶,如懿不狠不鬥不是主要原因

後來不出意料地,如懿暈倒了,於是又不出意料地查出她懷孕了。於是如懿就忘了她的屈辱,忘了皇帝的荒淫,心裡只剩下對皇帝的關心,沒有一點責怪。這真不是如懿這樣的人能做出來的事啊!難道編劇安排如懿跪在永壽宮,難道就是為了公佈如懿懷孕的消息嗎?這也讓如懿犧牲太大了吧?

《如懿傳》為什麼讓大家看的鬱悶,如懿不狠不鬥不是主要原因

此時的如懿,哪裡還有一點當初的影子?智商和聰慧都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只剩下對皇帝的愚忠。心裡沒有一絲一毫為自己著想的,連聖人也做不到,但是編劇讓如懿做到了。

大結局了,如懿去了。除了給十二阿哥留下一封讓他去追求自由的信,沒有給任何人留下隻言片語,包括海蘭。如懿對海蘭處死凌雲徹的事始終不能忘懷,她不能理解,如果海蘭不處死凌雲徹,凌雲徹只會受更多苦,只會死得更慘。此時,如懿的智商被編劇沒收了。

這樣前後不一的劇情還有很多,不能一一列舉了。這樣的反差出現在一個角色上,難怪大家看著鬱悶了。所以,不能怪周迅演得不好。周迅在劇中的演技可圈可點,尤其是對皇帝死心之後的演技,那更是舉手投足都是戲。

劇中如懿的人設都變成這樣了,自然不狠不鬥了,只有愚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