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不要做全球資產配置?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我們要不要做全球資產配置?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越來越多的國內投資者意識到全球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大到國家“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小到企業跨境投資併購和個人投資者的海外投資,進行海外資產配置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

為什麼要全球資產配置?

過去,國內投資者經歷了不同的財富積累時期,從最早的創業,到世紀交替那幾年的股市、房地產暴漲,經歷了信託的黃金幾年,以及互聯網金融的鼎盛時期。但無論哪一種模式,都是一種通過粗放型投資來進行財富增值。隨著中國經濟和財富管理市場都趨向穩定,“易賺”的財富也將變得不再“易賺”。

加之從去年8月匯改以來,人民幣從6.12貶值到6.88,貶值11%。雖然在2017年初,相應的出臺了很多嚴格資本管制措施,外匯儲備和匯率現在都得到了控制。但是人民幣仍是會長期緩慢貶值,相當於國民財富進一步縮水。

現在這個階段的特點是,通過精細型的財富管理讓財富穩步增長,主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資產配置來提高收益、降低風險,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也就是說,未來將會是全球資產配置時代。

全球資產配置能帶來什麼?

“現代投資組合之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馬科維茨稱,“資產配置多元化是投資的唯一免費午餐”。

從全球資產配置原理而從言,多元化資產配置,即分散資產,就是事實上的免費午餐。從資產配置原理與金融品種來看,每增加一項資產要判斷其是否有利於資產配置組合。即對原有存量資產來說,要看新加入的資產是否對資產組合有正貢獻。

對於新興的財富擁有者們來說,選擇投資方式與資產配置方式的主要動因,來自於對財產安全、隱私保護、投資多樣性和風險管理等因素的考慮。

具體來看,這種新興資產配置方式無疑擁有眾多先天優勢:首先,海外財富管理賬戶可以有效規避境內法律和政策變化帶來的風險,提高資金自由調配的可能性;其次,通過離岸賬戶,金融資本得以追求跨地區最佳投資配置,這也是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進程的必然趨勢;最後,具體到中國的高淨值人士,大部分財富都來源於企業經營。

隨著國際轉口貿易業務模式的開展,中國企業越來越需要融資和結算等配套服務,而離岸賬戶則可以有效幫助他們提高資金週轉效率,以及防範利率和匯率波動等市場風險。

全球資產配置需要注意什麼?

全球資產配置多元化是在不承擔額外的風險的情況下提高家庭和個人的預期回報的最簡單的方法。同時,也需要投資者根據自身條件與需求進行合理配置。

首先,要理性選擇投資項目,關注投資國家的稅收及法律保障等相關問題。因為每個國家在稅收和法律等方面一般都會有所差別,而個人投資者難以看到市場經濟發展的全貌,因此在作出投資決策前要多加考察,進行優質資產篩選。

其次,考慮國家的經濟情況及貨幣穩定程度。以美國為例,作為全球經濟大國之一,美國擁有相對較成熟完善的經濟體系,且美元升值空間較大,對高淨值人群來說,到美國進行海外投資置業也是非常有利的。

最後,選擇適合的“資產管理人”。要做到真正的全球資產配置,實際情況要複雜的多,面對巨大的信息量,個人投資者可能根本無法處理,行業配置很多時候是全球範圍內的多維度選擇。然而很多國際大型投資機構限於人數與投資額度,他們往往不接受個人投資者,這使投資產生了財富體量不匹配的問題,只有通過專業機構彙集更多投資者,才能和這些機構有更多更好的合作。

我們正處在一個全球資產配置的黃金時代,財富的積累、政策的放開、渠道的拓寬,讓投資者擁有越來越多參與到海外市場的方式方法,很多高淨值人士已經邁出了第一步,未來將有越來越多人走出去。相比國內,海外市場有著更成熟和長久的經驗積累和回報證明,國內投資者可以更放心地去做多樣化的選擇,但最重要的是,選擇真正適合自己需求的投資機構與資產配置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