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清朝女性都需要佩戴一條白色圍脖?背後的講究還真不少

最近幾年,不少清宮劇開播,引發了不少關於清朝的熱門話題,除了劇本的故事情節,劇中衣著裝飾、行為禮儀等細節,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一部劇細節處理得當,方才能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為什麼清朝女性都需要佩戴一條白色圍脖?背後的講究還真不少


想必,我們在不少清宮劇中,都主要到一點,就是清朝女子無論什麼季節,都會在脖子上圍上一條像圍巾一樣的東西,最簡單的就是一條純白色的,圍在衣服上並沒有什麼美感可言,那為什麼清朝女性還要佩戴呢?背後有什麼講究?

其實這個物品正確叫法應該是“龍華”,是清朝女性服飾上一種配飾,大多是用絹、綢等製作而成的。通常情況下,龍華有兩寸左右的寬度,在佩戴時,一頭要掖進大衣襟裡,另一頭則自然下垂。

為什麼清朝女性都需要佩戴一條白色圍脖?背後的講究還真不少


之所以要佩戴這樣一條龍華,是基於滿族的傳統服飾的設計,無論男女都是沒有領子的,這條龍華就相當於一條假領子,用來遮蓋衣服脖頸處露出來的皮膚。而早前,清朝還沒有成立時,滿族人都是騎在馬背上的,為了在戰場上能夠行動自如,不受衣服領子的束縛,使行動更加輕快敏捷,所以他們的衣服都設計成了無領的樣式。

而滿族入關,建立了清朝後,貴族們不用天天騎馬打仗,脖子露在外面非常的不端莊,便設計了一條龍華,用來代替衣服領子的作用,並且一直延續用到了清末。

為什麼清朝女性都需要佩戴一條白色圍脖?背後的講究還真不少


和清朝各種裝飾品一樣,小小一條龍華也象徵著一個女性的身份地位,尤其是在宮裡。龍華的長短、寬窄、上面繡花的個數、花的大小等等都是一個後宮女人身份地位的象徵。其中宮女身份地位最低,不管是小宮女還是大宮女都佩戴的是一條純白色的龍華,只不過大宮女的長度要長於小宮女。而宮中女眷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太后、皇后等人了,她們佩戴的龍華材質不用說都是上好的綢緞,上面還會繡上各種花色,等級越高用的綢緞越好,繡的花越多,越華麗。

為什麼清朝女性都需要佩戴一條白色圍脖?背後的講究還真不少


隨著時代的發展,龍華這種配飾也不再是日常生活中必須佩戴的,除了正式場合需要女眷必須佩戴外,其實時候可以選擇不佩戴,而且在佩戴時,龍華一端也可以不用塞進衣襟中,這個時候的龍華更傾向於一種飾品了,就和現在男性的領帶一樣,正式場合做事時在佩戴。

為什麼清朝女性都需要佩戴一條白色圍脖?背後的講究還真不少


而一直到了清末,同治光緒年間,滿族服侍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開始出現各種有領子的坎肩、褂、衣袍等,龍華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所以部分大熱的清宮劇,關於清朝服飾還是存在一定的小錯誤的。

不管怎麼說,封建社會下,任何東西,吃、穿、用等,各個方面都展現了等級制度,人與人之間、貴族與平民之間,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不過不同的人生,都會有自己相應的煩惱,我們不用羨慕任何人,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