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182)卸木炭

《底層》(182)卸木炭


木炭經銷商盛放木炭的庫房,位於六十間北面路口一片堅挺著不拆遷的老居民的平房區內,麵包車七拐八繞地鑽過小巷,開進一個大院子內,院子裡停放著一輛罩著苫布滿載貨物的運輸掛車,看到這麼大的掛車,李國前心裡很奇怪它是怎麼通過那些狹窄的小巷,併成功地把掛車開進這個大院子裡來,估計另外的地方還有進出大院的道路吧。看到這麼大的院子和兩大排車庫,李國前心裡也就明白了六十間最後的這一片平房區,仍然沒有進行最後的棚戶區改造的原因,無非是這裡的老居民每家都擁有很大的院子,因為院子面積和棚戶區改造政策對院子的計算補償標準之間無法達成協議,而讓六十間最後的這片平房區成為了遺留問題。因為沒有統一的供暖以及統一的上下水等城市配套設施,這裡的老居民仍然生活在垃圾成堆,汙水橫流衛生糟糕的環境裡。

李國前六人在大院子裡走下面包車,來到停放在院子裡的大掛車前,因為庫房的大門在設計當初應該是給麵包車以下的中小型車作為車庫使用。因而庫房的捲簾門的門口只有三四米高,寬度也只有三米左右,所以這樣的門口不用說大掛車 就是大一點的農柴車都無法開進開出。如果這麼高大的庫房(庫房的高度應該有十多米),門口當初開得寬闊一些,大掛車都能夠輕鬆駛入,那麼庫房內貨物的裝卸就會非常輕鬆,不像現在的這種情況,卸貨要人工進行搬運很遠的一段距離。這麼一來,從大貨車上卸貨相對來說就要艱難得多。

李國前和郭宏兩個人首先爬到大掛車貨物的頂部,解開攏繩後,把罩在貨物上面的苫布揭開 ,把揭開的苫布推落到地面上,大掛車拉取的貨物才露出了真面目,這些機制炭都是紙箱包裝,整齊地碼放在大掛車的車廂裡,一排排一行行特別整齊,高度堆到十一個紙箱高,完全揭開苫布後,來這卸木炭的六個人都有些傻眼,沒想到這一車木炭有這麼多,估計有三四千箱。李國前順手拎起一箱木炭,一箱木炭的重量比較輕,也就十多斤重,雖然每箱木炭的重量不大,可是數量太多了,到現在李國前才明白卸一車木炭,這位木炭經銷商為什麼要找六個裝卸工的原因。

這麼多的木炭,六百塊錢,每個人一百塊錢的裝卸費,李國前六個人都認為不合適比較虧,所以就要求木炭經銷商提高裝卸費價格;起初木炭經銷商並不同意,因為每次裝卸隊給他卸一車木炭的價格一直都是六百塊錢,李國前幾個人看到經銷商沒有提價的意思,所以挪動腳步,準備步行返回市區內的勞務市場。木炭經銷商看到幾個人真的打算離開,所以就鬆了口,卸車費提高到了七百元,並表示是最高卸車價格,不會再繼續提高。

李國前的意思是幾個人不接受這個卸車價,繼續假裝離開,逼迫經銷商再提高卸車費。可是這個時候同來的老商開了口,和經銷商說:“你再給加二十塊錢吧,七百二,六個人每個人一百二十塊錢 ,也好分錢。”經銷商聽到老商這麼說,二十塊錢不用說對於經銷商,就是放在勤勞的打工者身上,也不算多大的事,所以木炭經銷商也就爽快地答應下來,但同時強調,這個卸木炭的活是屬於計件活,在幹計件活時,僱主沒有中午供飯一說,看來這個木炭經銷商對於勞務市場的幹活規則還是很瞭解。

價格講到這一步,李國前心中那個氣,不用提有多大,本來想憋住經銷商讓他繼續提高卸木炭的價格,李國前心目中卸下這麼一大車木炭,同時搬運到庫房裡碼放好的裝卸費,打算讓木炭經銷商出到九百塊錢,每個人能分到一百五十元,按當前的形勢,是完全有可能。因為貨車司機已經催促木炭經銷商快點卸車,因為這個貨車下午四點要去鋁廠,裝載配貨站給聯繫好的一批貨物運回瀋陽。所以對於木炭經銷商和貨車司機來說,都想快點把這一車木炭卸下車運進庫房中。

價格被老商這麼一答腔,已經沒法再逼經銷商提高價格了,李國前幾個人只能硬著頭皮來卸車,所以說“不怕強大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這句話有多麼正確。

首先打開掛車中間的大箱板,老商和李輝上車,站在車廂的邊緣,從掛車的中間位置摳下一摞的成箱木炭,遞給車下的李國前四人,李國前四人把這些摳下的木炭箱搬到庫房內。當十一個高度的兩摞成箱木炭,被從掛車中間摳除後,車上的人就能從現在這個位置,快速地拿取著周邊的木炭並放在車廂邊。

這個時候掛車上只留下老商一個人,木炭經銷商從其它庫房找來原來裝卸隊卸車時使用的小輪平板推車,老商放在

車箱的木炭箱拿下放在平板小推車上,每個平板小推車能擺放十多箱木炭,因為庫房裡貨物的擺放是由裡向外,這個庫房的長度長,縱身有十七八米,再加上門外的七八米距離,貨物運送的距離有二十六七米,如果單純用人工搬運,那這一車木炭就要卸到大晚上,自從有了這兩臺平板小推車,速度和效率就提高了幾倍。

隨著運入庫房內貨物的增多,庫房內的木炭也需要加高才能擺放下這一大掛車的木炭,按照以往的落差高度,庫房內的木炭需要摞十三個高,這時候,李國前就進入庫房,找來兩張模板,墊在已經碼放好的七個高度的木炭箱頂部,李國前爬上七個高的木炭箱,並站在鋪在那裡的兩塊模板上,一車車推入庫房內的成箱木炭除了在地面上碼放夠七個高度打底後,其它的木炭都拋到站在七層上面的李國前,李國前把拋遞上來的木炭,再一層層加高,一直加高到十三個高度為止,這些盛放木炭的箱子製作的比較規範,所以在碼放加高時,和壘紅磚的原理一樣,橫二豎二正好一摞,而且特別齊整,在碼放和加高中,每一排一縱只需要讓紙箱緊緊靠在一起,不要有過大空隙,成摞成垛的十三個高度的紙箱木炭就會很整齊,絕對不會有坍塌的現象發生。

六個人同心協力,卸車的速度很快,一個半小時後,半車的木炭被從掛車搬運進庫房內並碼放整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