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保险:如何“放大科技”

□记者 祖兆林

在江苏苏州高科技园区,位于16幢的贝昂科技因专注于无耗材净化器的开发而小有名气。

这家公司是一对“海归”博士夫妻创办的。初创期的科技企业都面临资金短缺困扰,然而贝昂科技却凭借50余项国家专利,以30%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从人保财险苏州科技支公司获得了500万元融资,解了企业研发资金的燃眉之急。

冉宏宇博士告诉《中国保险报》记者,“好产品不能放在实验室里,尽快推向市场才能发挥价值。我们回国创业白手起家,感谢人保财险苏州科技支公司助我们一臂之力,今年我们已经销售近1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保财险苏州科技支公司创投基金实现债权投放8400万元,股权投资500万元,助力22家初创期中小科技企业一体化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2013年至2016年,该公司累计为1156家创新型科技型企业提供各类风险保障超过840亿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开拓市场、走出国门;2016年,承保了苏州750多家中小微出口企业的出口贸易收汇风险超过1.1亿美元;帮助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A股上市,28家企业新三板挂牌。

成立5年多来,人保财险苏州科技支公司实现了从1.0版到3.0版的跨越。

拓荒之路

早在2008年,苏州人保财险就开始了科技保险的试点。但从2008年到2011年的经营结果来看,投保企业不足50户,3年收取保费不足500万元,赔付率却高达200%,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技保险受到企业自身条件和市场经济风险的双重制约,导致在有限的、选择性投保的科技企业中的经营风险极大,标的损失率很高。面对高风险导致的高赔付率,科技保险经营者必然要提高费率,而高费率又导致本就资金紧张的科技企业投保不起。这一突出矛盾,制约了科技保险的快速发展。

二是高科技企业本身风险较高,主要是开发、生产、市场等风险。这些风险与传统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而大量特殊性风险的存在,使得科技保险产品很难达到大数法则的要求准确定价。

三是科技企业普遍投保意愿不足。尤其在创办初期,许多科技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困扰,即使企业愿意投保保险,但是受制于自身经济实力,也仅投保最基本的财产保险等产品,导致科技保险徘徊在1.0时代。

相对应的是,苏州高新区是国内最早的一批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产值超千亿元的经济高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苏州高新区围绕科技创新布局产业发展,吸引了千余家初创期科技企业入驻。

在中国保监会支持下,人保财险总公司在苏州科技保险试点基础上,搭建专属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的平台。2012年12月,全国首家专注于服务中小科技企业、提供专业综合风险保障服务的保险专营机构——人保财险苏州科技支公司成立,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将科技保险融入整个苏州科技金融创新中,开启了服务初创期科技企业拓荒之路。

科技“放大器”

创新盛则产业兴。如何打造驱动创新发展的产业“发动机”,是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艰深课题。

为让科技保险助力科技企业发展,人保财险苏州科技支公司在走访企业的基础上,完善产品体系,满足多层次保险需求。一方面,将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开发责任险、专利保险、出口及内贸信用险等13个基本科技保险产品整合形成财产、责任类等6大类产品;另一方面,根据企业需求,开发领军人才高端意外健康保险、生命科学保险、小微企业一揽子综合保险等特色科技保险产品。

针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缺担保、难融资的特点,该公司相继开办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短期贸易信用险等融资类业务,4年来累计为500多家科技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保证超过10亿元,并积极配合政府财政资金“变拨改贷”的政策变化,成立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并运用保险杠杆将财政资源放大,5年间,政府用了1000万元的科技保险费补贴撬动了10亿元的科技信贷规模,财政资金放大比例达到100倍。通过金融支持,许多轻资产的科技企业解决了发展过程中资金使用的燃眉之急。

人保财险苏州科技支公司总经理王臻说,利用人保财险客户资源,搭建“高知”朋友圈,成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这些朋友圈具有极强的带动力和辐射功能,通过精准对接,引领区内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如今,高新区1万多家企业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比已经超过八成,上市企业1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达4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占有率达67%。

走向3.0时代

苏州人保财险从2014年开始,一方面积极寻求集团公司的资金、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协调苏州政府部门的共同参与,发起成立国内首只“投保贷联动”的保险创投基金,结合科技保险产品,主要服务于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对股权、债权、风险保障的全面金融需求,使得科技保险能够深度融入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为险资服务战略新兴行业开创一个崭新的模式,也使得科技保险“苏州模式”正式走向3.0时代。

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而难以达到金融机构融资门槛的特点,人保财险苏州科技支公司通过强化科技贷供给,客观上使得科技企业不可计量的风险变为可计量,增加了企业的贷款信用,突破企业融资瓶颈,从而满足并吸引更多资金供应者向科技企业投放。

结合科技企业的风险及资金使用特点,相继开展以纯信用作为贷款保证的科技贷、以企业下游买方赊销账款作为贷款保证的“订单融”、以专利保险作为专利质押融资保证的“智易贷”等产品。融入科技金融体系,通过融入“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创投”五位一体的科技金融平台,发挥保险信用增级、融资增信功能,主动帮助科技企业选择适配的金融机构,并在产品落地操作方面更为灵活、与放款要求匹配,满足资金供应者对资金安全的要求,从而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缓解贷款困难,提供融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

建立专项投资基金,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在人保财险苏州科技支公司的积极推动下,人保资本与苏州地方创投共同出资设立总额5亿元的人保(苏州)科技保险创业投资基金,以“政、保、贷、投”联动模式,支持苏州市科技型企业。其中,人保资本出资全部用于债权投资,对具有成长性的苏州科技企业提供500万元以内的纯信用贷款;苏州方出资全部用于股权投资;人保苏州基金债权投资本金及利息的全部损失风险均由人保财险苏州科技支公司以承保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的方式承担。这一模式将保险资金运用与科技贷业务有机结合,保险公司作为承保和贷款的同一主体,有效探索出保险资金直投于科技企业债权运营的新模式,为全国首创。

通过不断丰富保险产品,在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多样化、个性化保险支持的同时,科技保险已能够满足科技型企业在创业、成长、上市、并购等各个时期和整个生命周期的保险需求,保险覆盖面和承保额均快速增长,科技保险已成为科技企业成长的助推器。

通过信用险撬动产业发展。近期,人保财险苏州科技支公司以苏州某光伏龙头企业为核心客户,通过同时向其上游供应商销售的材料、设备提供贸易险以及对其光伏企业自身提供贸易信用险,协助其在较低成本控制下,快速完成了海外生产线布局。通过信用险支持,该光伏企业用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原来预计需要1年的生产线建设工作。

苏州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总经理严东升说,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体系,同样需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发展“活水”。苏州高新区全力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打造金融服务高地、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基地。2015年,苏州高新区与深交所、科技部火炬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苏南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去年,出台建设“金融小镇”鼓励政策,总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成立10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支持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在金融小镇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