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的插曲,女皇帝的臣子

公元七世紀末,唐帝國曆經貞觀之治,永徽之治後,舉國上下正是一片蒸蒸日上的光景,百姓安居樂業,國力日漸昌隆。殊不知,此時的李姓皇室,正面臨著一場巨大的浩劫,而策劃這場浩劫的,正是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的皇后,天后武則天。

盛唐的插曲,女皇帝的臣子

公元700年的武周疆域

公元690年,武則天相繼廢除了中宗,睿宗,定都洛陽,改國號為周,即位稱帝。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大肆屠殺李姓皇族。這個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雖重用酷吏,興起了一套酷吏政治,但作為能夠登上皇位的第一位女性,她也有著獨特的為政理念,她明察善斷,獎勵農桑,改革制度,會用人,多謀略,所以在這一時期,唐朝國力不僅沒有衰退,更隱隱有上升的趨勢。在她執政時期,唐帝國也是人才輩出,狄仁傑,李昭德等人相繼入朝稱相。

盛唐的插曲,女皇帝的臣子

狄仁傑大家都很熟悉,從來都是以公正神斷的形象存留於史書中。但李昭德卻不甚為大眾所知。但如果僅憑此就覺得他沒有真才實學,那就錯了。李昭德是武周時期的宰相,為人不懼強權,剛正不阿,因看不慣武則天重用酷吏,欺壓貞良,所以,在他任宰相期間,極力打壓酷吏,不僅如此,他還數次上書武則天,反對立武氏族人為太子,堅持力保李姓的皇位繼承權。

那個時期,武則天重用自己的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武氏一族囂張跋扈,權傾朝野,不少李唐元老被欺壓卻不敢出聲,但性格剛正的李昭德卻不以為然,他十分反感武氏一族的跋扈,處處針對權臣武承嗣。一次,武則天想要給武承嗣升為文昌左相,李昭德知道後,密奏武則天說,武承嗣本來就出身皇室,又加封王爵,如今再授以丞相之位,恐怕滿朝大臣和鄉野百姓要議論了,人言可畏啊。況且自古以來哪怕是親父子,給的權利多了都會篡權奪位,更可況這武承嗣只是您的侄兒,如果到時候他羽翼豐滿,不受控制,又該如何處置?武則天聽後一驚,顫聲說到,我不曾想到這點啊!於是便絕了立丞相的想法。另賜他太子太保的虛銜,免了他參與朝政事物的職位。

又過了一段時間,武則天想要在自己還有絕對權力的時候,把太子立下,便想到了武承嗣,想要立武承嗣為太子,但又猶豫不決,因為畢竟武承嗣是侄兒而不是兒子。這時,鳳閣舍人張嘉福為了迎合皇上和武承嗣,指使王慶之帶著幾百名地痞到朝廷上表,表示堅決擁護武承嗣。武則天何許人也,最討厭別人替她做決定,一聽此事,不由得大怒,命李昭德前去責問,李昭德也是狠角色,去了沒說幾句話,就命人將王慶之活活打死,其他地痞見狀,不敢逗留,當場就散了。李昭德藉此事趁機向武則天上書:自古以來只有兒子給母親立廟的,哪兒有侄兒給姑姑立廟的。陛下應當傳位給自己的親兒子,而不是侄兒。這才是千秋萬代之計。武則天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再不提立武承嗣的事。

盛唐的插曲,女皇帝的臣子

由於武則天是廢除了兒子,強行登上了帝位,心中自然不是很安寧。為了尋求心理平衡,武則天很看重上天的徵兆,極力證明自己受命於天,這就讓一些阿諛奉承的人看到了機會,他們極力搜尋上天的祥瑞之兆,寧願濫竽充數,也要奉迎皇上。有一次,一個人在河裡撿了個白色的石頭,上面有幾點赤色,於是便進宮敬獻皇帝,說這塊石頭面白心赤,赤心就是忠心的意思,是祥瑞之兆。明眼人一聽就知道又來了一個濫竽充數的人,強詞奪理卻難以自解。但事關國家祥瑞,也沒有任敢於辯解。在旁的李昭德聽不下去了,反駁道:這個石頭忠心,難倒河裡其他的石頭便都要造反嗎?周圍人聽後都哈哈大笑,獻石之人羞愧難當,灰溜溜的走了。

李昭德一生有功有過,但縱觀其政績得失,畢竟功大於過,利大於弊。因其一生看不慣酷吏權臣,得罪了很多人,當時著名的酷吏來俊臣,侯思止等人陷害忠良,人人懼怕,唯有李德釗敢於正面較量,甚至將侯思止當場打死在朝堂之上。當時酷吏人人懼怕李德釗。但隨著李德釗威望越來越大,皇帝對他的戒心也越來越重,一直記恨李德釗的來俊臣趁機向皇帝進讒言,誣陷其有反叛之心,武則天生性多疑,便將李德釗關進大牢,判死刑

盛唐的插曲,女皇帝的臣子

李昭德仗打侯思止圖

公元679年,李德釗被壓往刑場,而十分巧合的是,同時壓往刑場的還有來俊臣,據傳,當天天降大雨,在場民眾無不痛恨來俊臣,又都很惋惜李德釗。人們都說,今日大雨,可謂一悲一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