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LY頭條」對標2020 通航發展如何破局?

2020年通航發展目標,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所提出的:

到2020年,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基本實現地級以上城市擁有通用機場或兼顧通用航空服務的運輸機場,覆蓋農產品主產區、主要林區、50%以上的5A級旅遊景區。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200萬小時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通用航空企業。通用航空器研發製造水平和自主化率有較大提升,國產通用航空器在通用航空機隊中的比例明顯提高。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初步形成安全、有序、協調的發展格局。”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本文大概:3700字 閱讀需要:6分鐘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對標2020

通航發展如何破局?

在民航局日前召開的通航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局長馮正霖指出,要對標2020年通航發展目標,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打好改革攻堅戰,促進通用航空高質量發展。

在這次會議上,民航局公佈了2018年上半年的通用航空發展數據:今年1~6月,我國有93座通用機場獲得頒證,目前已頒證可保障通航起降的機場達到404個(含運輸機場231個);在冊通用飛機達到2415架;截至6月底,已完成通航飛行43萬小時。

這份數據已經算是很靚麗的成績單,但是“對標”2020年通航發展目標,仍有非常大的距離。

因此,要實現2020年通航發展目標,在接下來不到兩年半的時間裡,需要匯聚多方合力。民航局也將狠抓薄弱環節,勇於攻堅克難,著力推動通航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通航發展再上新臺階。

加大放管服和政策引導力度

2018年上半年的“成績單”背後,是民航局加大“放管服”、加強政策引導、不斷深化通航改革的結果。近年來,在推進通航發展中,民航局著力解放思想,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降低制度性成本,激發市場活力。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一是大力“放權”。2017年11月4日,全國人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作出修改,取消通航經營許可前置審批,改為先照後證,為企業准入提供便利。取消通航短途運輸必須以包機形式經營、不得公開售票的限制,為企業培育和拓展市場創造條件;取消通用機場建設行業審批,大幅降低通用機場頒證條件;取消部分航空器適航掛籤要求,簡化航空器年檢要求,維修人員配備由企業自行決定,減少備案和批准環節;取消對航空器設計小改的審批管理,取消經營性通航飛行活動油料適航審批,改為備案制。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二是改進“管理”。出臺運輸機場集中密集停放公務機政策,有效緩解機位緊張問題;出臺通用航空安保規則,解決通航安保要求過高和通航人員、物品出入運輸機場不順暢問題;出臺無人機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准入門檻低、申請程序簡單,做到“一次不用跑,全程無紙化”,平均在線頒證時間僅用8.9天。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三是用心“服務”。合併受理特殊飛行任務與飛行計劃申請,減少審批環節;建設通航飛行計劃管理平臺,實現網上“陽光審批”;建立私人飛行計劃報送渠道,提供7×24 小時服務;增加通航維修人員考試專場和重點保障考點,解決考試資源供給不足問題;建立應急救援飛行計劃綠色通道,簡化急救飛行審批;在黑龍江、雲南等通航飛行量大的地區設立飛行人員體檢服務站,提供方便快捷的體檢鑑定服務。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在大力“放管服”的同時,民航局還樹立了“放管結合、以放為主、分類管理”的管理理念,堅持改革創新、試點引路、內向用力,促進通航施策更加精準、有針對性和可行性。2017年以來,民航局先後批覆9個通航試點項目,分別是東北地區通航管理改革試點、華東地區通用航空管理服務平臺建設試點、華東地區無人機研發試飛基地建設試點、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無人機物流配送應用試點、中南地區載客類經營許可、運行許可聯合審定試點、西南地區通用航空短途運輸試點、西北地區通用航空低空空域監視與服務試點、陝西省民用無人機物流配送經營活動試點、新疆地區“通用航空+旅遊”試點。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以點帶面,近兩年來,通過通航試點,培育了通航企業“自律”的安全文化,推動通航企業建立自查自改自報安全管理體系,引導企業從“他律”向“自律”轉變;拓展了無人機應用領域,在贛州、陝西開展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堅持包容審慎監管,探索符合無人機特點的差異化運行標準和監管模式,為無人機在通航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沃土;經營許可與運行許可聯合審定,通過減少參與部門、優化審批流程、簡化審批材料,大幅壓縮通航企業開辦時間,降低開辦成本,申辦一家通航企業壓縮到20天以內。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這些政策引導下,今年上半年,通航各發展指標向好,通用機場、通用航空器、運營企業、飛行小時數等主要指標均有明顯增加,整體呈現出“熱起來、飛起來”的良好態勢。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破除通航發展的制度性障礙

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當前通航仍舊面臨一些制度性障礙: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進展緩慢、通用機場審批仍舊困難、運輸機場對通航收費過高、飛行計劃審批不順暢、飛行作業補貼制度不完善等。

對此,民航局從內部著眼,繼續轉變發展理念,調整政策法規,深化督查工作,著力破除通航發展的制度性障礙。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一是轉變理念。長期以來,民航局多用運輸航空的方法管理通航,關注“通用性”少,側重“航空性”多,導致企業成本增加。近年來,民航局確立“分類管理、放管結合、以放為主”的管理理念,在“放與管”“放什麼、管什麼”“如何放、怎麼管”的問題上做出明確選擇,堅持“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增強政策的科學性和適用性,將為通航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下一步,將加快推進通航法規的立改廢,從管理事項是否必要、管理標準是否適用、管理方式是否恰當和管理程序是否簡便4個要素,全面評估通航規章標準,並在立法計劃和規劃中加以落實。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二是分類管理。徹底將通用航空的政策規章體系從運輸航空中剝離,研究制定相對獨立的通航法規體系建設框架。日前,民航局印發《民航局通用航空分類管理的指導意見》,通過頂層制度設計做實通航改革。《意見》的核心是建設“四個一”,即創建一套獨立完整、科學適用的法規體系,培養一支融合職業化與社會化需要的人才隊伍,做實一組創新包容、監管適度的工作機制,搭建一個公開透明、集約共享的服務平臺。力爭用2~3年的時間,初步建成與我國通航發展起步階段相適應,有別於公共運輸航空的政策法規標準體系、分類監管體系和服務保障體系。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三是深化督查。民航局於2017年第4季度派出3個督查組,對全行業開展全覆蓋專項督查,發現涉及法規不適用、標準不統一、監管不規範等方面制約通用航空發展的187個問題。為督促問題整改,製成“問題清單魚刺圖”,在民航局行政審批大廳門口展示,接受社會監督。截至今年6月底,整改完成率達到85.6%,“魚刺”逐漸減少,得到了行業和社會的充分認可。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四是精準監管。長期以來,民航監管部門對小、散、多的通用航空企業採用無差別全覆蓋的監管方式,既模糊了監管邊界、加劇了監管資源的稀缺程度,體現不出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又捆綁了企業的手腳、束縛了企業發展。為改變這種情況,民航局在中南和東北地區開展通航監管模式調整試點,由“全覆蓋”向“精準”監管轉變;推行“雙隨機一公開”,企業法定自查與行政檢查相結合;以誠信評價結果精準配置監管資源;監管邊界和監管責任由模糊變清晰。推進精準監管也是大力推進“放管服”,提升民航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充分釋放通用航空發展活力

通用航空是國家新興戰略產業,其最明顯的特徵是社會化屬性。因此,推進通用航空發展,既要依靠民航行業內部努力,也要依靠多個部門、各個方面共同推動;既要加強行業安全監管,提供政策法規保障,又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尤其是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匯聚強大合力,充分釋放通用航空發展活力。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在過去一年,民航局配合有關部委開展試點示範,配合發改委等四部委推動通用航空示範推廣項目,在全國範圍內遴選短途運輸、航空旅遊和體育運動飛行產業示範地區;與衛健委聯合籌劃航空醫療救護試點。積極落實軍民融合戰略,實現軍民航專業人才資源互通;探討依託通航企業技術資源優勢,與軍方聯合培養軍用飛行員。支持地方政府助推通航發展,支持四川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工作、山西省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示範、江西省發展通勤航空產業鏈、海南省打造“通航+旅遊”特色產業和西藏建設通航應急救援基地。整合企業優勢資源,同中電科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中船工業開展交流,從全鏈條系統保障視角研究通航運行服務的解決方案。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從傳統業態向新興業態轉變,是當前通航發展的階段性特徵之一。短途通航運輸正在成為部分地區尤其是偏遠地區居民出行新方式;無人機物流、無人機農業作業等新業態方興未艾,並引領大眾消費、促進大眾旅遊新趨勢。推進這些新業態發展,都離不開地方政府、各行業管理部門、航空製造等部門的綜合施策、群策群力。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下一步,民航局將啟動一批應急救援、醫療救護、私人飛行的試點項目;加快通航機場建設步伐,著力提升飛行服務保障能力,不斷完善通航補貼政策,加大對應急救援、醫療救護等社會公益特徵明顯的服務領域的支持力度。作為行業監管部門,民航局與地方政府、空域管理部門、航空製造部門等一起,積極創造便利的市場環境,推動低空空域開放,加強軍民融合發展,從基礎設施、服務保障、人才支撐綜合發力,培育通航消費市場、航空文化,提升通航企業造血能力,打通管理通道,促進通用航空高質量發展,為實現2020年通航發展目標匯聚強大合力。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作為專注於公務與通用航空領域的權威雜誌,秉承高端、權威、專業的媒體定位,《今日民航IFLY》攜全媒體平臺,將以最專業的媒體形式,全面、立體地展現亞洲及全球公務與通用航空的最新發展和動態。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IFLY头条」对标2020 通航发展如何破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