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這五種「職業」高收入卻被嫌棄,其中一種抓到凌遲處死!

在我國古代,受封建思想影響,往往按人的出身、職業分出個高低貴賤,也就是俗話說的“三教九流”。即使如此,仍然有很多行業的傳人接過前輩的衣缽,兢兢業業,堅信“天道酬勤”,最終闖出一片天。


古代這五種“職業”高收入卻被嫌棄,其中一種抓到凌遲處死!

同時卻也有一些職業可以說收入不低,卻名聲掃地,很少有人自願加入。甚至有的職業被抓住了還會凌遲處死!今天觀漢唐總結了古代五大最不受歡迎的職業,羅列於下。


古代這五種“職業”高收入卻被嫌棄,其中一種抓到凌遲處死!

NO5:宦官

說起來宦官是一種活動範圍在皇宮大院的職業,自先秦以來宮中就有宦官的存在了,不過那時的宦官有部分還能保持完整的男人形象。不過等時光邁入東漢,所有的宦官一律接受閹割,成為了不完整的人。

到了唐朝唐高宗時期,以宦官充任宮中的太監和少監,有地位之宦官才能稱作太監,到後面則統稱太監。宦官是生理殘缺之人,在古代“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面前,雖然進宮收入不低,但願意做太監的人不多,一般都是家中難以維持生計,不得已才會把小孩送入宮中。


古代這五種“職業”高收入卻被嫌棄,其中一種抓到凌遲處死!

NO.4 :仵作

仵作也就是現在的法醫,在古代那個科技落後的時代,驗屍可真不是什麼輕鬆活。仵作的職業最早出現在堯舜時代,到了戰國後期有了正式的官職,當時不叫仵作,叫令史。

受封建思想影響,仵作在古代都是由出身低微的人或奴隸來擔任。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仵作也不容易,一般都是由經驗豐富之人“言傳身教”。俗話說“行行出狀元”,古代高明的仵作往往根據枯骨的顏色就能判斷出死者中何種毒藥而亡。仵作經常跟屍體打交道,光是這一條就嚇退了幾乎所有人。


古代這五種“職業”高收入卻被嫌棄,其中一種抓到凌遲處死!

NO.3: 摸金校尉

古人迷信神鬼之說,一般不願與屍體打交道。古代只有窮苦之家揭不開鍋了,才會想到去打擾死者。同時正因為古人迷信,相信人死之後可以昇天,所以墓葬裡一般都有大量的陪葬品,王公貴族墓穴裡的陪葬品更是價值連城。話說歷史上有規模的盜墓行為為曹操所興起。

當時曹軍中軍餉捉襟見肘,曹操心生一計,向死者借錢。於是成立了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等官職,大規模盜取漢墓。以至於到了現代,漢墓一般都是“十室九空”,專家認為皆拜曹操所賜。墓穴內部多設有機關陷阱,而且盜墓之人經常因分贓不均而自相殘殺,所以這個行業很少有人願意加入。


古代這五種“職業”高收入卻被嫌棄,其中一種抓到凌遲處死!

NO.2 :劊子手

在古代,有了刑法自然也要有執法人,對於犯了死刑之人通常是斬首示眾。古代影視作品裡經常有午時三刻菜市口劫法場的戲碼,為什麼要選在午時三刻,因為古人迷信,正午是一天中陽氣最充足的時候,而菜市口也是人來人往人氣最足的地方。

劊子手一般有他們的行規,據說每個劊子手砍頭不得超過99個,不然會有厄運降臨。成為熟練的劊子手也不容易,他們通常會用冬瓜代替人頭來苦練刀法。劊子手雖然收入不低,但經常殺人,身上會帶有一種死氣,旁人不敢與之親近,所以劊子手多半會孤老一生。


古代這五種“職業”高收入卻被嫌棄,其中一種抓到凌遲處死!

NO.1:採生折割人

這是一種喪盡天良的職業,心思歹毒之人才會加入。這種人會抓到身體健康的小孩,對他們進行殘忍的折磨。比如打斷手腳、或者傷害小孩的眼、耳、口、鼻等器官,把小孩人為變成殘疾,再放在大街上,博取路人的同情,以此來賺錢。

在殘忍折磨小孩的過程中,很多小孩傷勢過重而早早的離開了人世,而倖存下來的小孩則成為殘疾,更為悽慘。歷朝歷代對於抓到的採生折割人都是判重刑,清朝的《大清律例·刑律· 人命》更是規定,抓到採生折割人一律凌遲處死,家屬全部流放,再抄其家產分給受害人家庭。

(圖片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