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就是这个乡愁

吃的就是这个乡愁

美食,是人最深的乡愁。

一个人长大后,

总有些滋味,只能停留在回忆里。

无论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珍馐佳肴,

你最怀念的,还是妈妈做的家常菜。

因为,

时光将味道烙在了我们的味蕾上,

随生而生,永不磨灭。

吃的就是这个乡愁

总觉得云南人离不开舌根上的那点咸味,尤其是老一辈人,家里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咸菜坛子,甚至一个专门存放咸菜的房间。

吃的就是这个乡愁

吃的就是这个乡愁

泡菜罐 咸菜罐


我们俩的奶奶都是正宗的西南口味,泡菜、酱菜充斥着我们整个童年。记得奶奶家势必有大小不一的五个坛子:一个是透明的玻璃罐,里面泡着有细长的豇豆和水红的萝卜,偶尔还有两个翡翠绿的小米辣。其他四个坛子里有:糟辣椒、茄子榨、腌菜,还有一个必定是叶包卤腐。

吃的就是这个乡愁

垂涎欲滴的叶包卤腐

一块5厘米左右的毛豆腐,用青菜的圆叶包裹成小被子的形状,乖张又温暖。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去争抢包裹卤腐的菜叶是必不可少的餐前斗争,一片被菜籽油和辣椒面浸透的青菜叶,在三姊妹之间的筷头上你争我夺,通常也都是奶奶把叶子分成三份一一夹到我们碗里,才罢休。

吃的就是这个乡愁

想起这些童年往事时舌根还是会溢出一丝甘甜,脑海中是怎么也抹不掉的卤腐香和菜叶油。

随着时光流逝,奶奶辈已是耄耋老人,再也没有精力自己腌制这样的家乡味,我们也都习惯了去超市里购买各种品牌的调味料和下饭菜,叶包卤腐就这样在记忆里越飘越远。


怎知这次到云南驿偶然间被我们寻见了踪迹。离开云南驿村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祥云县的天马村,这里的豆制品在当地很出名,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开始了对叶包卤腐的寻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天马村的孙大姐家我们找到这个久违的味道。

吃的就是这个乡愁

孙大姐家的卤腐坛子

吃的就是这个乡愁

自家腌制了3年的卤腐橙黄剔透

孙大姐在天马村人眼里是出了名的对吃有要求的人,自家制作火腿、骨头参还有最拿手的叶包卤腐。每年立冬是孙大姐最忙碌的时候,去村民家挑选上好的毛豆腐,从菜地里拔来最适合包裹卤腐的青菜叶,叫上自家的亲戚,在小院里就开始忙活了。洗菜、拌料、裹豆腐、装罐……一切完毕后密封静止三个月左右就能吃到入口即化、豆香与菜香完美融合的叶包卤腐了。

吃的就是这个乡愁

三年以上的火腿听说是可以生吃的

孙大姐是从上一辈手里传承下来的这个味道,还是个小姑娘时就跟着家里人学做叶包卤腐,到现在有三十多年的制作经验。一说到叶包卤腐她就会骄傲的说,吃我家叶包卤腐的都是回头客。

说了这么多我们当然也向孙大姐订购了几罐去年冬天腌制的成品,想带回家后和小伙伴们一同分享这份乡愁的味道,等我们回来吧~

欢迎搜索关注云游侣纪,发现更多有趣的人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