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后房价降了,为何刚需人群还是买不起房?


调控后房价降了,为何刚需人群还是买不起房?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明明调控政策出台房价降了,为何刚需人群还是还买不起房?最近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很多房地产的相关政策,对调控房价,抑制炒房有着很明显的作用,但是还是有很多刚需的买房人群还是觉得房价比天高,感觉买房还似乎是一件很遥不可及的事情。

原因一:房价增幅变小,但绝对值是在增长

再举一个比较浅显的例子吧!比如说:2014年的房价是1万/平米,2015年的房价是1.5万/平米,涨幅50%,2016年开始调控,房价涨幅缩小,变成2万/平米,涨幅33%,2017年调控效果显著,房价为2.6万/平米,涨幅27%,增长率缩小6%

调控后房价降了,为何刚需人群还是买不起房?


这就是说楼市调控有成效,房价虽然上涨,但是涨幅变小了,但实际上房价的绝对值还是会增长的。

原因二: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导致你的实际付款相差无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房价虽然降了,但是相应的购房首付比率提高,原来500万的房子首付30%,准备150万首付即可,但现在如果将首付比例提高至40%,即使房价低到450万,你甚至需要准备180万用于首付。比之前还要多出30万资金。

调控后房价降了,为何刚需人群还是买不起房?


原因三:购房市场供求关系

在整体背景之下,新房房限价但是供需失常,刚需购房者多数偏向购买新房。但供给量小于需求量的背景之下, 开发商挑剔购房用户,设立了种种门槛,比如像是:全款优先等等。这样一来置换族的优势就很明显了,而需要贷款的刚需组就排到后面去了。

调控后房价降了,为何刚需人群还是买不起房?


原因四:开发商明降暗升

备案价低了只是骗我们去看房的嘛,然而,开发商肯定有另外的手段来应付的,明降暗升。比如把价格揉到装修合同,车位合同,工程款等等地方,感觉面上的报价低了,但实际看房了解之后,总价依旧。

调控后房价降了,为何刚需人群还是买不起房?


其实,购房者都喜欢买涨不买跌,总是感觉房价还有下降的余地,总想着降到最低点再出手,但往往这种想法会导致事与愿违。其实无论买房卖房,找几个资深的经纪人好好聊聊,听取一下专业人士的建议,切记盲目的听信自己的朋友。另外就是房价楼市瞬息万变,别抱侥幸心理,总向找到最低的时候。购房还是应该当机立断,该出手时就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