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縣創新「六農對接」機制 走出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新路

自貢市榮縣在探索推進全省第二批農村改革綜合試驗區建設中,通過“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形成以“農社對接、農企對接、農科對接、農網對接、農商對接、農旅對接”為特色的“六農對接”機制,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產銷研創一體化”的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新路。

一、“農社對接”建基地。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大宗糧食、果樹、蔬菜等專業合作社(協會)基礎上,組建種糧大戶聯合社、四川綠色榮州果蔬產業聯合體,與大農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11戶重點龍頭企業開展合作,通過“公司+專合社(協會)+農戶(家庭農場、種植大戶)”模式,採取土地單因素參股、“土地+勞務”雙因素參股、土地流轉、訂單生產等方式,推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32萬畝,建成菜—稻輪作標準化基地、畜—沼—菜(果)循環農業生產基地、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等萬畝產業園區21個,帶動農戶年戶均增收1600餘元。

二、“農企對接”創品牌。出臺最高獎勵20萬元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品牌創建辦法,採取“以獎代補、先創後補”方式,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工作。成功創建龍都茶葉、巴爾飼料等2箇中國馳名商標,榮縣油茶創建為中國地理標誌商標,新橋枇杷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辣椒、南瓜、黃瓜等25個產品獲綠色食品認證證書,沙溪土花生等48個產品取得有機農產品認證證書。同時,有力提升“雙溪湖”油茶、“龍都”花茶、“榮州”水果等具有地域標識的知名品牌產品附加值。

三、“農科對接”搞加工。大力推進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四川省農科院等10餘家科研院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優質稻產業化開發示範、糧經作物複合高效種植及生產關鍵技術攻關等科技合作,建立起“產學研”相結合的農業科技研發體系,為壯大農產品加工業提供了堅強技術保障。已累計引進推廣各類農業新品種216個、新技術103項,成功申報製茶、蠶繭抽絲等涉農發明專利44項。投入3186萬元,研發出具有發明專利的萌芽糙米新工藝,顯著提高了稻米的附加值和營養價值。

四、“農網對接”拓銷路。建成榮縣電商綜合服務中心,依託電商企業開發出“大農和”“農業信息化管理平臺”“大農匯”“榮州淘”“郵樂購”等農產品產地直供平臺。藉助蘇寧雲平臺接入京東、淘寶等大型電商平臺,拓展“農村社員電商+城市社群電商”路徑,近百種“榮縣特色”農產品實現線上銷售,網絡銷售額連續3年增長20%以上。聯合研發“大田數據自動採集系統”“校餐安全自動監管系統”“大農和農產品追溯系統”,積極打造“田間數據可採集、生長全程可撐控、加工過程可監控、製作過程可視化”的追溯體系,提高消費者消費意願,增強產業發展後勁。

五、“農商對接”連市場。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加強與糧油公司、餐飲集團、連鎖超市等商貿企業合作,實現農特產品直接進倉庫、上餐桌、入超市。由大農和公司牽頭,與地方糧油公司、中央儲備糧自貢直屬庫簽訂委託收儲合同,將訂單優質糧作為縣級儲備糧存儲輪換,節約收購資金5329萬餘元,解決近2萬噸稻穀存儲問題,保障了糧食收儲企業的優質糧源。全縣10餘家涉農企業、200餘個專合社與摩爾百貨、沃爾瑪等27家餐飲公司和企事業單位、400餘家超市及專營、便利門店合作,推行“農產品直接上餐桌、入超市”去中間商化“農商對接”模式,最大限度保障農戶效益。

六、“農旅對接”促融合。堅持“園區隨著景區走,景區跟著園區建”理念,充分利用菜、果、茶等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集中連片建設高檔次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深度挖掘玉章精神、農民漫畫、雙石花船、留佳麒麟燈等文化資源和特殊地質資源,賦予園區生動人文內涵,實現生態、文態、業態“三態合一”。成功創建“玉章故里·漫畫小鎮”AAAA級鄉村旅遊精品景區,建成集文化創意、景觀創意、體驗創意於一體的“山王茶旅”綜合園區5個,精心打造“樂德紅土地”等農旅精品線路13條。以“吃農家飯、觀自然景、賞民俗情、享田園樂”為主題,包裝文化活動、昇華文化體驗,開展“田園榮州·美麗鄉約”鄉村旅遊文化節活動13場,帶動農戶增收近億元。(川改辦)

相關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