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揭秘 士师记 基甸三百人破十三万人 基甸儿子亚比米勒(下)

圣经揭秘 士师记 基甸三百人破十三万人 基甸儿子亚比米勒(下)

米甸人的联合部队本来有135000人,不过已经被杀了120000人,现在还有米甸两王带着15000人准备逃回自己的地方,但是基甸带着300以色列勇士紧追不舍,终于在挪巴和纽比哈东边的地方追上了他们,并且杀败了敌军,捉住了二王,剩余不多人惊吓逃走。接着他们往回走又经过疏割的时候,基甸招集了77个疏割人长老,用荆条抽打了他们的屁股,并且还拆了他们的楼,杀死了一些人。

基甸回来在百姓面前杀死二王,以色列人高呼万岁,说,基甸大英雄,你救我们脱离了米甸人的掌控,原你和你的儿孙来管理我们。基甸说,我不管理你们,我的儿子也不管理你们,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对了,请你们各人将所夺的耳环给我(圣经备注说,以实玛利人有佩戴金耳环是习惯。不过作者是不是备注错了,米甸是亚伯拉罕后来取的妻子生的,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的妾夏甲生的,这两族可能同样有戴耳环的习惯,但却不能混为一族),我给大家制造一件以弗得(祭司做法事时穿的衣服),让你们时刻记得耶和华的恩典。后来,基甸把他制造了的这件以弗得放在他居住的城里,以色列人拜这件以弗得,没有记得耶和华,反把以弗得当了神,又惹耶和华生了气,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就这样,基甸带着300勇士打败了米甸人135000万人的联合部队,并且杀死了他们的其中的绝大多数,剩下一点点米甸人,以后再闹不起风浪了。基甸还在的日子,国中太平了四十年。

像这些故事会的故事,我小学的时候最爱看了,过多评论我觉得是不必要的,反正像神剧一样,爱信你就信呗。有人说,基甸计策很高明,晚上的时候,米甸营四周到处是号角响,到处是火把亮,吓得米甸人以为自己已落入包围,所以他们未战先乱,就失败了。我想对他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别说300人点个火把吹个号角,就是3000人这么做也吓不倒十几万人。另外,就像前面约书亚记里面写用计谋一样,我觉得既然写神话那么用计谋就是多余的,何必呢,神已经定好结果,什么都不做,米甸人也是要被打败的,米甸王也是要被杀死的,写精彩一些,唯一讨好是读者而已。

在士师记里,耶和华最讨厌的就是巴力神,巴力可能是当时迦南及附近地区人们普遍信仰的神,而且它流传可能也比较久远,神话资源可能也比较丰富,所以虽然摩西和约书亚极力宣传耶和华神,但人们还是愿意相信巴力,比如在本节,可以这么说,基甸的父亲筑了巴力的坛,并且做了巴力的神像,基甸本来肯定也是信奉巴力的,甚至基甸本来的名字都叫做耶路巴力。如果说以色列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个英雄人物赶走了外族人统治,我有时都怀疑他根本没有举起信仰耶和华的旗帜,而很可能还是以巴力神的名义,只不过这些事要弄到旧约里面来,就非得给他改了信仰不可,总不可能反而宣传起巴力神。有人说,后来他收集人们的金子,实际是铸了一个金巴力,而不是什么以弗得。不过换一个角度想,他为了鼓动人们抵抗米甸人,将自己名字从耶路巴力改为基甸,又将自己信仰改为耶和华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巴力是那个区域普遍的神,同时也是米甸人的神,如果以巴力神的名义发动人们起义,可能人们还会犹疑,不知巴力会帮以色列人还是帮米甸人,但是如果以耶和华的名义就不一样了,因为在前面就有耶和华命令摩西消灭米甸人的故事嘛。

圣经里写,基甸赶跑了米甸人之后,百姓叫他来管理人们,基甸说,我不管理你们,我的儿子也不管理你们,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不过按圣经的意思,基甸其实还是管理了人们,因为他当了士师嘛,士师就是行政和宗教的一把手,部落的土皇帝。圣经说,基甸后来娶了很多妻子,生了70个儿子,另外还在示剑养了个小妾,也给他生了个儿子,叫亚比米勒。看来基甸当了士师后,生活是过得挺奢侈的。

不过不管多奢侈的生活,终有结束的一天,因为人总有一死。基甸寿数到的时候,他就死了(在圣经里,死是耶和华也阻止不了的,不过复活有好几个。当然,所谓的复活当然也是假的,这个到时再说)。士师记里,每个士师死后,以色列人肯定要背弃耶和华,重新信回巴力,这肯定是耶和华定的规律,否则就无法可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若问耶和华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想他可能是闲得无聊,就是爱逗他的选民玩吧。一会让他们信耶和华,一会让他们信巴力,说你们信巴力若火我了,我要惩罚你们,一会又说好了好了,我派个人来拯救你们吧,我滴个乖乖……

跟很多宫庭剧一样,有时王的儿子多并不是好事,以后兄弟们争权夺势,很可能成为国家混乱的根源。有时当王子可能也不是好事,可能戏份还不如路人甲乙多,还没露面就死了。有时一个人出身卑贱,你不可小看他,因为他野心吞天,大胆狂妄,到最后可能会把所有人踩在他的脚本。基甸的小妾所生的儿子亚比米勒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基甸死后,他在示剑问众人说,你们愿意耶路巴力的70个儿子管理你们好呢,还是一人管理你们好呢。示剑人一想有道理,都表示支持他为领袖,他们从巴士庙取了70舍客勒银子给亚比米勒作活动经费,亚比米勒就拿这个钱雇佣了一些匪徒,他带领众人来到他父亲家中,把他父亲的70个儿子杀了69个,只有基甸最小的儿子约坦不在家中逃脱过这场灾难。

约坦在外面听到家中的惨祸,他就去站在基利心山顶上,向众人大声喊叫说,示剑人哪,听我来给你们说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时候,树木要立一树为王,管理他们,就去对橄榄树说,请你作我们的王。橄榄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供奉神和尊重人的油,飘摇在众树之上呢?树木对无花果树说,请你来作我们的王。无花果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所结甜美的果子,飘摇在众树之上呢?树木对葡萄树说,请你来作我们的王。葡萄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使神和人喜乐的新酒,飘摇在众树之上呢? 众树对荆棘说,请你来作我们的王。荆棘回答说,你们若诚诚实实地膏我为王,就要投在我的荫下。不然,愿火从荆棘里出来,烧灭利巴嫩的香柏树。现在你们立亚比米勒为王,就相当于树木立荆棘为王,如果你们不能趴伏在荆棘之下,火就会从荆棘里出来,把你们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烧灭,最后连荆棘也会烧光。约坦喊完话,就逃往比珥,住在了那里。

亚比米勒管理以色列人三年,对百姓严诃残暴(圣经是说,神使恶魔降在亚比米勒和示剑人中间),人们很快就不服从他管理,有人上山当强盗,有人起义反抗亚比米勒。有个以别的儿子迦勒(不是以前犹大支派首领那个迦勒)带了一伙兄弟到示剑鼓动百姓与亚比米勒对抗,并说,你们可以服侍示剑的父亲哈抹的后裔(作者又忘记了,在创世纪的时候,示剑和哈抹以及示剑城的所有男丁都让雅各的儿子西缅和利未杀了,哈抹又哪来什么后裔),为什么要服侍亚比米勒和他的帮手西布勒,不如跟我去把亚比米勒除了吧。示剑人听了迦勒的话,就跟随了他。迦勒计划在田间埋伏把亚比米勒杀掉,不过有人偷偷把迦勒的计划告诉了西布勒,西布勒又告诉了亚比米勒,亚比米勒将计就计,让四队人先出城埋伏好,等迦勒等人冲上来时,四队人马包围了上来,迦勒一看不妙,赶紧带了几个亲信兄弟逃出了示剑城。

不过亚比米勒知道示剑人反他,他可不想放过示剑人,第二天他带人埋伏在示剑城外,等示剑人出来就来扑杀他们,然后又带人攻城。进攻了数日,示剑城被攻破,亚比米勒毁了城、屠杀了里面的居民,剩余的示剑人都躲进巴力庙里,亚比米勒就命人砍了很多大树放在庙的四周,放了大火,把庙里约一千男女都烧死了。然后亚比米勒又去提备斯镇压起义,并攻进了那城,城里有一座坚固的楼,人们都躲在楼里,当亚比米勒又想故技重施,放火把楼里的人都烧死的时候,楼上一个妇女把一块磨石扔下来,正中亚比米勒头顶,亚比米勒头骨碎裂,脑浆外流,他急忙喊叫一个兵士过来说,拔出你的刀来,杀了我吧,免得人们议论我说,他被一个妇人所杀。那兵士就拔刀出来一刀刺穿了他的心脏。众人见亚比米勒死了,也不再攻城,各回自己地方去了。

示剑人选了亚比米勒当王,最后正应验了约坦的咒诅,示剑人被亚比米勒杀死的杀死,烧死的烧死,亚比米勒自己也没得到好结果,大家一起毁灭了。

嗯,也是个好故事,看得人心潮澎湃的。这个故事的道理本来是不错的,就是人们如果推举一个凶猛残暴的人当自己的王,到头来肯定会受他的残害。但是圣经里面加了耶和华的因素就完全变了,好好的一个道理就变成了因为耶和华从中捣蛋,最后亚比米勒和示剑人反目,互相兵戎相见,同归于尽。等于本来是亚比米勒的恶,现在就变成耶和华的恶了。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耶和华从来不怕做恶事,小民的性命在他眼里不算什么,他要杀就杀,要害就害,任凭他性情而行。最可怜的是示剑人,真不知什么事得罪了耶和华,在圣经里两次被杀了个精光,第一次是大家割了包皮还挨着痛呢就被人杀死了,第二次则是除了刀杀,还加上火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