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转错账,也要有“后悔药”吃

株洲网讯 身边朋友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误将钱款转给了网名类似的“朋友”。当即拨打微信客服电话无果,因为损失金额不大,只能自认倒霉。浏览网络,发现此类事件并非个案。

今年7月,广东的黄先生通过微信,将8万元转进了微信昵称与表妹一样的他人账户。事发之后,对方不仅不还钱,还将黄先生拉黑。由于黄先生不知道对方任何真实身份信息,公安和法院都表示无法立案。

近年来,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迅猛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移动支付时代,手机快速输入密码,甚至“指纹验证”即可完成交易,资金秒到账。

移动支付市场“跑马圈地”的同时,一些“并发症”“副作用”也开始显现。有的冒用他人头像和昵称骗人转账,有的冒充客服人员以“交易异常”为由实施诈骗……

走得太快,需要记得为什么出发。拥有庞大体量的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尤其需要做好“安全”这篇文章。

比如,对于超过一定金额的转账,设置强制认证环节,以保证财产所有人的权益。此举虽然让用户一时感觉到不便,但总比发生风险后“拍大腿”强。而从技术上来看,实现这一点并不难。而更重要的是,即便转错账,用户也应该有“后悔药”吃。

近期,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陆续推出延时到账功能,用户可以选择2小时或24小时后到账。

升级后的“延时到账”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可以给受骗人报案、公安机关和第三方支付阻截资金留出“黄金时间”,但无形中也增加了用户的沟通成本。在现实语境中,第三方支付机构、警方、受害人之间的沟通效率相对较低,也让最终效果大打折扣。

既然可以延时到账,就应该在到账前可以“撤销交易”,这是常识,也是银行金融机构已经验证的可靠办法。但遗憾的是,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没有“参照执行”,缺失了“后悔选项”导致用户发现转错账了,也无法通过撤销让资金原路返回,时间一到,资金还是进入到对方“口袋”。

安全与便捷缺一不可,唯有这样,第三方支付平台才能“致远”又“行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