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佳案例之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基於「技術股+現金股」股權激勵 模式提升轉化效率

近日

國家發改委發佈

《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百佳案例》

西安市14個優秀案例入選

入選數量列八個試驗區第三名

列三個市級試驗區第一名

百佳案例之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基于“技术股+现金股”股权激励 模式提升转化效率

我市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百佳案例(二)

基於“技術股+現金股”

股權激勵模式提升轉化效率

西安市在全面推進創新改革試驗中,以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為試點,堅持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推行股權激勵與員工持股計劃,通過無形資產入股和量化分配,全面促進了研究院的轉制發展,激發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活力,也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院職工,構築起利益共同體。

股權激勵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是影響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主要為無形資產,在進行科技成果轉化時,給價值評估帶來很大的困難,而且國有產權、院所集體產權以及科研人員產權交織在一起,轉化之後的收益不易明確界定,一定程度上導致科技成果轉化難、科技人員積極性調動難,也制約了轉制科研院所的整體發展。

另一方面,科研院所轉化科技成果過程中,一般給予個人和團隊技術入股獎勵。但由於技術獎勵股不涉及科研人員、管理人員科技成果轉化的投入成本,他們對後期技術能否實現產業化併產生經濟效益並不十分關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申請和完成新的科研項目上,缺乏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真正實現產權明晰,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權激勵與科技成果量化,實施多元化的股權結構改革,構建現代化的法人治理結構,並將成果轉化的利益捆綁,對於促進科研院所發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顯得尤為迫切。

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權激勵

有效激發了科技成果轉化和轉制院所發展的新活力

研究院在組建高新技術產業公司的過程中,在全國242家轉制院所中率先實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開展股權多元化改革,積極推行股權激勵方案。

研究院施行了研究院控股、戰略投資者參股、經營層和技術骨幹持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院始終作為第一大股東佔有控股地位,有效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戰略投資者參股方面,先後引入深創投、浙創投、中信公司、中國航天集團、中核集團等作為戰略投資者以及合作伙伴進行投資,吸引它們繼續投資組建的新公司,形成更加緊密的戰略合作關係;經營層和技術骨幹持股方面,主要是通過設計股權激勵方案,讓員工利益與企業發展緊密聯繫,共享成果。

改制以來,研究院積極探索股權激勵方案,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大膽嘗試和推行了“西北院控股、職工持股、無形資產入股並量化分配個人”的股權激勵方案。研究院突破持股限制條件,對院所、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實施“技術股+現金股”的成果轉化形式,促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一方面,讓員工通過現金入股,即某項科技成果在轉化時,院所、科技人員、成果轉化公司必須以一定比例的現金形式入股,使三方均產生實實在在的資金成本,以提高三方參與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依據政策允許科技人員通過無形資產入股,將科技成果作價評估,按照政策要求比例分給個人。實施股權激勵以來,先後將技術評估9188萬元入股,量化無形資產分配,按照4:4:2的比例分配給參與科研、中試、產業化三類技術人員。2016年,研究院出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若干規定(試行)》(西色院發[2017122號),對研究院科技人員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比例,尤其對自主處置成果、自主定價、自主收益權,包括推進創新創業的引導基金支持、建立新型研發中心等做了更加明確的規定。

股權激勵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推進轉制科研院所發展進入新時代

研究院的股權激勵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使研究院改革成果惠及了全體職工,通過組建股權多元化的高新技術產業化公司,實行研究院控股、戰略投資者參股、經營層和技術骨幹持股的股權結構,進一步使科研院所、成果轉化公司、員工三方結成可持續發展的利益共同體,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的創造力和能動性,提升了成果轉化效率和成功率,也使研究院得到了全方位的發展。

截至2017年年底,研究院建成了15個研究所(中心)、27個國家和省市級工程中心和創新平臺,依託科技成果轉化組建了28個高技術產業公司(其中4個上市公司)。2016年年底,全院綜合收入達到101億元,連續4年位居全國有色行業院所首位,並位居全國轉制院所前10位;90%以上的公司平均年回報率達到20%。總資產達到96億元,

較2000年時增長47倍。科技產業蓬勃發展,近五年來,新組建西部新鋯等5家高新技術產業公司,獲國家重點新產品9項、自主創新產品1項、戰略性創新產品1項、中國有色行業“卓越品牌”8項,多個關鍵材料實現批產,填補了國內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