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什麼方向的工作才有未來

看了一篇文章,很有啟發,現把那篇上萬字的文章,總結一下,僅供參考。

人類從來就不缺“先知”式的預言。

到了如今這個變化未定的時代,加上網絡傳播的便捷性,各種“先知”式的預言更是層出不窮。

對“做什麼方向的工作才有未來?”這種具備天然預測屬性的問題,更是預言多多。

有人預測從事大數據會有未來,有人預測做人臉識別趕上AI的潮流才有未來,甚至有人說只有幹藝術才有未來,因為這是最不容易被機器取代的。

其實這些都是線性趨勢下的預測,可能對,但更可能錯。

這就像《黑天鵝》裡提到的 “火雞幸福指數”。

假設你是一隻火雞,被農夫養在美國的農場。在過去的120天裡,你都很幸福,因為農夫每天都給你吃的。

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幸福指數線性上升,你認為這種幸福會永遠地延續下去。但很不幸,明天就是復活節了(復活節要烤火雞吃),因此火雞的幸福指數戛然而止。

絕大多數人對未來工作的預測,其實就跟這隻火雞一樣,站在過去看現在,再站在現在線性地揣測未來。

但不巧的是,我們剛好處在了又一個“奇點”要來臨的前夕,就像火雞面臨復活節一樣,原先所有的線性發展趨勢在“奇點”處都將徹底改變,誰都說不清未來到底會怎樣的。

既然未來不可預測,那怎樣去選一個有未來的工作呢?

你可以去賭一個認為未來工作方向的“”正確的“的工作。

HR在公司面試的時候會問求職者:“你為什麼選擇我們這個行業呢”,90%的面試者會說,我認為咱們的行業是朝業行業,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但在選擇工作時,將是否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作為首要考量要素,甚至是唯一考量要素,未免風險大了點。

我們沒有準確預測未來的能力。

在計劃經濟時代,

曾經讓無數人趨之若鶩的百貨商店售貨員,郵局、售票員、現在的職業境遇如何,可能你比我更清楚;

即然過去如次,現在又怎麼能確保現在的熱門職業一直火下去。

當今時代,什麼方向的工作才有未來

20多歲進入了“朝陽產業”,年近中年身處“朝陽變夕陽的產業”,繼續幹希望渺茫、換行業又有心無力,這會是你10年、20年後想要的結果嗎?

與其在“正確的”工作上博概率,還不如先學會“正確地”工作。

何謂正確地工作?

正確地工作,就是在工作中打磨出自己的“可遷移”能力,隨時隨地可以將你的知識和技能在不同領域做最大價值的自由置換,一輩子堅守深愛的職業、還是換行換崗,都是你說了算。

成為一名橫跨多領域的複合型通人才。“X+1”的模式,X:代表自已的專業知識,綜合素質,他的知識面,他的閱歷。+1:”隨時隨地可以將你的知識和技能在不同領域做最大價值的自由置換

——引用自徐小平在浦江創新論壇的演講 來一個小小的總結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誰都無法準確預測出一定會有未來的工作。

與其賭博式地將時間花在尋找“正確的“工作上,不如先學會如何“正確地”工作。

我們掌控不了變化的時代,但我們至少可以控制自己。打磨出自己的“可遷移”能力,無論時代怎樣變化,未來都會有你的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