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存輝:改革開放給了我改變命運的機會

文|《浙商》全媒體記者 馮麟然

在中國的民營企業裡,正泰集團無疑是堅守實業、穩健經營的典範;在中國的民營企業家裡,南存輝無疑是草根創業走向成功的典範。因此,在回顧改革開放激盪的40年時,作為溫州民營企業的代表,南存輝和他的正泰集團是不得不提的。

今年55歲的南存輝,憑藉並抓住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機遇,以溫州人與生俱來的吃苦耐勞、敢闖敢幹的拼搏精神,從一個13歲輟學修鞋掙錢助家的小鞋匠起步,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搏擊、錘鍊,堅持以“聽中央的、瞄市場的、幹自己的”為信條掌舵正泰集團,讓正泰成為了今天中國電器王國裡的驕子、新能源領域的佼佼者。

01

改革開放的第一代受益者

是什麼力量使這位農民家的窮孩子,13歲虛齡即輟學沿街修鞋,一路前行,成為一名擁有跨國企業的民營企業家?

南存輝回答說:“恰恰是因為貧窮。”

他出生在人多地少、資源匱乏、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溫州樂清柳市鎮,想要與這個小山村外面的世界建立聯繫的強烈願望促使他牢牢抓住了改革開放帶來的機遇。

修鞋從不是南存輝的選擇,起初只是因為父親在他13歲那年於一次勞動中意外受傷,失去了勞動力,他不得不用當時唯一跟著父親學來的修鞋技術養家餬口。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小小的柳市鎮上時,南存輝發現身邊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冒出了許多公開、半公開的大大小小的電器櫃檯,不久後那些平地而起的家庭工廠更是令他躁動不已: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也來了。於是,有了他與人合辦的第一個電器櫃檯。

用他自己親身經歷的感悟來說,如今的正泰、如今的自己,是改革開放好政策的大環境“放”出來的,是窮則思變的窮環境“逼”出來的,是同溫州第一代企業家一樣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歷經千辛萬苦、想盡千方百計)“闖”出來的,是那種“既能睡地板、又能當老闆”而吃苦耐勞的溫州人精神“幹”出來的。他先知春江水暖,走在了改革開放的前沿。

到了改革開放40週年的今天,正泰集團已經從當初的小作坊,穩健發展成為令人矚目的大型民營企業;南存輝則從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鞋匠,蛻變成為一位睿智、厚道、執著的著名企業家,並當選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第一代受益者之一的南存輝感慨地對記者說:“正泰能夠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和成就,得益於我國偉大的改革舉措——放手發展個體私營經濟,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路,也得益於我國對外開放的一系列政策。”

02

從家庭作坊蛻變成跨國企業

南存輝的老家溫州樂清柳市鎮,也被稱為“中國電器之都”,在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逐步推進過程中,柳市街頭一夜間遍佈家庭電器作坊。

1984年間,南存輝說服家人,拿著把父親幾間老屋抵押貸款的5萬元,與同學合作創辦正泰的前身小工廠——樂清縣求精開關廠。

“我們搞了五年前店後廠的電器買賣,第一個月賺了現在稱為第一桶金的35塊錢。”南存輝說。

從創業之初到現在,南存輝始終圍繞電器主業,一直堅守實業、不忘初心,到現在還在搞製造業,因此也有很多人說他辦企業“一根筋”。從低壓電器元器件到電力設備,再到2006年轉型升級,與新能源產業並舉,都在圍著“電”字做文章。從“互聯網+”到“一雲兩網”(即正泰雲和工業物聯網、能源互聯網),南存輝咬定主業不放鬆。

南存輝:改革開放給了我改變命運的機會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南存輝就已經意識到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走出去”拓展市場空間是一種必然。然而“走出去”這條道路正泰走得並不輕鬆。低壓電器行業早期一直是“洋兵壓境”,產品進入市場之初,在家門口就受到了來自跨國公司的擠壓。初生的民營企業,要想生存,要麼接受跨國公司併購,要麼拿出自己的拳頭產品,找到獨特的商業模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

1991年,南存輝從“求精”分家出來,拿出一部分資金,成立了“中美合資溫州正泰電器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國家對合資企業的優惠政策,在引進資本的同時,大量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生產設備和管理經驗,加快發展自己。正泰在之後的幾年中能夠脫穎而出甚至走向國際舞臺,與這次成功的“合資”帶來的品牌效應是分不開的。

2002年南存輝當選“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他在頒獎儀式上說:“我憧憬,在未來的世界製造業領域,有一個響亮的品牌來自中國,它的名字叫正泰。”如今,正泰啟動多年的全球化佈局成效初顯。2017年度,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正泰電器海外區域營收達到58.22億元,同比增長24.38%,海外營收佔比約25%。

03

正氣泰然 正道泰興

南存輝在接受採訪過程中多次提及“誠信乃企業之本”,恪守信用的人生準則來自於父親給他上的“經商第一課”。

南存輝十一二歲時,父親讓他挑了兩籮米糠到集市上去賣。站了一上午的南存輝又累又餓卻毫無生意。這時,好不容易有人來問價了,南存輝按照父親的吩咐報了1.5元一斤。那人大吃一驚,別人都只賣1.2元,為什麼你賣這麼貴?為了早點回家,南存輝只得擅作主張以1.3元一斤的價格成交。回到家後的他一五一十地向父親彙報,父親無奈地笑笑說,我們家的米糠是細糠,別人家的是粗糠,我們的質量比他們好很多,自然比別人賣得貴一些。

這件事帶給南存輝的觸動很大,是父親教給他經商第一課:按質論價,堅守誠信。

所以在“求精”分家面臨重新起名時,南存輝又記起了父親帶給他的人生信條:做人要正直,處事要泰然。把這兩個字連起來就叫正泰。而後,“正泰”的含義在企業的不斷髮展中日漸豐富,多了一份“正道泰興”的沉甸甸的社會責任感。

南存輝堅持“感恩之心,回報於行”的公益理念,主動履行企業“公民”責任,大力發揚企業家精神,積極回報社會。他帶領正泰積極參與扶貧濟困、捐資助學、抗震救災、生態環保、慈善捐助、光彩事業等社會公益活動,已先後向社會累計捐資捐物超3億元,產業扶貧項目和效益不計其數。

當被問及入圍福布斯富豪榜有何感想時,南存輝不乏幽默地回答說;“我上榜了嗎?財富越多,責任越大。”南存輝始終認為人一生的價值不能完全以錢財的多少來衡量,關鍵在於你能以一己之力為社會帶來多大的貢獻。

正泰的三十三年,是在改革開放的陽光沐浴下成長的三十三年,而在2018年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新起點上,南存輝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改革是時代的召喚,創新是時代的主題,奮鬥是我們對這個時代最好的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