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庭主婦不可怕,怕的是做孤獨的家庭主婦

整理:紫翹書桌(ID:jxylsy3377)

做家庭主婦不可怕,怕的是做孤獨的家庭主婦

家庭主婦,或稱全職太太,一般是指全職在家做家務、照顧家庭,不用外出工作的已婚女性。

在歐美國家,家庭主婦也是一種社會職業,她們享受著相關的福利待遇。在中國,家庭主婦大多被認為是沒有經濟能力、沒有主見的。

做家庭主婦不可怕,怕的是做孤獨的家庭主婦。家庭主婦的孤獨不止來自於自身,也來自於旁人,若不被家人理解則更為苦惱。

家庭主婦的孤獨

楊麗麗的父母都是事業單位的幹部,老公也收入不錯,所以沒什麼壓力的她,結婚後不久就做起了家庭主婦。

開始時她經常“一覺睡到自然醒”,起來就吃點東西,看看電視,不用再看老闆和同事的臉色,也不用再怕擠公交和堵車,生活愜意。可慢慢的,楊麗麗發現,做起家庭主婦的她,能聊天的人越來越少。不願意出門時被鄰居朋友們問起在做什麼,楊麗麗也很少出去了。時間長了,每天面對著空蕩蕩的屋子,想解解悶也只能靠電子產品,楊麗麗感覺做家庭主婦也挺沒意思。

楊麗麗感覺自己的熱心、耐心、自信,都因做家庭主婦快磨沒了。她跟老公說想再出去工作,可她老公卻說反正上班也賺不多少錢,不如在家安心待著,或許以後生個孩子就沒那麼孤獨了。

做家庭主婦不可怕,怕的是做孤獨的家庭主婦

小柔因為產後孩子沒人照顧,就辭職做起了家庭主婦。平時的生活,除了照看孩子,就是打掃衛生,偶爾下樓在小區裡轉轉。小柔感覺這樣的日子實在太無聊,想出去玩玩,帶著孩子又不方便。時間長了,小柔覺得自己都快要和社會脫節了,人也變得挺自卑,還經常容易跟老公發火。

好不容易熬到了孩子一歲多,小柔給孩子斷了奶,她決定給孩子找個保姆,自己出去找個工作。可有一年多沒上班,加上對自己的不自信,工作並不那麼好找。小柔面試了幾十家公司,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終於找到了一份行政助理的工作。

上了一陣子班,小柔每天回到家都很累,可掙的工資除去請保姆的費用之後就所剩無幾了,再加上怕保姆照顧不好孩子,小柔又想辭職了。只是再做起家庭主婦的話,就又要面對無邊的孤寂和做不完的家務,小柔不知該如何是好。

做家庭主婦不可怕,怕的是做孤獨的家庭主婦

四十多歲的呂女士,嫁人後一直就是家庭主婦,生孩子之前她要照顧公婆、照顧丈夫、打掃衛生、買菜做飯,生孩子後她在原來任務的基礎上還要照看孩子,所以她的生活也並不清閒。

近幾年,家裡生活條件好了,公婆都請了保姆照顧,孩子上了大學,也不經常回家,呂女士就變得清閒起來。沒事可做的呂女士,想和丈夫多出去逛逛,可丈夫卻總說忙,也經常不回家。後來呂女士得知,丈夫找了個年輕的“小三”。他跟丈夫鬧過很多次,可丈夫說要麼就離婚,要麼就安安分分的,他還會顧著這個家。

年輕時為了家裡操勞,呂女士從沒有過怨言,甚至丈夫說她黃臉婆她也沒放在心上過。如今好不容易熬出了頭,丈夫卻變了心。如果離婚,已經這麼大年紀的呂女士,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過。不離婚,她為這個家付出了那麼多,卻換來這樣的背叛,她不甘心。就這麼在糾結中苦挨著日子,呂女士感覺自己的處境淒涼又孤獨。

做家庭主婦不可怕,怕的是做孤獨的家庭主婦

家庭主婦中,很多都是單調地做著家務勞動,缺少成就感,她們慢慢就變得抑鬱,不願意、不會和人交流。

我一個做心理醫生的朋友說,他已經接待過上百個做心理諮詢的家庭主婦,他告訴我:“很多家庭主婦要照顧小孩、做家務、照顧老人,她們被家庭瑣事壓得喘不上氣,甚至忙得沒時間有自己的生活。再加上社交圈小,家庭主婦也往往忽視了自己的形象,減少了與外界的接觸和自我的提升,跟丈夫的共同話題就會變少,夫妻間產生隔閡也是不可避免。”

很多做家庭主婦久了的女人,漸漸把自己的孤獨當做常態,生活重心都放在其他家庭成員身上。而一些年輕的知識女性,她們為了照顧孩子不得不做起家庭主婦,內心不甘於平淡的生活,又無法再出去上班,心裡很糾結,時間越長情緒就變得越糟糕。

張娟娟的新書《與自己相處:各種孤獨綜合症以及如何管理孤獨》全網熱銷中,歡迎支持!點擊“瞭解更多”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