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货币化将“退出舞台”?商品房库存不足成主旋律

棚改货币化将“退出舞台”?商品房库存不足成主旋律

你随着房价上涨的压力,以及商品住房库存不足的现状,全国多个城市仍在部署下一步的棚改工作,来符合市场的需求,平衡商品房的供求矛盾,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多的优惠。

2018年10月8日,国务院进一步部署了棚户区改造工作,并且将调整原有的棚改货币化模式,实行取消货币化政策。对于商品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地区,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在今年的1—9月全国棚户改造开工534万套,占全年任务的92%以上。并计划在2019年度的棚改任务落定,保障各地区财政水平,加大地方政策债券发放。

据专业人士分析,调整棚改货币化政策,强化棚改项目和资金管理,也是此次整改工作的两大重点之一。随着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调整,其他房地产的拉动和促销有一定积极作用。事实上,去年下半年以来,主管部门对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呈现明显收紧的态度。去年8月份,住建部等六部门曾发文明确,住宅消化周期在15个月以下的市县,应控制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

不过在去年之时,棚改的调整实施未完全有效地实行,特别是2018年三四线城市房价迅速上涨而引起热议。此次会议的定调,未来不太可能在片面提倡否定棚改货币化安置,此前部分城市已先行退出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此次国务院会议正式确认了全国范围内棚改政策的调整,随着未来部分市县取消棚改货币化安置,棚改对于地产投资的支撑将进一步削弱。

目前,全国很多地区都已经陆续取消了棚改的货币化安置政策。上个月,长春市率先取消了棚改货币化安置的举措,并奖励按规定实行的人,鼓励以实物安置。同时鼓励征收人积极选择房屋安置。专家预测,由于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去化周期降至7.6个月,房价上涨压力大以及货币化成本快速上升两方面因素,所以货币化的安置措施已经不合时宜了。

相对于此前更多利用政策性金融为棚改项目提供贷款支持的模式,棚改债作为地方政府债券,其发行利率一般在3%左右,能有效降低棚改资金成本。同时,这一模式进入国家预算编制体系,在审批发行、项目选择和资金利用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更加透明、更易监督。并且有利于降低敌方企业的融资成本,缓解地方资金的压力,是一个符合时宜的经济举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