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善念如水,何爲真善,看道、儒、釋三家怎麼說

一個人一旦心存刻意,善念也好,惡意也罷,總會牽動心緒,平起波瀾。

或許有人認為心存惡念是不對的,不存善念實在於理不合。需知善惡之間,是很難分辨。南懷瑾先生曾說:“有時以為做了善事,救了別人,後來思量,他們繼續的生活方式,對於其他人來說,反而是更大的傷害。因此,善與惡,難以捉摸,沒有絕對。”

老子在《道德經》裡提到“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即誰能夠在濁世間慢慢修行至身心清淨的境界呢?一杯渾濁的水,使它長久的平靜起來,泥渣沉澱,這杯水就由濁轉清,成為一杯清水。人心就像一杯水,只要能從混亂渾濁的狀態下抽離出來,慢慢平靜,慢慢穩定,總會迴歸純粹和清明的。所謂止水澄波,正是心如止水,萬念不生,一切順其自然,心情平靜安詳,自然舒暢。

真善是“上善若水”,水有七“善”才是真的善。

南懷瑾:善念如水,何為真善,看道、儒、釋三家怎麼說

我們的善行善舉,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起來似乎沒錯,對他人來說卻不一定是對的。好心做壞事的例子已經太多,天地自然有道,妄加干涉,是自作聰明的表現。

南懷瑾先生提醒我們,真正的善與惡,有時候需要放在一個大的前提下去考量。世間的人和事都不能簡單地下定論。

我們應該讓自己的心靈不容塵埃,也不容金屑,一切都隨著本性的純樸,不要追逐刻意的為善。刻意為善,掩蓋了善良的本質。要知道,違背自然規律的人力幫助,大多數時只能適得其反。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九章提到:“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所謂“絕聖棄智”是要求我們把腦海中的固有觀點拋棄掉,不能迷信權威,自作聰明。

南懷瑾先生解說老子的觀點,認為“見素抱樸”是將絕聖棄智的觀念歸納到生命理想中。這裡面的“樸”,是指還沒有經過雕琢的、質地天然的原木,大約是教導我們要“現其本真,守其純樸”,不要為外物所累。老子主張“絕仁棄義”,不以聖人為標榜,不以修行為口號,老老實實做事,規規矩矩做人,才是真修道。老子認為,

人性之初是沒有善惡之分的,善惡是在周邊環境的影響下,依據本性而生的,有善惡之分的不是本性,而是受環境影響形成的習慣。人們與生俱來的本性都是很樸素的,這種自然的本性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教育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改變。自然的人性是圓滿的,是質樸的,人為的雕琢反而破壞了這種樸素。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道:“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生活中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在歷盡塵世浮華之後才體會到本性的可貴。

因此南懷瑾先生提醒我們,“圓同大虛纖塵不染”,也就是,不要讓沙子和金屑沾染我們純潔的心靈。心如止水,隨遇而安,保留住人性中可貴的單純和質樸,才是真善。

南懷瑾:善念如水,何為真善,看道、儒、釋三家怎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