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漢雙語播報|山南市脫貧攻堅政策知識

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

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
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
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
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
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
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
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
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
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
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

1、中央提出: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2、中央確定精準扶貧“五個一批”即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3、國務院確定每年的10月17日為全國扶貧日。

4、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5、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

6、西藏自治區“五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包括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金融扶貧、援藏扶貧。

7、自治區提出脫貧攻堅實行“自治區負總責、地市直管、縣抓落實、鄉鎮專幹”的管理體制和“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

8、對貧困縣、貧困鄉鎮的扶貧開發實行一票否決制的考核機制。

9、評價精準扶貧成效,既要看減貧數量,更要看脫貧質量,不提不切實際的指標,對弄虛作假搞數字脫貧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10、我區在貧困地區實施的“十項提升”工程包括:水、電、路、訊、網,科、教、文、衛、保。

11、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為一般貧困戶、低保貧困戶、五保貧困戶三類。

12、易地扶貧搬遷人均住房面積不得超過25平方米。

13、易地扶貧搬遷人均投入資金(含公共設施)為 6萬元。

14、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2855元為標準,2018年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應達到4454元以上。

15、全區生態保護崗位補助標準統一為3000元/人·年。

16、我區產業扶貧貸款利率,符合《關於全面改革扶貧貼息貸款管理體制的通知》(國開辦發〔2008〕29號)文件規定的,執行西藏扶貧貼息貸款1.08%利率。其他執行西藏一般性商業貸款利率。

17、黨員致富帶頭人要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支持脫貧致富項目,在帶頭致富的基礎上,至少帶動3名以上貧困人口實現增收。

18、我區義務教育階段及高中教育階段農牧民子女在校補助的“三包”經費,具體指的是包吃、包住、包基本學習費用。

19、精準扶貧是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標誌著我國扶貧方式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 ” 的重大轉變。

20、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21、西藏自治區對退保戶的政策性定向補助標準是當年貧困線(低保線)與4100元之間的差額。

22、政策性定向補助發放對象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無勞動力的人員。

23、全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為:3840元/年·人,實行差額補助。

24、城鎮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為750元/月。

25、農村特困人員(五保戶)集中供養補助標準為:城鎮低保標準×1.3倍×12個月。

26、農村特困人員(五保戶)分散供養年補助標準為:農村低保標準×1.5倍。

27、山南市對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為:一級355元/月;二級305元/月;三級255元/月;四級155元/月。

28、我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實施免費教育政策,即免除學費、住宿費、書本費,補助生活費。

2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最高報銷額度為每人6萬元。

30、對住院醫療費用總額超過6萬元的可申請大額醫療補充保險(商業保險),最高保險賠付額度為每人14萬元。

31、民政醫療救助中的普通醫療救助最高救助額度每人每年不超過6萬元。

32、民政醫療救助中的重大疾病醫療救助標準最高額度每人每年不超過15萬元。

33、山南市建立大病救助基金,對重大疾病患者產生的醫療費用通過醫療制度報銷補償、商業保險和醫療救助後仍有困難的,從基金中予以救助,每人最高救助不超過7萬元;對不能通過醫保等途徑支付的重大疾病醫療費用,每人最高救助不超過20萬元。

34、我市對考入計劃內區內外大學本科、專科的大學生進行資助,標準為區外本科生、專科生每生每年資助10000元、8000元,區內本科生、專科生每生每年資助8000元、6000元;就讀免補專業的每生每年資助5000元。

35、我市對住院分娩的農牧民孕婦一次性獎勵1000元。

36、貧困人口脫貧最終由縣(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

37、貧困村(居)退出由地(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脫貧攻堅指揮部)審定。

38、貧困縣(區)摘帽由自治區脫貧攻堅指揮部審定。

39、納入國家“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計劃的,按人均不超過3.5萬元搬遷貸款限額,由中央財政給予90%的貼息,10%由承貸銀行承擔。

40、納入自治區易地扶貧搬遷計劃的,可按人均不超過6萬元給予搬遷貸款,並實於差異化貼息政策。

41、符合《西藏自治區脫貧致富產業發展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產業扶貧項目可以申請銀行貸款,自治區、地市、縣區財政按一定比例給予財政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5年,貼息率不超過在藏金融機構基準利率。

42、自治區黨委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給玉麥鄉群眾的重要回信精神,審時度勢,作出大力實施以“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主題的鄉村振興戰略,加快邊疆發展,確保邊疆鞏固邊境安全。

4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五位一體的內容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

44、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總方略。

45、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了新時期脫貧攻堅的目標,提出: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46、同步搬遷人口貸款利息按人均不超過6萬元貸款限額給予財政貼息。

47、我國西部省區貧困縣脫貧摘帽退出標準的一項重要指標是貧困發生率降低到3%以內。

48、貧困人口錯退率的計算方式為:抽樣錯退人口數/抽樣脫貧人口數×100%

49、貧困人口漏評率的計算方式為:調查核實的漏評人口數/抽查村未建檔立卡的農村人口數×100%

50、群眾認可度的計算方式為:調查戶中認可人數/調查總人數×100%

51、貧困村黨組織要精準確定2-3名農牧民黨員致富帶頭人,幫助確定1-2項切合當地實際的脫貧致富項目。

52、各縣(區)黨委、政府要堅持抓黨建促脫貧,強化貧困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優配強和穩定鄉村幹部隊伍,保持貧困鄉鎮黨政正職穩定,為每個鄉鎮至少配備2名扶貧專幹。

53、我區村(居)黨支部第一書記在扶貧開發工作考核中被評為基本稱職及以下的,年度考核不得評為優秀。

54、駐村(居)工作隊在扶貧開發工作考核中被評為合格及以下等次的,取消其評選先進駐村(居)工作隊資格,全體隊員不得評選為優秀駐村(居)工作隊員,年度考核不得評選為優秀等級。

55、我區貧困村退出的主要衡量標準是貧困發生率不高於3%。

56、居住在邊境一線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一律不得納入易地扶貧搬遷遷出範圍。

57、2013 年3 月9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西藏代表團審議時,明確提出了“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戰略思想。

58、在我區貧困人口脫貧考核工作中,貧困戶依據家庭脫貧計劃和家庭發展現狀,對照貧困戶脫貧標準進行綜合全面比較,認為已滿足脫貧標準的,向村居兩委遞交脫貧申請。

59、扶貧先扶志,在實施精準扶貧過程中,要發揮貧困群眾的主體作用。

60、脫貧攻堅中的“雙線合一”是指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

61、在貧困人口脫貧程序中,採取入戶方式核實。

62、在貧困人口脫貧程序中,由戶主簽字確認。

63、民主評議通過的脫貧戶,村(居)“兩委”和駐村(居)工作隊進行全面審核,審核通過的擬脫貧貧困戶,在村(居)所在地公示,公示期為7天。

64、在貧困縣和貧困村退出過程中,採取的主要考核方法是委託第三方進行評估檢查。

65、在實施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對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實現脫貧的,要通過社會保障實施政策性兜底扶貧。

66、國家規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投資補助中中央預算內資金必須用於住房建設。

67、自治區提出的確保到2020年穩定實現貧困人口“三不愁”、“三有”、“三保障”的內容?

答:“三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三有”(有技能、有就業、有錢花);“三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社會保障)。

68、中央確定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則是哪五句話?

答: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

69、中央確定的精準扶貧的“六個精準”內容?

答:扶貧對象精準、措施到戶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70、脫貧攻堅成效考核評估中的“三率一度”是什麼?各個比率是多少?

答:綜合貧困發生率低於3%、錯退率低於2%、漏評率低於2%,群眾認可度高於90%。

71、貧困人口退出程序的內容是什麼?

答:“一申請、一評議、二審核、三公示、縣(區)審定”。即貧困戶申請脫貧,村民代表大會評議,村“兩委”和鄉(鎮)黨委、政府審核,村(居)、鄉(鎮)、縣(區)三級公示,縣(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

72、強基惠民駐村工作隊的七項任務是哪些?

①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②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④維護基層社會和諧穩定;⑤強基礎惠民生;⑥加強基礎精神文明建設;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73、山南市對邊民的優惠政策

2017年,將邊境一線邊民補助在現行每人每年2700元的基礎上提高1200元/人/年,達到3900元/人/年。將邊境聯防隊員生活補助在現行每人每月300元基礎上提高200元達到500元;為長期生活在勒鄉、浪坡鄉、拉郊鄉並承擔邊境巡邏、執勤等任務的農牧民發放維穩固邊專項補助,標準為16歲一65歲邊民每人每年5000元,65歲以上邊民每人每年3000元。

將隆子縣玉麥鄉、錯那縣肖站搬遷點、洛扎縣拉郊鄉傑羅布村和拉康鎮民久瑪搬遷點、色鄉控章普、邊巴鄉桑普拉搬遷點邊民固邊富民補助提高到:16歲一65歲11900元/人/年(其中國家和自治區補助2700元,市縣財政補助9200元),65歲以上每人每年9900元(其中國家和自治區補助2700元,市縣財政補助7200元);其餘納入固邊富民工程的邊民補助標準為:16歲一65歲每人每年8900元(其中國家和自治區補助2700元,市縣財政補助6200元),65歲以上每人每年6900元(其中國家和自治區補助2700元,市縣財政補助3000元)。

74、自治區明確的產業扶貧項目投資比例為20:5:5:70即自治區安排產業發展資金20%,地(市)、縣(區)本級財政和對口援藏配套資金5%,吸納企業社會資本5%,撬動金融信貸資金70%。

75、根據《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細則》,加強對貧困縣(區)管理,保持貧困縣(區)黨政正職穩定,做到不脫貧不調整,不摘帽不調離。

76、根據《西藏自治區地(市)黨委、政府(行署)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辦法》考核內容包括:責任落實、精準識別、資金投入、幫扶效果、減貧成效、宣傳報道。

77、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精準方略、提高脫貧實效,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問題,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78、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政幹部特別是一把手必須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親力親為抓脫貧攻堅。貧困縣黨委和政府對脫貧攻堅負主體責任,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脫貧攻堅上。

79、黨中央已經明確,將2018年作為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要堅持問題導向,集中力量解決脫貧領域“四個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準、資金管理使用不規範、工作作風不紮實、考核評估不嚴格等突出問題。

藏汉双语播报|山南市脱贫攻坚政策知识

供稿單位:宣傳部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電 話:0893-73139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