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了,才發現大學四年我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廢人

畢業了……

不知道自己未來想要從事什麼行業的工作,更不知道以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多少大學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比北京的霧霾還嚴重的迷茫。

看到所有人都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在馬不停蹄的努力著。

而自己……明明心中有一團想要燃起的火苗,卻小心翼翼地存在,不敢肆意瘋狂燃燒……

沒有目標的人生真可怕啊——

誰能把我拯救?

畢業了,才發現大學四年我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廢人

01大學四年我把自己變成一個廢人

記得大學第一次參加招聘會,聽說企業很注重形象,一早做了個髮型,收拾的整整齊齊,對著鏡子點了個贊,並把面試禮儀默背了一遍,聞了聞自己的口氣,很清新,狀態滿滿。

招聘會上,真是人山人海,好像全世界的人都來找工作了,被擠得衣衫凌亂,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還不錯的公司,招聘臺前圍了一圈人,都高舉簡歷想要遞出去,不經意瞄了一眼前面的一位哥們,震驚了,what?簡歷滿滿的一頁紙,同樣是上大學,怎麼會有項目經驗?怎麼會有工作經歷?還有培訓經歷?而我的簡歷,只有開頭寥寥幾筆,後面大片空白。

五分鐘不到就結束了面試,負責人留下一句,"合適的話,聯繫你",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招聘會後,迷茫了:同樣大學四年,為什麼我連個簡歷都寫不出來?

那天一口氣面試了三個,全部game over,我的焦慮感越來越重,我開始瘋狂地窩在宿舍頹著,對自己的一切失望透頂,我一下就徹底瞭解了"畢業即失業"的真理。

沒辦法,工作還是要繼續找。畢業離開學校來到深圳,因為聽說一線城市機會更多,這裡有華為、騰訊等等知名企業。當然這些公司是不敢奢望,只能投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稍微有點名氣的,也是戰戰兢兢試著投一下,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知道進去的機會不高,但萬一呢,是吧。

說起來深圳真的大,每天只能面試兩家公司,上午一家,下午一家,大半的時間都用在趕路上,頂著烈日,揹著包,大汗淋漓趕赴面試。

我絲毫不知道我到一線城市該如何,我該做什麼,我能做什麼,以及一次又一次的面試和碰壁,都讓我心生恐懼。

連續三個月的辛苦奔波,一無所成。也曾一度想湊合,面試過幾家房地產、課程等銷售工作,果然銷售還是好進,但試用過幾個星期便放棄了,實在受不了沒完沒了的打電話。

都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村"到底在哪呢?誰也不能告訴我。

我開始相信,大學的安逸真的讓我成了一個廢人。

畢業了,才發現大學四年我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廢人

02大學四年,我們應該擁有選擇的權利

大學畢業以後,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經歷我所經歷的,你要一個人去面試,去碰壁,去勇敢,去失落。

你最好在大學就開始準備,因為,生活從來不會等你準備好了才開始,只有你準備好了,去面對生活。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中說,"我要求你認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迷茫止於選擇,選擇是一種能力,擇業APP為大學生打開面向社會的窗口,從職業、行業、企業、城市四個方面,展示一個真實的社會實景,從中可以提前走進社會、瞭解社會,知道自己在大學生時代應該做出怎樣的未來的選擇,知道自己當下應該做什麼,才能把握人生的選擇權。

職業選擇——互聯網時代職業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元,學會擁抱新興的職業,錘鍊崗位技能,走上高薪之路。

行業選擇——現在傳統行業衰敗已經毋庸置疑,但新興行業風險也不小,一不小心也極易入坑,學會選擇行業,看清行業趨勢,在風險挑戰中尋找機遇。

企業選擇——瞭解大公司招聘的要求,培養能夠進入大公司的潛能,如果進不了大公司,怎樣學會小公司的生存法則。

城市選擇——選擇到一線城市實現夢想還是鍍金,亦或新一線、強二線城市更能實現職業與生活的平衡,瞭解選擇城市的要素,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畢業了,才發現大學四年我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廢人

詩人楊煉,在他的長詩《諾日朗》中說:"不一定開始,絕望也未必結束。或許呼喚只有一聲,最嘹亮的,恰恰是寂靜。"

理性的選擇與努力的積累,會徹底改變我們人生,在未來的某天爆發出燦爛的光芒。

擁有選擇的權利,才不會辜負我們的人生。

擇業APP研究的"擇業4C"體系,為您提供職業選擇、行業選擇、企業選擇、城市選擇的實戰方法。這裡會告訴你當今社會各行各業趨勢和多元的職業方向,以及大小公司的招聘要求和生存法則,一線、新一線等城市的發展報告。

點擊文末"瞭解更多",查看更多選擇的實戰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