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媳婦的農村宴席居然這樣辦 家鄉文化印記

#家鄉文化印記#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婚宴習俗,由於我之前上學工作都在外地或市區加上當時年齡較小,沒怎麼注意過。現在生完孩子在家住的時間長,遇到了好幾場村裡小夥娶媳婦,才發現原來我們這村裡的婚宴居然是這麼辦的。

娶媳婦的農村宴席居然這樣辦 家鄉文化印記

結婚前好幾個月,就定下“招呼人”,一般都由村裡的有聲望的長輩擔任,招呼人的任務就是代表新郎家在婚宴當天款待並安排好新娘家裡人和親戚這些貴賓。

然後要定應客,應客的任務是在娶親途中,遇到攔親的人,用紅包,糖煙等物品擺平他們,讓隊伍順利同行。

再一個就是夾氈,一般有2名,負責保管好手裡的紅色氈布,接親時防止有搶氈的人奪走,一旦奪走,就要掏紅包把氈布贖回來。

結婚的前一天,新郎家會請好“局帳”也就是掌勺大廚,買好婚宴當天的菜、肉、魚、料,砌好泥灶頭,同村的婦女們都去幫忙擇菜,洗碗。

到了晚上,同村的男人們會被新郎的父親邀請到家裡,由局帳做一頓“過勞飯”款待幫忙的男人和女人們,男人們在婚禮當天將會充當服務員的角色,又叫“端挑板”,任務是給每桌上菜。娶媳婦的農村宴席居然這樣辦 家鄉文化印記

大家在一起幹活,吃飯其樂融融。結婚是件大喜事,這樣的鄰里互助來往,讓一家人的喜事變成了全村人的喜事,人人都來幫忙參與,讓習慣了身處水泥高樓的我,感覺到了莫名的溫暖。

現在很多人都選擇在飯店舉辦,但我覺得少了這些鄰里的參與,變得不那麼熱鬧了。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在哪裡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