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相声界辈份高的前辈中,力挺郭德纲的很多而力挺姜昆反三俗的却很少呢?

鹤之雅


辈分高的说的都是传统相声,郭德纲说的也是传统相声。

像郭德纲这样一个天津出来的孩子,从小跟着传统相声的老前辈一口一口喂出来的也好,熏出来的也好,所谓的三俗是传统相声的根本,相声本身是一种俗文化。

娱乐的红线由国家制定就好了,郭德纲的相声里经常会说一句,咱们说一段电视上不让播的,虽然经常说这句话,但真正出格的内容还是少的。优酷上能播出来,电视节目也没少上。

所谓的反三俗是某些位的一厢情愿,至少是在罔顾传统相声根本的一种观点。

有人呼吁相声可以说清门文哏相声,其实传统相声里所谓的文哏很多段子的底是伦理哏。必须要归结到我是你爸爸上,否则文哏没有底,这段活就完了。可以说伦理哏就是跟着文哏相声一起流传下来的。

你想,你怎么会为了某些人的一厢情愿,去丢了自己一辈子在说的传统相声呢!


闲白社


不请自答,不喜勿喷!

先说姜昆吧,姜昆是半路出家。后来调到专业团才开始成为一名专业相声演员,但因为基本功差,会的传统活少,很难跟别人搭在一起。其他人上台都是“今儿那块活?开?腰?底?”这么一对,就可以上台演了。但姜昆不会啊,怎么办呢?

在那个时代,相声,尤其电视相声是以歌颂型相声为主的。虽然也有讽刺型相声,但毕竟不多。可以说姜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机缘巧合而成名。

成名之后,又立足于政。所以他也再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研究相声!这是可惜的地方。可作为曲协主席,姜昆要管理的是几百个曲种。所以他只能在大方向抓,有时候也就忽略了剧场的需求。

再说老郭。

老郭从小学艺,学艺有一个必经之路,就是“熏”,在小剧场不停地听,从听别人怎么说,到听自己的包袱为什么没响。这其中可能一个包袱在1秒之差就响不了了。再结合老郭在其他曲艺形式或者其他艺术形式上的研究,必然有本事让观众乐,因为观众一乐,你才能吃着饭。这是体制内的演员所缺乏的,或者说是歌颂型相声所不能的!

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相声演员要不停的跟观众斗智斗勇,观众知道你这个包袱了,你这包袱自然就响不了了。。。

不停的改包袱,让观众乐,而且又要接地气!

让观众觉得相声离我们的生活不远。

大部分老先生都有这个过程,并且承认郭德纲的艺术水平,所以……如题了,对吧?

个人见解……


相声苗力群


“相声是不是很没落了,相声是不是要完了?”

“好在有个郭德纲。”

别骂我,马季马老说的。骂他去!

翻看了所有的回答,为什么为主流相声发声的,抵制郭德纲,反对三俗的都是一些没有名字的手机用户?现在水军都这么好做了么?虽然在头条不需要实名回答问题,也不至于连个网名都懒得起了吧…水军做的太不到位,拿人家钱不脸红么??好歹装的像个人似的。

我说这些和主题没关系,就是看到这些水军觉得很好笑。如果那些所谓的体制内演员端的是铁饭碗,那你们就是那些所谓的临时工了吧。






浮生若梦_16922


曾经有相声界的老人评价郭德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百年可能才出得了一个郭德纲,也可能一万年也出不了!

为什么呢?郭德纲无论是说,学,逗,唱,都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尤其是他的学和唱,几乎无人能敌!

相比于姜昆,郭德纲显然其相声技艺更为精湛。而且达到样样精通的地步,姜昆你听过他唱太平歌词吗?听过他唱小曲小调吗?

姜昆唯一诟病郭德纲的就是说郭的相声三俗,其实姜昆不知道,相声本来就不是在大雅之堂上说的,而是在天桥上,茶馆里说给普通老百姓听的!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多的就是追求雅俗共赏。而恰好郭德纲做饭了,俗他可以,雅他也可以!

郭德纲一直声称他热爱相声,确实他对相声艺术推广的贡献非常大。可以说救活了相声艺术,否则那还有什么青曲社的事!

总之,相声前辈力挺郭德纲,本身就是对郭德纲发扬相声艺术的肯定!这与民众的选择也是完全一致的!希望相声越来越好!


匠心演示2018


不请自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关于“表态”这个东西,无非就是一个人表达被某种利益所驱使的一种态度。

举个例子。曾经王自健在第二班说相声的时候曾说过《我爱郭德纲》这个段子,态度很鲜明,郭德纲我站在你这边。然后一炮而红。而后他又因为郭德纲的抄袭事件站在了郭德纲的对立面。然后…他拜了侯耀华为师…我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有多少因果关系,但是从王自健所表达的态度的转变,貌似还可以读出些许不寻常。

再举个例子。一个楼盘降价了,如果表达出欢欣鼓舞的态度,那可能是你还没有买房子或者是准备买房子;如果表达出强烈的愤慨,那可能是你已经买了房子;如果运用某些不正当的手段强制房子不但不许降价反而要提升价格…那你是开发商…

所以咯,我是主流的相声演员,我是靠姜昆和曲艺团的工资吃饭的,你郭德纲这么做是砸了我的饭碗,那我一定站在姜昆这边;本身我就是草根艺人不在编制,有郭德纲的存在我才能吃上饱饭,你姜昆这么做是砸了我的饭碗,那我一定站在姜昆的对立面;我是一个观众,谁相声说得好我就去听谁的,谁能逗笑我我就去买谁的票捧谁的场,那我看热闹就好了…


豆夫6


姜昆是继相声大师候宝林、马季之后又一伟大的相声艺术大师,也是亿亿亿人民非常喜爱的相声艺术大师,同是又是相声界领军人物,从83年春节晚会,候宝林大师介绍,说马季是我徒弟,姜昆是马季的徒弟,就己经很清楚的向人民宣布,候宝林大师之后马季,马季之后姜昆。果不其然,姜昆没辜负候宝林大师,马季师父的栽培,成为全国人民敬仰的相声艺术大师。


人在江湖飘155611940


现在是馬季的弟子在相声等界内掌权,大家都知道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馬季曾揭发,批斗过他老师候宝林先生,候先生肚量大,事后哈哈一笑,接受了弟子的倒欠,然而他的儿子们却一直耿耿于怀,姜昆与郭德纲的矛盾也由此而产生,其实,说白了,就是同行是冤家,我容不得别人在我的前头!


春天5478732470583


挺郭德纲的很多,我也挺喜欢听郭德纲于谦,但是我不同意贬低姜昆!相声、小品作为一种讽刺艺术只能用三俗的方式来取乐众人吗?郭德纲老拿于谦父亲、于谦老婆开荤段子,这种笑声不廉价吗?联想到另一位笑匠大拿赵本山旗下的歪嘴瘸腿的赵四、故意娘娘腔的文松,这样营造的笑声不低俗吗?有人要说了,装啥逼啊,不就图一乐嘛,扯蛋!不三俗就不能乐吗?举几个例子,赵丽蓉老师当年演的《如此包装》、《一个英雄母亲的一天》等等小品,当中有三俗的东西吗?观众看了不笑吗?当年侯耀文跟黄宏演的火车站用名片打牌,大伙儿看着不笑吗?当年牛群冯巩说的相声《小偷公司》,赵本山以前春晚演的小品《三鞭子》、《红高粱模特队》、《拜年》,这些大家看着不笑吗?现在的讽刺艺术就是缺了以前那样对社会不正之风的讽刺才丧失了活力,只能沦落到台上表演者互相开涮、拿对方家人取乐,扮演残疾人博人一笑,这种三俗带来的笑声不廉价吗?


与狼共舞40777


这个问题本来不需要回答,人人都心明眼亮,相声界的老前辈目前还有一个力 挺郭德纲的吗?以前到是有两三位挺过他,但也是 抱有个人目地,如今死的死,健在的几呼也都转变观点,为什么?因为德云社郭德纲的相声越来越脱离相声主体,小剧场 的相声演出 乌烟瘴气,台上台下似成斗情斗色之地,台下 浪声浪叫,老公,爸爸,我爱你,台上 信口开河,斗情斗伞。淫曲窑调唱个没完,是德云社把这门语言艺术的相声,搞的都不如过去门子里的 鲶鱼窝。德云社整个节目中,没有一段有完整语言逻辑的相声段子,七拼八凑,似耍贫嘴砸于谦父母媳妇挂为笑点,低级趣味,俗不可耐。这样的相声长期发展下去能不引老一辈相声人的 担忧和反感吗?目前看德云社的相声火火爆爆,但细分析,都是些什么人在 围着这块臭肉,胡捧乱吹,起哄架秧子,他们是在推动相声前进的步伐吗?还是为德云社 摇旗呐喊,实际上是推动德云社的 早期灭亡,也是在为某个人的财富在 添砖添瓦,添 棺材本。这些不懂艺术之徒早晚有一天,他们也会象相声前辈人一样转变思想,因为他们对永远不变和没有新相声段子的德云社会 疲劳的。


三门俠


辈份高的在挺郭德纲。是谁?说不出姓名就是编造。郭德纲的相声有新人。就有个不说相声的张国立在站台。反观首届相声小品大赛,那简直是名家荟萃。可见挺姜昆的人多还是挺郭德纲的人多。事实就是最好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