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爲十三朝古都的西安,爲何自唐朝之後就沒帝王願意定都於此了?

陳新詩



誰說唐朝之後沒有帝王願意定都西安了?

明太祖朱元璋就曾想遷都西安,甚至在洪武十三年營建西安鼓樓之時其規格都超過了當時的都城南京。洪武二十四年又派太子朱標去考察西安,有著準備遷都的打算,結果隨著朱標回來後不久病逝,年老的朱元璋白髮人送黑髮人,傷心之下再也沒有提起過遷都的事情。

明太祖朱元璋之後的故事想必大家也是耳熟能詳,朱元璋駕崩后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朱允炆上臺以後什麼事都沒有辦就一個勁的想著削藩,結果他的叔叔燕王朱棣造反,朱允炆不敵叔叔朱棣被趕下皇位,朱棣成為新皇帝以後,將都城遷於自己的大本營北京,以更好的抵禦北方蒙古的威脅,從此明朝都城徹底與西安無緣了。

而且明末清初的短命王朝李自成之大順政權也曾定都過西安。

說完明朝這個故事以後,宋安之再來具體說說為何唐朝之後為何西安再也沒有成為都城之迷。

西安是陝西省會,屬於歷史文化古城,曾經有多個朝代定都於此,被稱之為十三朝古都。

像中國封建王朝中赫赫有名的漢唐都定都於西安,可以說自漢朝定都西安以後,基本上之後的朝代大多是定都於此。可以說是流水的王朝,鐵打的都城西安。

可是唐朝之後的西安就開始一蹶不起了,甚至再也沒有成為過都城。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宋安之以經濟、政治、還有之後王朝面對的不同情況來分析一番。

一、經濟南移之下的政治再平衡。

西安所在的關中平原在今天看來可能要只是不錯。其實在秦漢時期關中平原算是中國第一大經濟發達區了,最早的天府之國就指的是關中平原。

而且關中平原不只是沃野千里,還是易守難攻之地。依仗地勢之利,既可以慢慢發展還可以圖謀天下,像在古代出了函谷關就可席捲中原。

而春秋戰國的最後的勝利者秦朝就依仗關中平原的優勢,歷經二十六代雄主的勵精圖治,才有了秦始皇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的霸業。

像漢初張良對於關中平原的評價就很合理: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而南方的魚米之鄉在當時還是沒有未開發的野蠻之地,真正的經濟大爆發是在三次衣冠南渡以後了。像三國時期,版圖上看似劉備和孫權的地盤很大,其實當時南方很多地方屬於是未開發的荒蕪之地,而且當地的蠻人也是不穩定因素,像蜀漢的南蠻還有孫吳的山越,都曾因為犯上作亂阻止了蜀漢和孫吳的北上之路,因此出現了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典故。

自西晉滅亡以後第一次衣冠南渡以後。唐朝爆發安史之亂藩鎮割據以後,又開始了第二次衣冠南渡,北宋靖康之恥以後,康王趙構南渡再建宋朝是為第三次衣冠南渡。

三次衣冠南渡以後,南方魚米之鄉徹底被開發出來,經濟中心也開始南移。

經濟中心的南移,造成了王朝頻繁定都於南方城市。像六朝古都南京,南宋的行在臨安,都是這種證明。

這時候隨著南方大開發,西安所處的關中平原不只是沒有了經濟優勢。更不適合居中統治遼闊的南方和北方了,自然不適合定都於此了。說白了漢唐的重點是關中平原,然後兼之更西北的西域絲綢之路,南方不是統治重點。後來隨著陸上絲綢之路的衰落,南方經濟的大爆發,越來越重要,西安更像是偏居西北一隅,輻射力還有限,當都城太過勉強了。

而且中國曆代王朝的心腹之患在北方,是由西北向東北的移動。比如說漢之匈奴,匈奴在西北。唐之突厥,突厥在差不多正北方。明之蒙古與後金更是先正北後東北。這種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方向轉移對抗,越發使北京的戰略位置重要,而西安卻不再那麼重要。

而定都南方在交通落後的古代是很不利於抵禦北方強敵的。像北宋定都開封,不算很南,就這樣被新興的金國一次突襲,來不及組織有效的力量便亡國了,造成了靖康之恥。

而且經濟中心在南方,都城也在南方。不只是軍事上處於惡劣,就是經濟上也造成了一種嚴重不平衡,並且隨著隋唐以後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大體形成,所以唐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都習慣定都於北方,有利於面對北方邊患,還可以平衡一下南北經濟。

二、元明清面對的不同情況。

唐朝之後是宋朝,但宋朝只是正統王朝,並非大一統王朝。嚴格來說宋朝時期應該是宋遼金西夏的大三國分裂時期,所以宋朝為什麼沒有定都西安的原因就先暫且不表。

唐朝之後的三個大一統王朝元明清下面宋安之來一一分析。

元朝定都於北京,其實可以看作北京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結合點。畢竟北京算是傳統漢地最北邊了,同樣北京的氣候之類的更適合元朝皇帝居住,而且相對於遼闊的疆土,北京算是帝國中心了,更利於統治。

明朝定都於北京,其實也就是兩個主要原因,就是前文中交代過的在交通落後的古代好更好的面對北方邊患和南北經濟再平衡。

當然明初定都於南京,有其一定的歷史侷限性。因為明太祖朱元璋起於江南,在根基之地定都然後大一統全國以後,其實這個南京都城也就是臨時都城作用罷了。

清朝定都於北京可以看做清承明制,跟元朝的原因也差不多。但是也有其歷史原因,畢竟清朝入關以後面對南方南明多年的反抗,還有剃髮易服帶來的嚴重滿漢矛盾,一度也是沒自信統治下去,像東北大建柳條邊不許漢人去關外,就是想著方便在北京跑路。

同時正如元朝原因一般,北京身為傳統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結合點更適合清朝統治者,也有利於南北經濟平衡。

而西北的西安在經濟上沒有優勢,隨著唐朝之後王朝統治重心的轉移,輻射力又有限。自然不利於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定都於此了。


宋安之



西安經歷十三朝古都,為何唐朝後,不再有帝王建都於此,這話題有意思。西安按道理說在當時影響力是很大的,前有秦漢,後有隋唐,且大的盛世都是在西安,西安應該算北方唯一一個可以承載輝煌的最佳選地,為什麼後期沒有的皇帝願意遷都於此,而選在河南,恰恰如此,在河南建都的王朝和西安比起來相差甚遠,不但沒有建立盛世,而且沒有恢復中原。節度使朱溫將唐長安遷徙一空,宮殿拆卸殆盡,長安城已無繁華,它甚至被建築師縮小得只有皇城那麼大小,朱溫將唐哀帝挾持到洛陽,他沒有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反而自立為帝,做起了後梁皇帝,至此唐朝三百年徹底結束,五代十國開始,中國從此來開了混戰的局面,在之後三百年時間裡,中國沒有哪一個建立起了真正統一統一的王朝,包括宋朝,遼朝,金朝,西夏,都是在你殺我伐,不斷在改變政治格局。同樣趙匡胤在陳橋驛黃袍加身,一改柴榮後路,廢掉了後周皇帝,自立為大宋,他和先幾代君王一樣,將國都定在開封,改為東京,試圖想創漢唐輝煌,可在徵遼伐夏,戰役中,屢遭挫敗,宋朝雖然統一中原,結束了五代十國,可只侷限於中原一隅,燕雲十六州被遼朝霸佔,遼東喪失,直接將宋朝拉下一個大統一盛世王朝行列。





趙匡胤北伐半路在軍營裡被弟弟趙光義燭火斧影突然駕崩,趙光義當了皇帝,趙光義家族取代了趙匡胤家族,繼續當起了宋朝皇帝。趙匡胤在當時身處戰亂時的中原,他可以說在謀略和遠見方面有甚於後周雄主柴榮,可惜柴榮卻壯志未酬死在統一戰線的事業上,在南方,南唐國主李煜同他一樣也是很出名的,只是他不在於軍事,而在於他的文才,他的才華沒有能拯救他的國家,遭受趙匡胤宋軍侵略。


在選國都方面,趙匡胤是五代十國最具眼光長遠的人,因為他要建盛世王朝,青年落魄時,曾一度流落於長安,還受到當地人接濟,羊肉泡饃就是他想出來的,若不是那一片饃和一破塘碗羊肉湯,他早就餓死在街頭。於是,他不顧大臣反對,執意要遷都長安,但被許多人最終還是給攔下來,原因是長安已失去當時戰略性,它在西北,正好西北外患頻繁,西有吐蕃,党項,北有大遼,已很難防守,更何況開封地處黃河天險,處於中原腹地,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畢竟經濟中心,也已轉移到沿海地區,開封正好地處運河,有利於經濟發展。這也從此驗證他們的結論,開封后來確實成為當時最大最繁華的城市,可在當時的北宋,經濟,文化卻得到長足發展。北宋結束後,是南宋,趙氏政權南遷,金朝在快要亡國的時候也將國都遷到開封,那時的開封叫汴京,蒙古大汗窩闊臺和拖雷進圍汴京城,速不臺看城遲遲不破將要屠城後被耶律楚材勸諫廢止。


宋元交集,西安那時早已失去帝都的可能性,它只是控制西北的一個據點而已,它那時還不叫西安,叫京兆,元時改為奉元,明朝才改為西安府。由於中世紀陸路絲綢之路中斷,海上絲綢之路興起,政治中心也隨經濟向東移,西域在漢唐之後已不再受到重視,自唐朝後很長一段時間,西域不再是中原控制之地,西北邊患反而取代它的可能性,西夏興起,就是一個例子,宋朝面對西夏時常入侵哪敢將國都遷到長安。漢唐輝煌早已結束,中原王朝的淹沒,已無法復興,也將機會留給周邊少數民族,遼,金,元,他們將據點選在最有理想的地方,北京,是最合適不過的選擇。


北京正好處在大北方,遊牧文明和草原文明交匯處,離大海也比較近,這也是還海上經濟發展的最好證明。北京從此也取代了西安,成為下一個輝煌王朝選擇地,在北方,由於疆域的進一步擴展,北京承栽蒙元,明,清大統一王朝的首都,同時西安戰略位置漸漸被縮小,一個擁有廣闊疆域的王朝,西安只是控制西北據點而已,它只算是西北戰略意義上重要性而已。


為此西安那時在明末還風光一次,它是陝西,甘肅,寧夏的省會,陝北鬧民變,李自成建立大順,以西安為都城,推翻了大明,大順被清朝打敗敗亡,這是西安後來唯一一次錯失為帝都的機會,到了清朝,它只成了一個西北諸省省會。


龍文說史


剛好有個文章寫到長安為什麼被遺棄!


很多人說長安城被破壞殆盡所以不適合建都,但長安城本來就是從無到有的,拔地而起一座城並不難;也有人說是因為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過度開發導致長安周邊氣候條件惡劣,但是我們也知道,相比之下,靠近北方的北京氣候條件更不如長安......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長安帝都”的“死亡”?

1、疆土西退東進,政治中心隨波逐流!

從先秦到明清,大一統政權的國都位置是從西部逐漸向東移動的。出現這種趨勢,是因為帝國的疆域也在不斷“東移”!

這種趨勢從唐朝中期開始。

657年,大唐軍隊消滅西突厥,唐帝國的版圖到達中亞里海附近,這是中原王朝向西擴張的最西點。

但是好景不長,同時期,阿拉伯帝國在西亞崛起,不斷向周邊擴張,很快與向西擴張的唐帝國發生了衝突。

在兩個帝國玩了一段時間的代理人戰爭後,751年,大唐安西都護府和阿拉伯帝國聯軍在中亞的怛羅斯遭遇,高仙芝指揮唐軍雖勇猛作戰,但終因寡不敵眾和內部叛亂最終失利。

此戰雖時間不長, 但對唐朝乃至中國千年的發展都造成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中原帝國從此失去了西域!

一般認為,西域就是新疆的別稱。這塊面積達16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佔到了今天中國陸地面積的六分之一,其作為緩衝帶和前出中亞基地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所以左宗棠在清末的貧弱中仍然堅持收復新疆!

而怛羅斯之戰後,唐朝安西都護府的力量損失巨大,在西域逐漸失去了優勢。隨即,長期虎視眈眈的吐蕃帝國開始擴張,很快佔據安西四鎮,唐朝力量徹底退出了西域。

但與此同時,唐朝在東部的經營取得突破,東北方向黑水都護府等的設置為統治東北提供了歷史依據,而對江南的開發使得東南地區更加發達。

在失去了西域這一巨大的緩衝帶以及東部擴張取得成功後,政治中心的東移不可避免。

再加上長安不斷被吐蕃攻破,不斷被軍閥和農民起義軍破壞,最後順理成章就廢棄了!

直到1757年清軍消滅準噶爾汗國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西域才再次回到了中原帝國的懷抱!

2、政治精英博弈,各方勢力最終妥協!

武則天上位後,對關隴貴族進行了巨大打擊,從此這個世家大族一蹶不振,山東貴族開始呼風喚雨,長安再也找不到統治階層的代言人!

唐朝之後,有三個大一統王朝:元、明、清!

統治中心的選取,除了必須有利於統治這個帝國之外,還必須符合統治者的個人喜好,畢竟皇帝居住的宮殿就在都城的中心。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這注定了元朝的皇帝不喜歡靠南的位置,所以忽必烈營建了大都後,在草原又修建了上都;清朝來自東北的白山黑水,這群北方人自然也受不了南方的氣候,於是康熙皇帝除了紫禁城,還在西山修建了圓明園,更在熱河修建了避暑山莊。

最有意思的是明朝。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正式建國。作為一個王朝的奠基者,朱元璋想的不僅是自己的穩固統治,更要福澤後世,將大明的統治延續千秋萬代!

所以,他一直在為營造一個好的都城而奔波。

先是,以南京作為暫居地。待統治穩固後,他開始考慮各個地點,包括前朝的各個都城,甚至自己出生和奮鬥過的鳳陽和濠州都不放過,但是最後都被一一否決了。

作為偉大王朝的創立者,朱元璋想要恢復漢唐的榮光,不把都城設置在長安怎麼行?於是,他派太子朱標到西安考察。

結果是不喜人的!

而且太子朱標很快就去世了,遷都西安從此擱置。

待到朱棣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這位在北京摸爬滾打二十多年的天子當然喜歡北方,於是他執意遷都北京,這奠定了北京帝都的地位。

此時的明朝內部仍舊是由朱元璋時期的淮西集團和浙東集團為主的官僚群體,雖然經歷了朱元璋一次次的血洗,但是由於定都南京,這兩個集團仍具有強大勢力,因此朱棣遷都勢必遭到這些人的強烈反對!

但最後,遷都還是達成,朱棣和大臣達成妥協,以北京為都城,南京為陪都,明朝實行“二京制”。

實施“二京制”後的北京成為帝國重心,也是禦敵第一線,所謂“天子守國門”。而由於北京及北方的有力阻擋,江南得以在一個和平的環境中不斷髮展,淮西和浙東集團江南的利益得以保全。

俱往矣,數風流長安,榮耀不再!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歡迎關注!


靜夜史


答:這問題一開口提問就出錯了。

誰說唐朝之後就沒有帝王願意定都在西安?!

唐朝之後的北宋、南宋、明、清各朝,都有過要在西安定都的打算,而李自成的大順,就定都在西安。

至於說由於地理氣候、政治體系和經濟核心等等因素,宋明清各代帝王多番考量,最終沒在西安定都,那是另外一回事,其他答友也都搶著答了,我就不再複述了。

這裡,來說一說宋太祖、宋高宗、明太祖等人想遷都西安,最終又沒遷成的原因。

宋太祖趙匡胤是通過陳橋兵變奪取到後周政權的,其最初定都開封屬於一種自然的承襲。

考慮到開封是四戰之地,而且無險可守,還有,此前在此定都的都是短命政權,宋太祖在開寶九年(公元976年)三月曾提出了遷都之想,擬“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先遷都到洛陽,再遷都到長安。

不過,當時的趙光義是開封府尹,他已在開封培植了大量勢力,生怕遷都會讓自己多年的經營化為烏有,極力反對。

宋太祖的遷都之舉,最終擱淺。

靖康奇禍,兩宋之交,宋高宗南渡,在應天府即位。

鑑於舊都已失,南宋君臣有過長時間的定都城之議。

京兆府知府、永興軍路經略制置使唐重力請趙構入長安建都,他分析說:“關中百二之勢,控制陝西六路,捍蔽川峽四路。關中固,則可保秦蜀十路無虞。”

張浚也贊同,說:天下若常山蛇勢,秦、蜀為蛇頭,東南為蛇尾,中原為脊樑,要中興宋室,就必須從川、陝開始。

所以,宋高宗特派張浚去經略川陝之地,有定都西安之意。

不過,隨著川陝戰場的戰事日益激烈,尤其是富平會戰的慘敗,膽小如鼠的宋高宗取消了入陝的念頭,最後龜縮在了人間小天堂杭州。

元朝把都城從上都遷到北京,是有人勸忽必烈:“幽燕之地,龍盤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蹕之所,非燕不可。”另外,北京也曾是金國的國都,蒙古滅金,元朝在此建都,也有些襲承的意思。

明太祖以南京為基地,驅逐了蒙元,為恢復漢唐往日榮光,也一度想把都城設置在西安,專門派太子朱標到西安考察。

可惜的是,太子朱標從西安回來後不久,就病死了。

明太祖遷都西安的事就此泡湯。

清軍得吳三桂開門帶路入關,定鼎北京,一來是承襲大明帝都,二來是對統治中原也沒有足夠的信心,那會兒還想著,能統治得了就統治,不能統治就搶掠一番,原路退回關外。

到了清末,江河日下,風雨飄搖,康有為曾提出過遷都西安的建議,而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京,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倉皇西逃到西安避難,遷都西安的想法就更迫切了。但大清王朝已經進入倒計時了,所謂遷都,只能成為歷史笑柄罷了。


覃仕勇說史


"提起西安,大家都能想到這是中國歷史上13個朝代的都城。但是自從唐朝滅亡之後,距今1100多年裡西安再也沒有成為首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驚堂木一響,有書君開講!”大家好,我是有書君。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唐朝之後為什麼再無君主把西安定為都城。

這裡面的原因很多,主要分為自然和人為兩大因素:

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

首先西安地理位置已經不受多數帝王重視。西安處於關中地區,除了東邊與內地接壤以外,南、北、西三面都有天然屏障,是一塊軍事寶地,進可攻、退可守。

唐朝之前的外來敵對勢力基本都是來自於西北部,比如匈奴和突厥,而定都西安對這些外來入侵的敵人有一定的防禦和震懾作用,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秦漢時期的君主就是發現西安這個地理特徵,所以由此發跡,坐擁西安這個堅固的大本營。

2、自然因素——氣候條件

在唐朝之前西安的氣候很不錯(不像現在又是乾旱、又是霧霾的),而且當時可以保持相當長一段暖季,這對農耕來說很有利,可以說西安當時是一個天然大糧倉。

但是從唐朝中後期開始,西安關中地區突然變得越來越冷,加上人口激增,關中地區的糧食已經需要外來運輸了。再往後西安的氣候變得開始乾旱,飲水都成了問題,天然糧倉的稱號就自然讓給了南方地區。

3、人為因素——經濟條件

隋朝大運河的修建,把南北的物流聯繫在一起,如果要從水路坐船去南方,顯然從西安這樣海拔高的地勢出發是很不方便的,必須繞到其他地方才能滿足條件。

這樣一來,東西的經濟差距就逐漸拉大了。

4、人為因素——軍事條件

安史之亂之後,西域地區丟失,西安漸漸變成邊緣城市,經常受外敵騷擾,加上東北地區開始不斷髮生戰亂,統治者一方面考慮自保,另一方面考慮東北方需要有一個強悍的城市來威懾入侵者,於是開始將都城的位置慢慢遷移到離西域很遠的洛陽,開封和北京等地。

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後來的新都城地理位置離大運河都不遠,而原都城西安則徹底失去了歷史古都的光芒。

綜上所述,西安因為自然和人為兩大因素失去了自身本來保有的地理和氣候兩大優勢,在生活條件上也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需要,所以後來的宋、元、明、清朝君王再也沒有選擇西安作為都城。


有書共讀


長安在唐代以前是中國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但自盛唐結束之日起,這種風光就不復存在。此後,再也沒有一個帝王願意將都城設立於此,這是為何呢?

我查閱相關資料後認為這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人口暴增,糧食短缺

隨著社會的發展,到了唐代,關中地區的人口大幅增加,相關數據顯示唐天寶初年,長安地區人口已達300萬人。人一多自然就需要更多的糧食,為此唐朝政府不得不採取了許多措施來解決長安百姓吃飯的問題。

但即便如此仍然無法滿足對糧食需求,到了大旱之年甚至連皇帝都要想辦法找飯吃,這讓長安的處境越來越尷尬。

環境惡化

為了解決糧食問題,政府不得不大規模開墾土地,但由於過度開墾,土地的肥力下降十分嚴重,土地變得越發貧瘠,糧食產量不增反降,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此外,森林是古代人類取暖的主要方式。隨著人口增加,木材消耗量增加,森林資源消耗嚴重,這導致生態環境日趨惡化,長安的經濟發展嚴重受限。

經濟中心轉移

隨著社會發展,中國經濟的重心已經漸漸向東轉移,再加上長安自身經濟衰落的原因,它已無法再支撐經濟中心的地位。隨著大運河的修建,東部地區交通變得越來越便利,這不僅有利於經濟的發展,還可以方便政府控制整個帝國,因此長安已經無法擔負起作為首都的作用。

總的來說,隨著歷史的發展,長安已經很難再擔負起政治中心的責任,儘管有些後世帝王仍想定都於此,但他們也都迫於現實條件而放棄,長安也就此失去了他原有的地位。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喜歡歷史和軍事史的朋友可以點一波關注!


歷史學齋


其實隋唐已經有搬離的打算了,隋煬帝楊廣已經營建東都洛陽,武則天時候更是叫神都。而且隨著江南以及別處的開發,顯然西安不是“天下之中”,也已經不是最好的定都選擇

1.‘’金腰帶‘’變成“旱腰帶”

關中地區一直被開發作為膏腴之地隋唐以前時期人員原來越多導致人地矛盾越來越尖銳,森林被過度砍伐,隨之而來土壤肥力下降,惡性循環,致使地表裸露黃圖,至此“為秦始皇兼併六國奠定基礎的關中平原已然失去了往日光輝”!




2.經濟中心南移。

隋煬帝楊廣為控制富庶江南地區,開鑿了大運河隋唐時大運河先經洛陽然後才往北到達涿郡(今北京附近,下圖是歷代大運河圖大家仔細甄別)

顯然從唐以後隨著經濟重心南移完成,中原王朝只有依靠南方富庶以及運河的帶動才能使整個朝廷機器的運作。

3.西安久經戰亂。

五胡亂華(少數民族內遷)、安史之亂、黃巢起義等戰爭已然使得西安關中地區地力耗盡、人煙稀少、民風凋敝、城防破舊基礎設施落後五代時開封(汴梁)已經得到相當大的開發,加之北宋吸收唐教訓屯兵京城也只有開封便捷的漕運才能滿足日常消耗之用!


4.金元明清不能也不會選擇西安。

金元都是因為北京居於國家中心又是運河終點,所以比較合適,明朝‘’天子守國門”北京作為邊城位置自然不言而喻,清朝為了更好的統治東北不能選擇、南方更不行北京肯定是最好的選擇,這幾朝也不會選擇西安!

從各個方面分析西安都不是也不能作為後世王朝的首都,如今在陝西省的位置是很重要的,也可以說是在西部城市中很重要,當然沒有一個城市是一直興盛不會衰落,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這件事以及它留給我們的故事!



非官方歷史


很簡單,長安易守難攻,最大缺點是沒有航運,隋煬帝修運河,解決了南方糧食北上和北方士兵南下兩個問題。唐朝坐享其成並鞏固。就像現在的高鐵經濟,大運河成就了洛陽,武則天尤偏愛神都,關中的糧食無法供養龐大帝國,如果把洛陽河南佔領,長安就是一座孤城。五代後,控制中原,陸路水路四通八達可成帝王業,所以自宋開始放棄長安,缺點是很難防守,只要過了黃河就一馬平川,所以當北方兇悍的金兵和後面更兇悍的蒙古人大兵南下,河南的政權就灰飛煙滅了。蒙元很清楚的看到這點,別忘了大運河除了蘇杭河南成就了另一個城市~北京!所以元明清都是最終定都北京。北京,杭州最應該感謝的人是隋煬帝,沒有他的英明決斷,沒有大運河,中國南北早就分裂了。


睿睿720


這個題目有點點不對呀,唐朝以後,有帝王願意定都西安,且不止一位,雖然成行的很少。成功定都的,有大順皇帝李自成呀,雖然很快就亡了國。像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都有意願定都西安。宋太祖晚年考察洛陽,想把都城從開封遷往洛陽,再進一步遷往西安。朱元璋則是派太子朱標考察西安,有遷都的打算,只是太子回來後就過世了,自己又年老,有心無力。

唐朝以後,西安為什麼基本告別帝都了呢?首先是關中地區經過周漢唐上千年的開發,生態嚴重惡化,糧食產量降低,根本供養不了龐大的人口,唐高宗經常跑到洛陽去就食。如果開運河,維護又非常困難,在洛陽與西安還有三門峽的砥柱之險,對漕運是嚴峻考驗。趙匡胤想過遷都,開封地處華北平原,無險可守,洛陽、西安有山溪之險,可大臣們勸他,說洛陽殘破、運河不通,無力遷都,晉王趙光義也反對,說固國不以山溪之險,要靠德。見朝臣都是這個態度,趙匡胤無能為力,感嘆道:“天下民力殫矣!”因為要保證汴京安全,只能靠駐紮重兵,這是非常消耗人力物力財力的事情。再往後,元朝、清朝定都北京,他們是少數民族,定都不可能遠離故土,西安處於漢族腹地明顯不合適,哪天統治維持不下去了,逃跑都不容易;明朝先是南京後是北京,北京是朱棣當燕王時的封地、老巢,又有利於北部國防,遷都於此順理成章。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更多歷史內容可以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時拾史事


早在唐朝時期,在氣候變化、環境惡化以及外敵環立等因素的影響下,長安城就已經不再適宜承擔王朝都城的職責了。因此,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唐廷遷都洛陽,為長安的古都時代畫上一個句點。

首先說說氣候變化的問題。大約自8世紀中葉起,唐朝的氣候發生了劇變,原本的溫暖溼潤不復存在,氣候逐漸轉冷。特別是在唐朝後期,也就是貞元(785年-805年)以後的9世紀,關中地區開始以寒冬為主,甚至在春、秋也會出現霜雪現象。

正如大家所知,長安城地處關中平原(或稱渭河平原),屬於靠近中原的邊緣性都城,原本就面臨著糧食供給緊張的問題,是為“地狹人稠,耕植不博,菽粟雖賤,儲蓄未多”的局面,因此必須要依靠漕運,從東南地區向關中運糧。

然而,氣候轉寒必然使得降水量減少,生態環境日趨乾旱,致使河道泥沙淤塞,漕運能力必然下降。從供給問題考慮,這個壓力是在逐漸增大的。

除此以外,氣候轉寒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遊牧民族南下頻率激增,長安必須要應對較以往更沉重的防禦壓力。

公元8世紀中期,回鶻取代突厥後,逐漸開始向中原地區逼近。例如,寶應元年(762年),回鶻“引兵南”,到東京“放兵攘剽”;永泰元年(765年),僕固懷恩引回紇、吐蕃等兵數十萬入懷寇;大曆十三年(778年),回鶻“襲振武,攻東陘,入寇太原”。等等。

在生態環境惡化的背景下,遊牧民族大舉入侵農耕地區,對唐朝的安全構成挑戰。

由此可見,長安城自唐朝以後的廢棄是一個不可挽回的結果,它已經不再適宜作為都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