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为何自唐朝之后就没帝王愿意定都于此了?

陈新诗



谁说唐朝之后没有帝王愿意定都西安了?

明太祖朱元璋就曾想迁都西安,甚至在洪武十三年营建西安鼓楼之时其规格都超过了当时的都城南京。洪武二十四年又派太子朱标去考察西安,有着准备迁都的打算,结果随着朱标回来后不久病逝,年老的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之下再也没有提起过迁都的事情。

明太祖朱元璋之后的故事想必大家也是耳熟能详,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朱允炆上台以后什么事都没有办就一个劲的想着削藩,结果他的叔叔燕王朱棣造反,朱允炆不敌叔叔朱棣被赶下皇位,朱棣成为新皇帝以后,将都城迁于自己的大本营北京,以更好的抵御北方蒙古的威胁,从此明朝都城彻底与西安无缘了。

而且明末清初的短命王朝李自成之大顺政权也曾定都过西安。

说完明朝这个故事以后,宋安之再来具体说说为何唐朝之后为何西安再也没有成为都城之迷。

西安是陕西省会,属于历史文化古城,曾经有多个朝代定都于此,被称之为十三朝古都。

像中国封建王朝中赫赫有名的汉唐都定都于西安,可以说自汉朝定都西安以后,基本上之后的朝代大多是定都于此。可以说是流水的王朝,铁打的都城西安。

可是唐朝之后的西安就开始一蹶不起了,甚至再也没有成为过都城。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宋安之以经济、政治、还有之后王朝面对的不同情况来分析一番。

一、经济南移之下的政治再平衡。

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在今天看来可能要只是不错。其实在秦汉时期关中平原算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发达区了,最早的天府之国就指的是关中平原。

而且关中平原不只是沃野千里,还是易守难攻之地。依仗地势之利,既可以慢慢发展还可以图谋天下,像在古代出了函谷关就可席卷中原。

而春秋战国的最后的胜利者秦朝就依仗关中平原的优势,历经二十六代雄主的励精图治,才有了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霸业。

像汉初张良对于关中平原的评价就很合理: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而南方的鱼米之乡在当时还是没有未开发的野蛮之地,真正的经济大爆发是在三次衣冠南渡以后了。像三国时期,版图上看似刘备和孙权的地盘很大,其实当时南方很多地方属于是未开发的荒芜之地,而且当地的蛮人也是不稳定因素,像蜀汉的南蛮还有孙吴的山越,都曾因为犯上作乱阻止了蜀汉和孙吴的北上之路,因此出现了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典故。

自西晋灭亡以后第一次衣冠南渡以后。唐朝爆发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以后,又开始了第二次衣冠南渡,北宋靖康之耻以后,康王赵构南渡再建宋朝是为第三次衣冠南渡。

三次衣冠南渡以后,南方鱼米之乡彻底被开发出来,经济中心也开始南移。

经济中心的南移,造成了王朝频繁定都于南方城市。像六朝古都南京,南宋的行在临安,都是这种证明。

这时候随着南方大开发,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不只是没有了经济优势。更不适合居中统治辽阔的南方和北方了,自然不适合定都于此了。说白了汉唐的重点是关中平原,然后兼之更西北的西域丝绸之路,南方不是统治重点。后来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南方经济的大爆发,越来越重要,西安更像是偏居西北一隅,辐射力还有限,当都城太过勉强了。

而且中国历代王朝的心腹之患在北方,是由西北向东北的移动。比如说汉之匈奴,匈奴在西北。唐之突厥,突厥在差不多正北方。明之蒙古与后金更是先正北后东北。这种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方向转移对抗,越发使北京的战略位置重要,而西安却不再那么重要。

而定都南方在交通落后的古代是很不利于抵御北方强敌的。像北宋定都开封,不算很南,就这样被新兴的金国一次突袭,来不及组织有效的力量便亡国了,造成了靖康之耻。

而且经济中心在南方,都城也在南方。不只是军事上处于恶劣,就是经济上也造成了一种严重不平衡,并且随着隋唐以后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体形成,所以唐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都习惯定都于北方,有利于面对北方边患,还可以平衡一下南北经济。

二、元明清面对的不同情况。

唐朝之后是宋朝,但宋朝只是正统王朝,并非大一统王朝。严格来说宋朝时期应该是宋辽金西夏的大三国分裂时期,所以宋朝为什么没有定都西安的原因就先暂且不表。

唐朝之后的三个大一统王朝元明清下面宋安之来一一分析。

元朝定都于北京,其实可以看作北京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结合点。毕竟北京算是传统汉地最北边了,同样北京的气候之类的更适合元朝皇帝居住,而且相对于辽阔的疆土,北京算是帝国中心了,更利于统治。

明朝定都于北京,其实也就是两个主要原因,就是前文中交代过的在交通落后的古代好更好的面对北方边患和南北经济再平衡。

当然明初定都于南京,有其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为明太祖朱元璋起于江南,在根基之地定都然后大一统全国以后,其实这个南京都城也就是临时都城作用罢了。

清朝定都于北京可以看做清承明制,跟元朝的原因也差不多。但是也有其历史原因,毕竟清朝入关以后面对南方南明多年的反抗,还有剃发易服带来的严重满汉矛盾,一度也是没自信统治下去,像东北大建柳条边不许汉人去关外,就是想着方便在北京跑路。

同时正如元朝原因一般,北京身为传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结合点更适合清朝统治者,也有利于南北经济平衡。

而西北的西安在经济上没有优势,随着唐朝之后王朝统治重心的转移,辐射力又有限。自然不利于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定都于此了。


宋安之



西安经历十三朝古都,为何唐朝后,不再有帝王建都于此,这话题有意思。西安按道理说在当时影响力是很大的,前有秦汉,后有隋唐,且大的盛世都是在西安,西安应该算北方唯一一个可以承载辉煌的最佳选地,为什么后期没有的皇帝愿意迁都于此,而选在河南,恰恰如此,在河南建都的王朝和西安比起来相差甚远,不但没有建立盛世,而且没有恢复中原。节度使朱温将唐长安迁徙一空,宫殿拆卸殆尽,长安城已无繁华,它甚至被建筑师缩小得只有皇城那么大小,朱温将唐哀帝挟持到洛阳,他没有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反而自立为帝,做起了后梁皇帝,至此唐朝三百年彻底结束,五代十国开始,中国从此来开了混战的局面,在之后三百年时间里,中国没有哪一个建立起了真正统一统一的王朝,包括宋朝,辽朝,金朝,西夏,都是在你杀我伐,不断在改变政治格局。同样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一改柴荣后路,废掉了后周皇帝,自立为大宋,他和先几代君王一样,将国都定在开封,改为东京,试图想创汉唐辉煌,可在征辽伐夏,战役中,屡遭挫败,宋朝虽然统一中原,结束了五代十国,可只局限于中原一隅,燕云十六州被辽朝霸占,辽东丧失,直接将宋朝拉下一个大统一盛世王朝行列。





赵匡胤北伐半路在军营里被弟弟赵光义烛火斧影突然驾崩,赵光义当了皇帝,赵光义家族取代了赵匡胤家族,继续当起了宋朝皇帝。赵匡胤在当时身处战乱时的中原,他可以说在谋略和远见方面有甚于后周雄主柴荣,可惜柴荣却壮志未酬死在统一战线的事业上,在南方,南唐国主李煜同他一样也是很出名的,只是他不在于军事,而在于他的文才,他的才华没有能拯救他的国家,遭受赵匡胤宋军侵略。


在选国都方面,赵匡胤是五代十国最具眼光长远的人,因为他要建盛世王朝,青年落魄时,曾一度流落于长安,还受到当地人接济,羊肉泡馍就是他想出来的,若不是那一片馍和一破塘碗羊肉汤,他早就饿死在街头。于是,他不顾大臣反对,执意要迁都长安,但被许多人最终还是给拦下来,原因是长安已失去当时战略性,它在西北,正好西北外患频繁,西有吐蕃,党项,北有大辽,已很难防守,更何况开封地处黄河天险,处于中原腹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毕竟经济中心,也已转移到沿海地区,开封正好地处运河,有利于经济发展。这也从此验证他们的结论,开封后来确实成为当时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可在当时的北宋,经济,文化却得到长足发展。北宋结束后,是南宋,赵氏政权南迁,金朝在快要亡国的时候也将国都迁到开封,那时的开封叫汴京,蒙古大汗窝阔台和拖雷进围汴京城,速不台看城迟迟不破将要屠城后被耶律楚材劝谏废止。


宋元交集,西安那时早已失去帝都的可能性,它只是控制西北的一个据点而已,它那时还不叫西安,叫京兆,元时改为奉元,明朝才改为西安府。由于中世纪陆路丝绸之路中断,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政治中心也随经济向东移,西域在汉唐之后已不再受到重视,自唐朝后很长一段时间,西域不再是中原控制之地,西北边患反而取代它的可能性,西夏兴起,就是一个例子,宋朝面对西夏时常入侵哪敢将国都迁到长安。汉唐辉煌早已结束,中原王朝的淹没,已无法复兴,也将机会留给周边少数民族,辽,金,元,他们将据点选在最有理想的地方,北京,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


北京正好处在大北方,游牧文明和草原文明交汇处,离大海也比较近,这也是还海上经济发展的最好证明。北京从此也取代了西安,成为下一个辉煌王朝选择地,在北方,由于疆域的进一步扩展,北京承栽蒙元,明,清大统一王朝的首都,同时西安战略位置渐渐被缩小,一个拥有广阔疆域的王朝,西安只是控制西北据点而已,它只算是西北战略意义上重要性而已。


为此西安那时在明末还风光一次,它是陕西,甘肃,宁夏的省会,陕北闹民变,李自成建立大顺,以西安为都城,推翻了大明,大顺被清朝打败败亡,这是西安后来唯一一次错失为帝都的机会,到了清朝,它只成了一个西北诸省省会。


龙文说史


刚好有个文章写到长安为什么被遗弃!


很多人说长安城被破坏殆尽所以不适合建都,但长安城本来就是从无到有的,拔地而起一座城并不难;也有人说是因为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过度开发导致长安周边气候条件恶劣,但是我们也知道,相比之下,靠近北方的北京气候条件更不如长安......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长安帝都”的“死亡”?

1、疆土西退东进,政治中心随波逐流!

从先秦到明清,大一统政权的国都位置是从西部逐渐向东移动的。出现这种趋势,是因为帝国的疆域也在不断“东移”!

这种趋势从唐朝中期开始。

657年,大唐军队消灭西突厥,唐帝国的版图到达中亚里海附近,这是中原王朝向西扩张的最西点。

但是好景不长,同时期,阿拉伯帝国在西亚崛起,不断向周边扩张,很快与向西扩张的唐帝国发生了冲突。

在两个帝国玩了一段时间的代理人战争后,751年,大唐安西都护府和阿拉伯帝国联军在中亚的怛罗斯遭遇,高仙芝指挥唐军虽勇猛作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和内部叛乱最终失利。

此战虽时间不长, 但对唐朝乃至中国千年的发展都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原帝国从此失去了西域!

一般认为,西域就是新疆的别称。这块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到了今天中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其作为缓冲带和前出中亚基地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所以左宗棠在清末的贫弱中仍然坚持收复新疆!

而怛罗斯之战后,唐朝安西都护府的力量损失巨大,在西域逐渐失去了优势。随即,长期虎视眈眈的吐蕃帝国开始扩张,很快占据安西四镇,唐朝力量彻底退出了西域。

但与此同时,唐朝在东部的经营取得突破,东北方向黑水都护府等的设置为统治东北提供了历史依据,而对江南的开发使得东南地区更加发达。

在失去了西域这一巨大的缓冲带以及东部扩张取得成功后,政治中心的东移不可避免。

再加上长安不断被吐蕃攻破,不断被军阀和农民起义军破坏,最后顺理成章就废弃了!

直到1757年清军消灭准噶尔汗国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西域才再次回到了中原帝国的怀抱!

2、政治精英博弈,各方势力最终妥协!

武则天上位后,对关陇贵族进行了巨大打击,从此这个世家大族一蹶不振,山东贵族开始呼风唤雨,长安再也找不到统治阶层的代言人!

唐朝之后,有三个大一统王朝:元、明、清!

统治中心的选取,除了必须有利于统治这个帝国之外,还必须符合统治者的个人喜好,毕竟皇帝居住的宫殿就在都城的中心。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这注定了元朝的皇帝不喜欢靠南的位置,所以忽必烈营建了大都后,在草原又修建了上都;清朝来自东北的白山黑水,这群北方人自然也受不了南方的气候,于是康熙皇帝除了紫禁城,还在西山修建了圆明园,更在热河修建了避暑山庄。

最有意思的是明朝。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正式建国。作为一个王朝的奠基者,朱元璋想的不仅是自己的稳固统治,更要福泽后世,将大明的统治延续千秋万代!

所以,他一直在为营造一个好的都城而奔波。

先是,以南京作为暂居地。待统治稳固后,他开始考虑各个地点,包括前朝的各个都城,甚至自己出生和奋斗过的凤阳和濠州都不放过,但是最后都被一一否决了。

作为伟大王朝的创立者,朱元璋想要恢复汉唐的荣光,不把都城设置在长安怎么行?于是,他派太子朱标到西安考察。

结果是不喜人的!

而且太子朱标很快就去世了,迁都西安从此搁置。

待到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这位在北京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天子当然喜欢北方,于是他执意迁都北京,这奠定了北京帝都的地位。

此时的明朝内部仍旧是由朱元璋时期的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为主的官僚群体,虽然经历了朱元璋一次次的血洗,但是由于定都南京,这两个集团仍具有强大势力,因此朱棣迁都势必遭到这些人的强烈反对!

但最后,迁都还是达成,朱棣和大臣达成妥协,以北京为都城,南京为陪都,明朝实行“二京制”。

实施“二京制”后的北京成为帝国重心,也是御敌第一线,所谓“天子守国门”。而由于北京及北方的有力阻挡,江南得以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不断发展,淮西和浙东集团江南的利益得以保全。

俱往矣,数风流长安,荣耀不再!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欢迎关注!


静夜史


答:这问题一开口提问就出错了。

谁说唐朝之后就没有帝王愿意定都在西安?!

唐朝之后的北宋、南宋、明、清各朝,都有过要在西安定都的打算,而李自成的大顺,就定都在西安。

至于说由于地理气候、政治体系和经济核心等等因素,宋明清各代帝王多番考量,最终没在西安定都,那是另外一回事,其他答友也都抢着答了,我就不再复述了。

这里,来说一说宋太祖、宋高宗、明太祖等人想迁都西安,最终又没迁成的原因。

宋太祖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到后周政权的,其最初定都开封属于一种自然的承袭。

考虑到开封是四战之地,而且无险可守,还有,此前在此定都的都是短命政权,宋太祖在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三月曾提出了迁都之想,拟“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先迁都到洛阳,再迁都到长安。

不过,当时的赵光义是开封府尹,他已在开封培植了大量势力,生怕迁都会让自己多年的经营化为乌有,极力反对。

宋太祖的迁都之举,最终搁浅。

靖康奇祸,两宋之交,宋高宗南渡,在应天府即位。

鉴于旧都已失,南宋君臣有过长时间的定都城之议。

京兆府知府、永兴军路经略制置使唐重力请赵构入长安建都,他分析说:“关中百二之势,控制陕西六路,捍蔽川峡四路。关中固,则可保秦蜀十路无虞。”

张浚也赞同,说:天下若常山蛇势,秦、蜀为蛇头,东南为蛇尾,中原为脊梁,要中兴宋室,就必须从川、陕开始。

所以,宋高宗特派张浚去经略川陕之地,有定都西安之意。

不过,随着川陕战场的战事日益激烈,尤其是富平会战的惨败,胆小如鼠的宋高宗取消了入陕的念头,最后龟缩在了人间小天堂杭州。

元朝把都城从上都迁到北京,是有人劝忽必烈:“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另外,北京也曾是金国的国都,蒙古灭金,元朝在此建都,也有些袭承的意思。

明太祖以南京为基地,驱逐了蒙元,为恢复汉唐往日荣光,也一度想把都城设置在西安,专门派太子朱标到西安考察。

可惜的是,太子朱标从西安回来后不久,就病死了。

明太祖迁都西安的事就此泡汤。

清军得吴三桂开门带路入关,定鼎北京,一来是承袭大明帝都,二来是对统治中原也没有足够的信心,那会儿还想着,能统治得了就统治,不能统治就抢掠一番,原路退回关外。

到了清末,江河日下,风雨飘摇,康有为曾提出过迁都西安的建议,而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仓皇西逃到西安避难,迁都西安的想法就更迫切了。但大清王朝已经进入倒计时了,所谓迁都,只能成为历史笑柄罢了。


覃仕勇说史


"提起西安,大家都能想到这是中国历史上13个朝代的都城。但是自从唐朝灭亡之后,距今1100多年里西安再也没有成为首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惊堂木一响,有书君开讲!”大家好,我是有书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唐朝之后为什么再无君主把西安定为都城。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

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

首先西安地理位置已经不受多数帝王重视。西安处于关中地区,除了东边与内地接壤以外,南、北、西三面都有天然屏障,是一块军事宝地,进可攻、退可守。

唐朝之前的外来敌对势力基本都是来自于西北部,比如匈奴和突厥,而定都西安对这些外来入侵的敌人有一定的防御和震慑作用,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秦汉时期的君主就是发现西安这个地理特征,所以由此发迹,坐拥西安这个坚固的大本营。

2、自然因素——气候条件

在唐朝之前西安的气候很不错(不像现在又是干旱、又是雾霾的),而且当时可以保持相当长一段暖季,这对农耕来说很有利,可以说西安当时是一个天然大粮仓。

但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西安关中地区突然变得越来越冷,加上人口激增,关中地区的粮食已经需要外来运输了。再往后西安的气候变得开始干旱,饮水都成了问题,天然粮仓的称号就自然让给了南方地区。

3、人为因素——经济条件

隋朝大运河的修建,把南北的物流联系在一起,如果要从水路坐船去南方,显然从西安这样海拔高的地势出发是很不方便的,必须绕到其他地方才能满足条件。

这样一来,东西的经济差距就逐渐拉大了。

4、人为因素——军事条件

安史之乱之后,西域地区丢失,西安渐渐变成边缘城市,经常受外敌骚扰,加上东北地区开始不断发生战乱,统治者一方面考虑自保,另一方面考虑东北方需要有一个强悍的城市来威慑入侵者,于是开始将都城的位置慢慢迁移到离西域很远的洛阳,开封和北京等地。

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后来的新都城地理位置离大运河都不远,而原都城西安则彻底失去了历史古都的光芒。

综上所述,西安因为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失去了自身本来保有的地理和气候两大优势,在生活条件上也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需要,所以后来的宋、元、明、清朝君王再也没有选择西安作为都城。


有书共读


长安在唐代以前是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自盛唐结束之日起,这种风光就不复存在。此后,再也没有一个帝王愿意将都城设立于此,这是为何呢?

我查阅相关资料后认为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人口暴增,粮食短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唐代,关中地区的人口大幅增加,相关数据显示唐天宝初年,长安地区人口已达300万人。人一多自然就需要更多的粮食,为此唐朝政府不得不采取了许多措施来解决长安百姓吃饭的问题。

但即便如此仍然无法满足对粮食需求,到了大旱之年甚至连皇帝都要想办法找饭吃,这让长安的处境越来越尴尬。

环境恶化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政府不得不大规模开垦土地,但由于过度开垦,土地的肥力下降十分严重,土地变得越发贫瘠,粮食产量不增反降,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此外,森林是古代人类取暖的主要方式。随着人口增加,木材消耗量增加,森林资源消耗严重,这导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长安的经济发展严重受限。

经济中心转移

随着社会发展,中国经济的重心已经渐渐向东转移,再加上长安自身经济衰落的原因,它已无法再支撑经济中心的地位。随着大运河的修建,东部地区交通变得越来越便利,这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方便政府控制整个帝国,因此长安已经无法担负起作为首都的作用。

总的来说,随着历史的发展,长安已经很难再担负起政治中心的责任,尽管有些后世帝王仍想定都于此,但他们也都迫于现实条件而放弃,长安也就此失去了他原有的地位。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喜欢历史和军事史的朋友可以点一波关注!


历史学斋


其实隋唐已经有搬离的打算了,隋炀帝杨广已经营建东都洛阳,武则天时候更是叫神都。而且随着江南以及别处的开发,显然西安不是“天下之中”,也已经不是最好的定都选择

1.‘’金腰带‘’变成“旱腰带”

关中地区一直被开发作为膏腴之地隋唐以前时期人员原来越多导致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森林被过度砍伐,随之而来土壤肥力下降,恶性循环,致使地表裸露黄图,至此“为秦始皇兼并六国奠定基础的关中平原已然失去了往日光辉”!




2.经济中心南移。

隋炀帝杨广为控制富庶江南地区,开凿了大运河隋唐时大运河先经洛阳然后才往北到达涿郡(今北京附近,下图是历代大运河图大家仔细甄别)

显然从唐以后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中原王朝只有依靠南方富庶以及运河的带动才能使整个朝廷机器的运作。

3.西安久经战乱。

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内迁)、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战争已然使得西安关中地区地力耗尽、人烟稀少、民风凋敝、城防破旧基础设施落后五代时开封(汴梁)已经得到相当大的开发,加之北宋吸收唐教训屯兵京城也只有开封便捷的漕运才能满足日常消耗之用!


4.金元明清不能也不会选择西安。

金元都是因为北京居于国家中心又是运河终点,所以比较合适,明朝‘’天子守国门”北京作为边城位置自然不言而喻,清朝为了更好的统治东北不能选择、南方更不行北京肯定是最好的选择,这几朝也不会选择西安!

从各个方面分析西安都不是也不能作为后世王朝的首都,如今在陕西省的位置是很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在西部城市中很重要,当然没有一个城市是一直兴盛不会衰落,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件事以及它留给我们的故事!



非官方历史


很简单,长安易守难攻,最大缺点是没有航运,隋炀帝修运河,解决了南方粮食北上和北方士兵南下两个问题。唐朝坐享其成并巩固。就像现在的高铁经济,大运河成就了洛阳,武则天尤偏爱神都,关中的粮食无法供养庞大帝国,如果把洛阳河南占领,长安就是一座孤城。五代后,控制中原,陆路水路四通八达可成帝王业,所以自宋开始放弃长安,缺点是很难防守,只要过了黄河就一马平川,所以当北方凶悍的金兵和后面更凶悍的蒙古人大兵南下,河南的政权就灰飞烟灭了。蒙元很清楚的看到这点,别忘了大运河除了苏杭河南成就了另一个城市~北京!所以元明清都是最终定都北京。北京,杭州最应该感谢的人是隋炀帝,没有他的英明决断,没有大运河,中国南北早就分裂了。


睿睿720


这个题目有点点不对呀,唐朝以后,有帝王愿意定都西安,且不止一位,虽然成行的很少。成功定都的,有大顺皇帝李自成呀,虽然很快就亡了国。像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都有意愿定都西安。宋太祖晚年考察洛阳,想把都城从开封迁往洛阳,再进一步迁往西安。朱元璋则是派太子朱标考察西安,有迁都的打算,只是太子回来后就过世了,自己又年老,有心无力。

唐朝以后,西安为什么基本告别帝都了呢?首先是关中地区经过周汉唐上千年的开发,生态严重恶化,粮食产量降低,根本供养不了庞大的人口,唐高宗经常跑到洛阳去就食。如果开运河,维护又非常困难,在洛阳与西安还有三门峡的砥柱之险,对漕运是严峻考验。赵匡胤想过迁都,开封地处华北平原,无险可守,洛阳、西安有山溪之险,可大臣们劝他,说洛阳残破、运河不通,无力迁都,晋王赵光义也反对,说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要靠德。见朝臣都是这个态度,赵匡胤无能为力,感叹道:“天下民力殚矣!”因为要保证汴京安全,只能靠驻扎重兵,这是非常消耗人力物力财力的事情。再往后,元朝、清朝定都北京,他们是少数民族,定都不可能远离故土,西安处于汉族腹地明显不合适,哪天统治维持不下去了,逃跑都不容易;明朝先是南京后是北京,北京是朱棣当燕王时的封地、老巢,又有利于北部国防,迁都于此顺理成章。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更多历史内容可以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时拾史事


早在唐朝时期,在气候变化、环境恶化以及外敌环立等因素的影响下,长安城就已经不再适宜承担王朝都城的职责了。因此,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唐廷迁都洛阳,为长安的古都时代画上一个句点。

首先说说气候变化的问题。大约自8世纪中叶起,唐朝的气候发生了剧变,原本的温暖湿润不复存在,气候逐渐转冷。特别是在唐朝后期,也就是贞元(785年-805年)以后的9世纪,关中地区开始以寒冬为主,甚至在春、秋也会出现霜雪现象。

正如大家所知,长安城地处关中平原(或称渭河平原),属于靠近中原的边缘性都城,原本就面临着粮食供给紧张的问题,是为“地狭人稠,耕植不博,菽粟虽贱,储蓄未多”的局面,因此必须要依靠漕运,从东南地区向关中运粮。

然而,气候转寒必然使得降水量减少,生态环境日趋干旱,致使河道泥沙淤塞,漕运能力必然下降。从供给问题考虑,这个压力是在逐渐增大的。

除此以外,气候转寒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游牧民族南下频率激增,长安必须要应对较以往更沉重的防御压力。

公元8世纪中期,回鹘取代突厥后,逐渐开始向中原地区逼近。例如,宝应元年(762年),回鹘“引兵南”,到东京“放兵攘剽”;永泰元年(765年),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等兵数十万入怀寇;大历十三年(778年),回鹘“袭振武,攻东陉,入寇太原”。等等。

在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游牧民族大举入侵农耕地区,对唐朝的安全构成挑战。

由此可见,长安城自唐朝以后的废弃是一个不可挽回的结果,它已经不再适宜作为都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