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比成功更重要!家長注重培養孩子這5種能力,孩子更幸福

身為父母,我們希望給孩子一切好的教育,但往往卻忽略了一點——教他們如何幸福。

決定孩子是否幸福的核心因素是什麼?怎樣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更具幸福感的人?

哈佛大學學士,哈佛教育學院心理學碩士、博士候選人,知名作家劉墉之子劉軒從心理學的角度為家長們提出了一些實用的育兒建議。家長們,想讓孩子更具幸福感,不妨注重培養孩子的這5種能力!

幸福比成功更重要!家長注重培養孩子這5種能力,孩子更幸福

時間管理能力

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首先是克服拖延症

現在有很多不善於表達的孩子。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我們不能完全看小朋友在大人面前的表現就覺得他們不善於表達,這個問題要從兩個不同的層面來看,一個是孩子在所謂的大人世界裡的表達以及孩子在同齡人之間的表達。這是兩種不同的問題。

具體應該怎麼辦呢?

給孩子表達自我的機會

有很多孩子覺得自己在大人的世界裡應該少說話。通常這類孩子有很強勢的父母,他們的父母從小就命令孩子而且把腳本給了孩子,如“人家給了你東西,你要說什麼?”“啊!謝謝!”,孩子根本沒了自己的腦袋。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讓小朋友多一些機會表達真正的自我。

如果父母比較強勢的話,那就設計一些機會讓孩子能自主跟大人去交談,如問時間,設計家庭的出遊等。

讓孩子理解聊天的重要性

我們現在觀察到一個問題,現在的年輕人能不開口就不要開口,我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科技造成的後遺症。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吃完飯就玩手機,甚至在吃飯的時候,大人們聊天,小孩子玩手機。這時,你要問我怎麼樣才可以讓我的孩子多說話?那就是拿走他的手機。對於青少年來說,一定要讓他們理解所謂的見面交談和聊天的重要性。

這個來自於哪裡?來自於家庭。家庭絕對是交流的核心,要讓孩子在聊天中慢慢習慣,原來面對面聊天不是那麼可怕的,看著一個人的眼睛不是那麼可怕的,話說出來即便不完美也還是可以用一些其他的話來修飾的。

自律能力

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和孩子建立理性的“契約”關係

有些孩子因為年齡小,當犯錯誤時,家長說了他也未必懂,容易出現“打也不是,罵也不是”“說了也不改”的情況,會讓家長很窩火。但其實,孩子雖小,也知道趨利避害,他能夠理解外界給他的反饋是好還是壞,所以,我建議家長們可以和孩子建立一種明確的“契約”關係。

首先,你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明確的規則,約定好賞罰的標準。比如早晨起晚了,就不許吃當天的冰激凌。

然後,你要嚴格且溫柔地去執行那個規則。當孩子觸碰到了你們約定的規則(懲罰或獎勵),你一定要說到做到,不能食言!同時,如果是懲罰,你也不要發火,要非常理智平靜地和孩子講清楚為什麼懲罰他。一般來說,孩子都能夠接受。

請注意,這個時候,任憑孩子如何哭鬧,都要理性的嚴格執行,不能心軟,不能退步,你要告訴他:“對不起,因為你沒有遵守我們的約定,你必須接受懲罰。”

當我們和孩子形成這樣的“契約”關係,執行一兩次,你會發現,不再需要用暴怒的語氣去震懾孩子了。所以,我建議:和孩子建立理性的“契約”,溫柔且嚴格執行下去。VIPKID在線少兒英語,針對4-12歲少兒在線學習英語,六萬多名北美專業教師,可免費預約一節試聽課,請加課程老師微信vipkid-zhenqi預約並瞭解詳情

感恩能力

培養孩子的感恩能力——

給孩子固定的感恩的時間

懂得感恩的幸運人,也能讓別人更幸運。當你懂得感恩,你會更積極,遇到事情不順的時候,感恩的人比較懂得以平常心看待挫折。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有固定的感恩的時間。

舉個例子,最近我兒子過六歲生日。我們那天原本要給他辦一個生日party,但我和我太太工作太忙了,後來我太太就給他訂做了一個很精美的蛋糕,但我們並沒有邀請朋友來家裡面。

我們在吃飯時發生的一件事讓我蠻感動的。我的岳母那天過來幫忙做菜、接孩子,我太太跟岳母說“媽,謝謝你哦”,沒想到我兒子突然跑過去抱住他媽咪說“謝謝媽咪”。我太太嚇了一跳,“你為什麼謝謝我?”他說,“謝謝你給我買這麼漂亮的蛋糕。”然後我爸爸問,“你有什麼感謝爸爸的?”他說,“謝謝爸爸帶我在河邊跑步。”我說,“哦,不客氣。”

那天我兒子輪流給每個人一個擁抱,對每個人都說了一句感恩的話。這件事情讓我們覺得很感動。我覺得這是一個充滿感恩的機會,我們當天切蛋糕的氣氛是發自內心的好,沒有那種儀式感。

後來,我跟我太太說,以後我們過生日就要這麼做,我們都要花點時間感謝每個人來到我們的生命裡面所做的一件事。

適應未來的能力

培養孩子適應未來的能力——

好奇心、同理心

未來的世界將會變得越來越快,信息密度越來越高,人工智能將會給這個社會帶來巨大的變革,這是我們的孩子將繼承的世界,也是我們有生之年將面對的課題。

那麼,我們能夠教孩子們什麼?

好奇心

孩子需要具備的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這可能是首位的。

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儘量來鼓勵孩子們的好奇心。

同理心

另一個方面是同理心,這個非常重要。

在未來的世界,我認為心理問題會是很大的問題。將來,我們會有機器的世界和人的世界。我們希望在未來的社會里,是我們駕馭機器而不是機器駕馭我們。

我們駕馭機器的話,每個人會用超能力,我們會有超人的智慧和力氣,這些都是機器來幫助我們的。這裡面,核心是我們叫機器去做什麼。所以我們有沒有辦法去看懂人,能夠跟一個人感同身受,就很重要。

這種同理心被稱為compassion,這個compassion來自於拉丁文,是兩個詞的綜合,指一同受苦的意思。當你對一個人有同理心的時候,你有辦法進入他的世界,能夠去感受他的痛苦,因此你就不會對他那麼敵對、那麼無情。在未來,人都能駕馭機器,同理心是需要的,否則我們會毀滅彼此。

溝通能力

最後是要具備溝通能力。

溝通能力分為兩種,一種是你懂得怎麼跟服務你的機器去溝通。未來你不需要懂程序語言來教機器怎麼做事,但你要懂得很準確地告訴機器你要做什麼。這種是clear communication。

另外一種 communication是你怎樣感染人,能夠對一個人、十個人、一千個人去說一件事情,讓他們理解你的觀點,讓他們願意和你合作,和你一起來做一件事情。

未來機器人做得像人一樣,會變得非常懂人,能夠判斷人的蛛絲馬跡,可以跟你對話,但是它沒法感染人。這還是人的領域,只要我們還在人的社會的話,這種溝通能力會是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