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工程」港珠澳大橋24日通車 震撼航拍大片先睹爲快!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19日晚發佈消息稱,港珠澳大橋將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是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世界級超大型跨海橋隧工程,全長55公里,不僅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更是被英國《衛報》評為 “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是繼 “ 三峽工程”和“青藏鐵路”之後享譽國內外的又一大“奇蹟工程”!

震撼航拍 - 瞰香港·港珠澳大橋

從2004年前期工作籌備小組成立,到2009年正式開工建設,再到2018年2月主體工程完工驗收,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前後歷時長達14年之久,總投資高達1269億之多,承載了中國幾代工程師的夢想與智慧,現如今,這項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終於將在後天正式通車運行了!

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將大大縮短香港到珠海、澳門三地的時空距離,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驅車僅需30分鐘的車程。通車前,如果陸路往來三地只能繞道東莞虎門大橋,車程在3小時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輪也要1個小時。以後小夥伴們一有空,就可以飛一般地穿梭於港珠澳三地到處遊玩啦!

“奇蹟工程”港珠澳大橋24日通車 震撼航拍大片先睹為快!

大橋全長55千米,其中珠澳口岸至香港口岸41.6千米,跨海路段全長35.578千米;三地共建主體工程29.6千米,包括6.7千米海底隧道和22.9千米橋樑; 橋墩224座,橋塔7座;橋面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橋面總鋪裝面積70萬平方米;通航橋隧滿足近期10萬噸、遠期30萬噸油輪通行;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可抵禦8級地震、16級颱風、30萬噸撞擊以及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

“奇蹟工程”港珠澳大橋24日通車 震撼航拍大片先睹為快!

建造過程中的大橋

港珠澳大橋在建設過程中,面臨著諸多世界級技術難題,開展了世界上埋深最大的海底沉管隧道施工技術研究,同時還要面對伶仃洋複雜的海況、多變的水文氣象條件、香港機場限高、橫跨中華白海豚保護區、海水腐蝕等客觀因素的制約,工程難度之大,世所罕見!

“奇蹟工程”港珠澳大橋24日通車 震撼航拍大片先睹為快!

截至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壽命最長、鋼結構最大、施工難度最大、沉管隧道最長、技術含量最高、科學專利和投資金額最多的跨海大橋;大橋工程的技術及設備規模創造了多項世界記錄!

“奇蹟工程”港珠澳大橋24日通車 震撼航拍大片先睹為快!

大橋夜景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通車,從香港到珠海的車程只需半小時,這必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

不過相比於港珠澳大橋各種逆天的數據,很多小夥伴肯定最關心的是,大橋的收費情況是怎麼樣的呢?我們現在就來看一下:

“奇蹟工程”港珠澳大橋24日通車 震撼航拍大片先睹為快!

值得一提的是,港珠澳大橋過路費的繳納方式除了人民幣現金外,也支持微信、支付寶等移動端支付方式,可以說非常便捷了。不知這樣的收費標準和這樣壯麗的大橋有沒有讓你心動,來一次港珠澳自駕遊呢?

“奇蹟工程”港珠澳大橋24日通車 震撼航拍大片先睹為快!

萬事俱備 只待通車

港珠澳大橋大事件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

2011年5月15日,首個鋼圓筒順利下水;

2011年12月7日,十萬平人工島浮出水面;

2016年6月2日,“海豚塔”順利安裝;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貫通;

2018年元旦前夜,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亮燈,標誌著大橋具備通車條件;

2018年3月15日,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管理區獲批准正式交付澳門特別行政區使用;

2018年5月13日,港珠澳大橋海上游開通;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將於當天上午9時正式通車。

粵港澳進入低空飛行時代!

大灣區“空中的士”蓄勢待發!

“奇蹟工程”港珠澳大橋24日通車 震撼航拍大片先睹為快!

中新網10月16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粵港澳大灣區日益互融互通,省時、高效的跨境直升機運輸服務潛力受注目。現在香港上環港澳碼頭設有往來港澳的直升機服務,香港特區政府擬進一步選址九龍的啟德郵輪碼頭作為跨境直升機用地。內地業內人士建議,蛇口碼頭和深圳灣口岸皆可考慮作為深港跨境直升機起降點。隨著直升機服務普及化、平民化,大灣區各城市之間的“空中的士”網絡前景可期。

據報道,低空通航未來不再是高端客人的專屬,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總數達1億,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對大灣區城市間或市內的直升機通航有著巨大的潛在需求,預計3至5年內,大灣區直升機需求量將會達到1000架。有專家預計,當低空通航形成一定規模時,從深圳市中心坐直升機到深圳市東部,成本價可大幅降低。

過境可選址上環深圳灣

珠三角首條跨境低空空域航線是由南航珠海直升機分公司承運的穗澳直升機航線,往返珠海九洲機場與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用時約45分鐘。2015年,星雅航空開辦了內地首條“廣深珠直升機城際航線”。而香港的港聯航空(空中快線前身)早在2002年便曾計劃開辦深港直升機航線,現在空中快線經營港澳及深澳直升機航線,時間只需15分鐘,但深港航線的空白有待填補。

星雅航空規劃部總經理祝子霖表示,深港間如要開通直升機直飛業務,首先就要考慮出入境的問題,選址方面宜利用現成的資源,建議首選蛇口碼頭加建一個直升機起降點,來往香港上環信德中心,完成深圳西部片區對香港直升機覆蓋。或是把起降點設在本身實行“一地兩檢”的深圳灣口岸,過關後再飛,相當於在香港境內飛,這樣可選擇的目的地就可以很多,離島、迪斯尼等都可以成為臨時起降點。

倡灣區設專門小組研究

“最重要還是需要政策上的支持”,祝子霖坦言,大灣區空域複雜,要想進入低空飛行時代,涉及各方的航路協調,建議在大灣區成立牽頭小組,啟動研究,擬定飛機安全迫降等備忘錄。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表示,會繼續與內地相關單位就進一步拓展跨境直升機服務保持溝通。運房局稱,過去一段時間諮詢香港業界意見,正積極進行內部的政策探討工作,全面考慮不同層面的因素,包括內地開放低空空域方面的進展、國家就大灣區發展的策略和業界的看法。

粵港澳進入低空飛行時代

深港澳進入低空飛行時代。目前已經開通運營的,有“香港─澳門”及“澳門─深圳”兩條航線,但香港與深圳之間反因距離較近仍為空白。隨著大灣區趨向融合,“飛的”概念增加了吸引力。香港特區政府規劃將啟德郵輪碼頭用地作為直升機場,與飛行服務隊啟德分部共享。

“空中快線”現在每日經營54班直升機航班,往來香港港澳碼頭及澳門新外港碼頭,每半小時一班,航程16分鐘,以及每日10班往來澳門新外港碼頭及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日間航程15分鐘,晚間25分鐘。

香港特區政府在去年《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在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加強以不同方式連接香港及珠三角地區,包括利用跨境直升機服務連接香港及珠三角城市。香港立法會財委會已於今年5月通過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啟德分部的工程計劃撥款,前啟德跑道末端的用地已規劃為“直升機場”地帶,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啟德分部和跨境直升機將共同使用該用地。

香港工業界立法會議員吳永嘉認為,香港市區坐直升機不到半小時可直達深圳商業區,對於願意“以金錢買時間”的生意人非常有吸引力。他指出,直升機私密度較高,與作為集體運輸的高鐵定位不同,“若直升機一程要1萬元,個人不會考慮”,若價格與高鐵差距不太大,則仍具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