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证」全面解读,让《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变得so easy!

《教育知识与能力》大纲解读

内容模块

从近期备考考生反馈的信息来看,部分考生可能认为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在统考科目二上没有区别。然而当我们仔细研读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和近年的真题,我们可以得出,两者在考试科目二(《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整体的考试知识点及命题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在知识模块、题型设置上是有一定的区别。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的八大模块,分别是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中学生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小学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相比,在知识模块上,中学把“学科知识”与“教学设计”等放到了考试科目三上(《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在题型设置上,中学考试题型增加了辨析题,取消了教学设计题。这是我们考生首先要走出的一个误区。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考试内容与分值比例如下表:

「资格证」全面解读,让《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变得so easy!

试卷结构

通过对往年真题的解析,可以得出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要采取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的考查方式,其中客观题为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了解和简单理解;主观题包括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灵活性较高,对考生的要求较高,具体的试卷结构如下图所示:

「资格证」全面解读,让《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变得so easy!

从上述表格来看,考试的题量不大,但在分值分布上,主观题占了70%,言外之意,这部分题目需要考生要留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及作答,因而考试时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紧迫的,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注意时间的把握和分配。

试卷难度

若考生认真分析大纲可发现每一个模块中要求掌握知识点的能力程度是不同的,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或掌握和运用,结合真题和知识点的分析,基本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了解多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察,掌握多以辨析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考察,运用多以材料分析的形式来考察,近年国考则更多偏向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实践运用能力,题目较难。例如以德育这一章节为例:

「资格证」全面解读,让《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变得so easy!

结合以上大纲对知识点的能力要求来看,我们在分析大纲和备考过程中,要善于思考,找准出题点,提高复习效率。

《教育知识与能力》命题规律分析

题型规律分析

1、单选题。

单选21道题,考查范围广,通过对往年真题进行分析发现,基本所有模块都会有所涉及。

「资格证」全面解读,让《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变得so easy!

其中前11题主要考查教育学的知识,所涉及到的模块包括: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德育等;后10题主要考查心理学知识,涉及到模块包括学习心理、发展心理、心理辅导、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2、辨析题。

辨析题一共四道,纵观往年真题,此题型中教育学所涉及的题目数量会越大于心理学所涉及到的题目数量。此部分主要考查对知识概念理解的精准程度。(如2014年上: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如2016年下: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如2017年上:接受学习一定是有意义学习)

「资格证」全面解读,让《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变得so easy!

根据对以往真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题型主要涉及到第一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以及第七模块的知识。这就需要大家在后期复习中把握重点模块中的重要概念。

3、简答题。

简答题一共四道,一般前两道为教育学的知识,后两道为心理学的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请注意:这一部分会出现一些超纲的题目哦,如果你是一位有志向,有考取高分意愿的考生,丫丫老师建议你可以根据通用教师招聘考试知识体系进行识记。

4、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共计两题。一道教育学,主要涉及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学、德育等章节的知识;一道心理学,主要涉及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健康等章节的内容。

「资格证」全面解读,让《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变得so easy!

教育学的案例分析较为简单,可以直接从问题中看到关键点,直接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而心理学的案例分析稍有难度,对考生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较高。有时一道案例可能会涉及到若干模块的知识。例如:

(2013年上)31.在一次讨论课上,老师问学生:“雪融化后变成什么?”张红抢先回答:“雪融化后变为水。”黄阳想了想说:“雪融化后变成泥土。”柳丽慢条斯理地回答:“雪融化后变成了春天。”老师评价道:“张红反应敏捷,回答准确,可以得到满分。黄阳和柳丽真不知你们怎么想的,要是给分,只能得0分。”

问题:

(1)运用心理学知识评价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10分)

(2)这个案例对教师教学有何启发?(8分

解决此类案例就需要对《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内容有全局把握才可以迅速找到关键点,所以,在复习第四、五模块时考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只是单纯的理解表面知识,还需认真总结知识点,整理知识体系,为案例分析题做好知识积淀。

知识点命题规律分析

1、重点章节定向考查

通过分析以往真题不难看出,《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章节较为突出,出题教师对于一些模块章节尤为情有独钟。比如第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三(中学教学)、第四(中学生学习心理)、第五(中学生发展心理)、第七(中学德育)等。

2、原题重现考查

“出过的考题还会再次呈现吗?”很多考生总是询问这个问题,在《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试卷中,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在真题中,经常会发现以往考查过的原题。什么?你不信!来看看!

例1:教育的经济功能

(2013下)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

A. 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2015下)6、在当代,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2016下)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

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

C. 文化功能D. 人口功能

例2:强化

(2014上)12.针对小明上课不敢发言的情况,王老师在数学课上多次鼓励他发言并加以表扬,使小明逐渐克服了胆怯心理。王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自我控制法 D.系统脱敏法

(2014下)12.妈妈要求小华必须完成作业以后才能看动画片。这种做法符合( )

A.负强化原则 B.替代强化原则

C.自我强化原则 D.普雷马克原则

(2017上)14、小马上课时总害怕回答问题,他发现自己坐在教室后排时可减少被老师提问的次数,于是,他总坐在教室后排。下列哪种强化方式导致了小马愿意坐在教室的后排?()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延退强化 D、替代强化

还有很多,在此不再列举,这个事实告诉大家!真题很重要!!!

3、同一知识点的固定考查

如果说原题重现只是偶然的话,那对于“德育方法”知识点的考查就是必然了。在一年两次的中学科目二中的第10题或者第11题,你总能看到“德育方法”的身影。因此,别怪丫丫老师没告诉你,这是一个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哦。

《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计划

循序渐进,掌握复习程序

1、通

通看与大纲内容相符合的教材,对整体知识有所了解。针对重点模块、重点章节中的知识点进行识记和理解。识记可以通过一边记忆、一边做笔记的方式;理解可以通过举例方式检测自己掌握情况。

2、统

一个章节结束后,可以通过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其知识形成体系性,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知识更加规整,有助于后期做题时知识的提取。

3、同

(1)查看真题,将常考知识点(相同知识点)加以提炼进行强化。强化可以通过练习方式进行完成

(2)将涉及主观题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并且总结出相同题型的主观题答题技巧

4、痛

当对知识有了系统掌握后,多做模拟题,对于模拟题中常出错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分散复习的效果要优于集中复习,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尽量不要在一段时间内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某一科目的学习中,对于考取中学资格证的同学来说,有三门知识需要复习,大家可以将一天时间分为上午2小时复习《综合素质》,下午2小时复习《教育知识与能力》,晚上1.5小时复习《学科知识与能力》,这样可以避免由于过度疲劳而产生的“高原现象”。

平常心态对待考试

考试只是对你所学知识的一种检测,过度的紧张、焦虑会造成知觉范围狭窄,思维迟钝。希望大家能够以平和心态面对考试,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为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前提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