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霜降」

2018年10月23日19時22分,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便為“霜降”。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節氣釋義

每年的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時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是秋季到冬季的過度節氣。

古人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此時豺這類動物開始捕獲獵物過冬;樹葉都枯黃掉落;冬眠的動物也藏在洞中不動不食進入冬眠狀態中。

隨著霜降節氣的到來,氣溫驟降,空氣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結成白色結晶體,稱為霜。不耐寒的農作物已經收穫或者即將停止生長,草木開始落黃,呈現出一派深秋景象。

節氣農事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霜降節氣是大秋作物最後完成收穫的季節,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在秋收掃尾,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正值冬麥播種黃金季節,油菜一般已進入二葉期,南方開始大量收挖紅苕。此時北方地區農田應進行深度耕翻,以保持土壤的健康。長江中下游及以南的地區對於冬麥和油菜應及時間苗定苗,中耕除草,防治蚜蟲。

霜降時節降溫快 農業生產須防凍

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這一時期剛由暖入寒,農作物須注意防凍防寒。

初霜越早,對不耐寒的作物後期生長和成熟的影響越大,氣溫較低時,造成霜凍,危害尚未成熟的秋收作物和未收穫的露地蔬菜,如尚未吐絮的棉桃受凍後會使棉絨發黃,產量和質量下降,菸草葉片受凍品質下降,生薑受凍會變質、無法儲存,等等。霜降後秋霜凍發生頻率逐漸提高,強度也逐漸加大。

據瞭解,霜凍可分為3種類型:由強烈冷平流天氣引起劇烈降溫而發生的霜凍稱平流型霜凍,常常伴有強風,也叫“風霜”;由在晴朗無風的夜間,植物表面強烈輻射降溫而發生的霜凍稱輻射型霜凍,也叫“靜霜”;冷平流和輻射冷卻共同作用下發生的霜凍,稱平流輻射型霜凍,通常先有冷空氣入侵,溫度明顯下降,天氣轉晴,夜間無風,輻射散熱強,這種霜凍出現次數多,影響範圍大,降溫幅度較強,對農業生產的危害也較重。霜凍程度還與地形、地勢和土壤狀況密切相關,迎風坡比背風坡重、山谷地和低窪地比山坡重、乾旱農田比潮溼農田重。

專家提醒說,興修水利、種植防護林帶和進行農田基本建設都能改善農田小氣候,是防禦霜凍的根本性措施。具體的防霜凍措施有以下兩種。

一、農業防霜法

培育抗寒品種,要根據當地的霜凍發生規律及無霜期長短,合理安排種植作物品種,防止貪青晚熟。加強田間管理。如棉花通過整枝化控等措施,能促進生長髮育,促早熟,早摘多收霜前花。

二、物理防霜法

1.灌溉法,這是一種經濟有效的防霜方法。通過向田間灌水,能使土壤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增大,並增加空氣溼度和溫度,減少輻射散熱。實踐證明,灌水的田塊作物葉面溫度在夜間比不灌水的提高1-2攝氏度。防霜的效果以灌溉的當天或次日為好。最好的時機在冷空氣剛過風靜下來而霜凍尚未發生時進行灌溉。

2.煙燻法,一般在霜凍即將發生時點燃發煙物,使煙堆放熱,煙霧成幕,有降低熱輻射減慢降溫和增加植株間溫度的作用,可選用易發煙的柴草。此法可使株間溫度提高0.5-2攝氏度。用化學藥劑發煙防霜,比用柴草省工而經濟,效果也好,但應選擇對人和作物無害的藥物材料。

3.覆蓋法,此法適用於小面積作物防霜。可用草簾、席子、泥缽、塑料布、草木灰覆蓋在蔬菜等作物上,使地面田間的熱量不易散失,延遲收穫期。

節氣習俗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飲酒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徵。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吃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南方地區的民俗認為,霜降吃柿子,冬天不會感冒。因此,閩南有句俗語就是“霜降吃了柿,不會流鼻涕”。

送芋鬼

霜降,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人們同樣非常重視,各地還有祛兇、掃墓等習俗,以祈求風調雨順,生活幸福安康。如在山東煙臺等一些地方,霜降這一天人們要去西郊迎霜;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霜降時節,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裡面放入乾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闢兇迎祥。

節氣養生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多運動增強耐寒力

秋季晝夜溫差變化比較大,運動能給身體以良性的刺激,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地處於緊張狀態,有助於提高人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從而更容易適應進入冬季後的氣候變化。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適時有度地進行。此外,還需順應“春困秋乏”的生理反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每次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不宜過度勞累,更不可經常大汗淋漓,使陽氣外洩,傷耗陰津,削弱機體的抵抗力。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也可選擇廣播體操、健美操、太極拳、太極劍、球類運動等。

注重“禦寒清熱”

霜降時節氣候漸冷。人與植物雖然同屬生物,但人與植物體內流動的液體對溫度的要求不同,人血見寒易凝。在這段時間人的手腳易涼,後背易冷,是氣血遇寒循環不暢所致,但心裡有燥熱的感覺。這是“秋行夏令”的結果。

面對這種氣候,陰天時要適當地增加外衣;豔陽天適當減外衣,不要被寒氣所傷,也不要熱傷風。由於現代生活的節奏過快和壓力過大等原因,導致許多人的陽氣不能與自然陽氣同步變化,因而秋冬交際陽氣不能收藏,受到自然界燥氣壓迫形成體內鬱火。鬱火是陽氣太過部分,屬於體內邪氣。邪氣太盛進入臟腑,百病開始橫生。霜降 15 天之後即是立冬。這個時節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養生者注意做好“外禦寒、內清熱”是關鍵。

霜降時節防秋燥

霜降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陽氣漸退,陰氣漸生,人體的生理活動亦根據自然界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皮膚的新陳代謝水平開始下調,汗腺分泌量減少,使皮膚角質層水分含量下降,皮脂腺分泌量的減少,使角質層的保水能力下降,加之氣候乾爽,多風少雨,大部分人感覺皮膚乾燥,易發生過敏反應。所以,霜降時節護膚就顯得尤為重要。

深秋時節,氣候逐漸乾燥,皮膚重點要保溼,應如何保溼呢?

一是飲足夠的水飲水量為每日6~8杯,同時還要飲用果汁、礦泉水、茶水等;二是可用蒸氣燻蒸臉面,給面部補充水分;或用保溼護膚劑塗於臉面,以減少表面水分散發。三是注意飲食調養:多喝豆漿、牛奶等飲料,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魚、瘦肉, 戒除煙、酒、咖啡、濃茶及煎炸食品。多吃些芝麻、核桃、蜂蜜、銀耳、梨等潤燥滋陰的食物,能滋潤肌膚。四是選擇合適的護膚品:選溫和的洗面奶,不含酒精成分的化妝水,滋潤但不油膩的日霜及晚霜,有增白效果的軟性面膜等。配合使用含有松香油脂酸和維生素 A 的面部潤膚劑,促進血液循壞,有效改善皮膚生理環境,減少皮膚皺紋。五是皮膚護理分白天和晚上:白天的護理,堅持每天做兩次面部清潔,讓皮膚潔淨、滋潤,外出時要使用有防曬作用的日霜;晚上的護理,先用溫水、洗面奶徹底清潔面部皮膚,再用不含酒精的化妝水進一步潔膚及補充水分,然後在面部薄而勻地抹滲透性強的滋潤晚霜,適當地熱敷,讓營養滲透到皮膚深層中去。

心靜平和遠離悲秋

秋風冷雨,花木凋零,萬物蕭條,常會讓人在心中引起悲秋、淒涼之感,易產生抑鬱情緒,所以還應注重調攝精神養生。

預防悲秋,首先應有“心無其心,百病不生”的養生素質,養成不以物喜、不為己悲,樂觀開朗,寬容豁達,淡泊寧靜的性格。收神斂氣,保持內心寧靜,以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精神的影響。其次,要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豬肉、羊肉和豆類等。此外,還要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歌舞、登山等。

轉自中國氣象科普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