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期」这种犯罪的坑,一定要小心

「第235期」这种犯罪的坑,一定要小心

「第235期」这种犯罪的坑,一定要小心
「第235期」这种犯罪的坑,一定要小心

犯罪是指具有刑事责任的人实施了侵犯刑法分则中所保护的法益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法惩罚性的行为。大家看着犯罪这个词的解释,觉得犯罪离自己很远,但真的是这样吗?

2018年10月11日,我院提起公诉一起破坏环境资源的滥伐林木案件。被告人燕某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用油锯将以4500元价格购买张某栽植在五原县隆兴昌镇义丰二社毛渠上的57株杨树、3株柳树、1株榆树进行了砍伐,合蓄积量为18.22501立方米,其行为涉嫌滥伐林木罪。

砍树就有可能犯罪了,所以犯罪离你并不远啊!

「第235期」这种犯罪的坑,一定要小心

检察官小姐姐普法时间:

「第235期」这种犯罪的坑,一定要小心

滥伐林木罪是指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未经有管部门批准并核发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采伐许可证,但违背采伐证所规定的地点、数量、树种、方式而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管理的,以及本人自留山上的森林或者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

出现这种破坏环境资源案件的原因:一方面是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够,农民普遍认为自家种植的林木,权属是自己的,砍伐自家的林木理所当然由自己决定,砍伐多少是自己的事,无关他人;要么是自己跟他人达成的林木买卖关系,取得的林木是自己买受所得,只要有利可图,就任意砍伐。没想到处分自己权益的时候,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要件,即必须取得有关管理部门许可,因而触犯了法律。另一方面是经济增长的来源,农民们自伐或砍伐购买他人种植的林木进行初加工后转卖给木材老板,是农村家庭获取家庭经济来源的一条途径。在审理砍伐自家种植林木案件中,嫌疑人普遍认为:砍伐自家种植的林木不用办理采伐许可证,没有意识到不办理采伐许可证砍伐自家林木的行为属犯法。而与他人购买林木后,砍伐进行初加工出卖,作为家庭经济来源的另一途径,在采伐林木时采用投机取巧、瞒天过海的方法,办证少、砍伐多或不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被举报而构成犯罪。

「第235期」这种犯罪的坑,一定要小心

林业资源是我国一项及其宝贵的资源,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滥伐林木罪是破坏国家林业资源的一种犯罪行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第235期」这种犯罪的坑,一定要小心

身在江湖,你的“一不小心”就可能深陷牢狱之灾,赶快关注“五原县人民检察院”公众号,让检察官小哥哥、小姐姐提醒你哪些行为可以,哪些行为不可以,护你平安!

「第235期」这种犯罪的坑,一定要小心

往期精彩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