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三件大事看似並不相關,卻都在說同一個詞!


四天三件大事看似並不相關,卻都在說同一個詞!


世界的改變,正顯示出原則的不容改變。這個道理在近幾天接連發生的三則新聞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10月19日,中宣部原副部長魯煒等五名部級官員被問責的消息,在一天內密集曝出。20日,習近平總書記向民營企業家回信,信中提到:“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這一點絲毫不會動搖。”22日,中國工會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習近平等七名常委悉數到會祝賀。

四天三件大事看似並不相關,卻都在說同一個詞!


這三則消息看似互不相關,卻都釋放出同一種信號。這信號只有四個字卻重逾千鈞:定力,韌性。

四天三件大事看似並不相關,卻都在說同一個詞!


——定力與韌性,在於堅持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不容動搖。

無論是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還是熱火朝天的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下的工人階級始終是推動中國前進的中堅力量。在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奮力拼搏下,中國人民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突破重重封鎖,走出了別人認為不可能走通的道路,取得了別人認為不可能獲得的成績。認識到工人階級對發展生產力無與倫比的優勢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是我們由歷史中總結並證明的經驗。

四天三件大事看似並不相關,卻都在說同一個詞!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隨著中國社會空前活躍,經濟成分日益多元,勞動者這一概念也與時俱進,不斷擴充更新。但是,無論我們面對什麼樣的挑戰,堅定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上的中國,都必定會以工人階級為開拓事業的中堅力量。

改革以解放思想為先,但這絕不是要重估乃至顛覆一切價值。正相反,堅持中國工人階級是最先進、最可依靠的主力軍這一判斷,反而是我們在改革之路上行穩致遠的前提。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我們這個時代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需要、也更契合不懈奮鬥的工人階級。

四天三件大事看似並不相關,卻都在說同一個詞!


——定力與韌性,在於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不容動搖。回望改革的每一步,都伴隨著對民營經濟的進一步認可與“鬆綁”。從1977年城鎮個體勞動者僅有15萬,到2017年底民營企業超2700萬,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後,中國民營經濟用撐起中國經濟“半壁江山”的成績書寫了一個傳奇。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步伐,也隨著“看不見的手”愈加強壯有力而日益輕盈。

四天三件大事看似並不相關,卻都在說同一個詞!


“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和做法都是錯誤的。”中國在發展上不是沒有經歷過曲折,也不是沒有錯估過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但我們之所以能夠用幾十年快步走過別人幾百年走過的路,靠的就是牢記教訓“不貳過”。民營經濟與中國發展緊密相連,民營企業家與全體中國人民共享同一美好願景。無論面對看似來勢洶洶的經濟波動,還是又有什麼樣的雜音沉渣泛起,中國永遠尊重並保護合法取得的勞動成果,也決不允許任何人鼓吹“收割”民營經濟的歪理。

四天三件大事看似並不相關,卻都在說同一個詞!


——定力與韌性,在於保持高壓反腐態勢不容動搖。“久久為功”,習近平總書記常掛在嘴邊的這四個字,在最近的密集“打虎”中又有了新的事例。在同日通報的五名“老虎”中,河北政協原副主席艾文禮的自首,卻意外地促成了安徽省鳳陽縣原政協副主席史成龍的主動投案。這並非由於二者之間有什麼糾葛,而純粹由於這名省部級領導幹部的落馬成了讓處級官員心驚膽戰的前車之鑑。“打虎”與“拍蠅”,日益形成不可切割的關聯。

四天三件大事看似並不相關,卻都在說同一個詞!


“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在五年多來“不歇腳”的鬥爭中,腐敗這一人民最痛恨的現象、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在一些深層領域,腐敗仍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滋生蔓延,此前中央部署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聚焦“打擊保護傘”就是應對之舉。“行百里者半九十”,把腐敗病灶從社會肌理中切割開,需要我們將反腐由全面向深入推進。

四天三件大事看似並不相關,卻都在說同一個詞!


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磨練而出的定力與韌性,是我們最可寶貴最不可割捨的財富。保持定力,錘鍊韌性,才能在一切挑戰面前無懼風雨,一往無前。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