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原因何在?大基建何去何從?-轉自《信貸白話》

經濟下行原因何在?大基建何去何從?-轉自《信貸白話》

城投,國家需要你出手!

今年秋冬,為了應對經濟下行,京津冀地區的環保標準有所調整,不再一刀切地要求企業停工。在北京,這幾天又聞到了熟悉的霾味。

一場罕見的股災,領導們都出來講話,部分政策也進行了調整。

如,保險資金又被請進股市了,銀行理財子公司可以投資股市了,私募基金進入股市也更方便了。

上週六的金穩委要求處理好穩增長與去槓桿、嚴監管的關係。對於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要求不得盲目壓貸、抽貸。

未來還有更多的政策出臺。

種種跡象表明,去槓桿嚴監管的政策似乎有所調整。這不由使人想到,對於地方政府舉債融資,對於隱性債務的清理整頓,乃至於對於城投融資的管控政策是否會有所放鬆?

比如說:隱性債務清理告一段落,或者,增加政府顯性債務的額度?

上週五統計局公佈三季度GDP 的增速是6.5%。這個數字創出了2009年1季度以來的新低,維持了12個季度的6.7%~6.9%的箱體就此跌破。

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3%,其中,9月同比增長9.2%,較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9%,其中,9月份出口額同比增速14.5,較上月回升4.7個百分點。

上述數據表明,出口和消費沒有下滑,還有所增長。

那麼,GDP增速下滑的原因在哪裡呢?

我們來看投資方面。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483442億元,同比增長5.4%,增速低於GDP的增速。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9.9%,仍維持在較高水平。基建投資增長3.3%,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5.9%

看來,基建下滑是經濟下滑的主因。

也難怪自7月23日國常會以來,多次強調要加快基建補短板力度。

繼續看。前三季度,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7%,增速與1-8月持平,比去年同期高2.7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高3.3個百分點。而國有控股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1.2%,低於去年同期,也低於GDP的增速。

至此,我們可以合理推測,以國企城投為主力的基建投資的下滑,可能是GDP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這也與今年以來,控制地方政府舉債融資、PPP降速、清理隱性債務以來,我們得到的印象符合。

我們還要看到,三季度6.5%這個增速是在出口和房地產維持高位的情況下取得的。未來,如果出口和房地產下來,GDP會承受更大壓力,可能要面臨保6的問題。

三季度可能是向下的一個拐點。

怎麼辦?

出口的情況就不說了。你們都想到了。

重新刺激房地產?我覺得不可能,不會出此下策。其實效果也有限了,即使放開限購,受益的也只是中心城市。

剩下就是消費、民間投資和由國企城投主導的基建。

我們看到,財政部趕在週六推出了個稅抵扣方案,而且,只給15天的徵求意見期,意圖以雷厲風行的快速行動刺激市場信心。

個稅抵扣方案頗有誠意,不過,短時間內,也許只能刺激稅務代理業的需求,要靠這個刺激居民消費,還遠遠不夠。

週六的金穩會要求解決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題,完善商業銀行考核體系,提高民營企業授信業務的考核權重;健全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對已盡職但出現風險的項目,可免除責任。---誠意也很足。

只是,現實中看,目前融資需求最迫切的民營企業,是前期投資規模太大,眼下週轉困難的企業。更多民營企業目前新增投資的意願並不強烈,因為經濟前景不明,缺乏好的項目。

也就是說,民間投資要上來,首先是民營企業能獲得好業務、獲得訂單。

跟多數人想的不一樣,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於國企貸款並沒有任務指標,而對於中小企業放貸是有任務考核的,完不成要受監管處罰。對於國企城投的貸款,因為合規政策太多,銀行在合規方面更為謹慎。

引用一位銀行信貸人士的留言:

我們真的是因為不怕犯政治錯誤,所以才給國企貸款的嗎?

不是。

其實我們現在都不敢給國企貸款了,特別是不敢給城投貸款,因為我們害怕被認定為隱性債務,我們不想被處分。

我們真的是怕犯政治錯誤,所以才不給民營企業貸款的嗎?

不是。

有的民營企業我們不願意貸款,是怕他們還不回來。而且,聽說質押的股票也不能處置,

我們更不敢貸了。

好的民營企業我們會搶著貸款,上門去營銷。可他們不要貸款,

說:現在市道不明,不知道會不會賺錢?

民間投資要起來,首先要經濟環境好,投資能賺錢。這個跟股市一樣,大跌的時候散戶是不敢進的,只有上漲的趨勢形成,散戶才敢進場。

雖然從長期看,必須培育消費和民間投資動能,但短期看,基建穩增長的速度是最快的。也能夠為消費和民間投資增長爭取時間和機會。

拐點之下,是時候把城投放出來了!

城投,始於上一輪經濟危機的低谷,天生具有穩經濟的使命。十年來,各個地方的城市面貌天翻地覆,基礎實施完善便利,城投功不可沒。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市道不明,需有人帶頭投資。

新經濟新動能尚待時日,穩基建補短板正當其時。

十年前的那個低點,歐美金融危機黑雲壓城,中國GDP創出新低,是城投銜命而生,止跌回升。2014年之後,在43號文導致經濟收緊的那段時間,也是城投借政府購買模式再起,托住了L型的下沿。

這一回,不出意外的話,歷史的重任又將落到城投的身上。

不要問:為什麼政策總讓我的命運跌宕起伏?因為你的使命就是熨平週期。不要問:為什麼我如此努力卻還是譭譽參半?當城市更加美麗,你會得到心裡的笑。

本週乃至以後,一定還有更多政策出臺,也許更多的是關於消費和民間投資方面的。但是,我知道,城投需要行動了,要準備幹活兒了!

附贈幾句話:

1、隱性債務最大的風險是“隱”字,不知道風險有多大是最大的風險。摸清風險底數之後,可能是給一個說法,也可能是摁住隱性,放開顯性。

2、明年政府發債會擴大。

3、積極的財政要更加積極,說的是中央財政。

4、各地要量力而行,有效投資。欠發達地區尤其要根據中央精神,找出基建短板,爭取列入計劃,爭取資金支持。

5、這可能是城投開展大基建的最後一次機會,是政策的最後一次傾斜。城投要抓住機遇,促進轉型發展,積累資產和運營能力。否則,待這一輪大基建的使命完成,也就真的要關門大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