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假貨里,藏著最真實的中國?

北京時間7月26日21:30,拼多多在紐約和上海同時敲鐘,正式登陸納斯達克市場,其發行價19美元,總市值240億美元,作為國內首家同時在紐約、上海兩個城市敲鐘的互聯網企業,拼多多也是中國成長最快的電商平臺。三億中國人僅用兩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就讓某多多實現了京東歷時十年才突破的1000億GMV(網站成交金額)。

拼多多上市後,因為售賣假貨問題,一時間備受爭議。都在說消費升級,拼多多卻逆流而行,主打低價,山寨橫行,殺出了一條血路。

有人說,拼多多的假貨裡,藏著最真實的中國。

拼多多的假貨裡,藏著最真實的中國?

僅從創富的角度來看,拼多多無疑算得上相當成功。成立僅僅三年時間就在美國上市,在此之前,很多人可能都還沒聽說過拼多多和黃崢,而一夜之間,拼多多的市值已經躋身中國互聯網公司十強,創始人黃崢的身家甚至超過了京東的劉強東。

拼多多的假貨裡,藏著最真實的中國?

打開拼多多的界面,“9.9元特賣”、“一元秒”等字眼佔據了很顯眼的位置,低價成為拼多多自我打造的最顯著的標籤,而外界同時還給予了拼多多另外一個同樣顯著的標籤——低質。尤其是近期登陸納斯達克之後,外界對於拼多多山寨、假貨的質疑更是鋪天蓋地。對於拼多多模式的質疑並非始於今日,拼多多的創始人黃崢也早就做過回應,“我們的核心就是五環內的人理解不了”,將拼多多的客戶群體定位於五環之外。

拼多多的假貨裡,藏著最真實的中國?

拼多多雖然因為山寨假貨等問題備受指責,但這並沒有阻礙其在商業上的成功,由此折射出來的一個現實是,中國經濟雖然已經看似非常強大,但其實還存在大量被遺忘的底層人群,這些低收入群體對於價格極其敏感,而對於商品品質並沒有太高的要求,由此成就了拼多多的成功。和拼多多面臨的山寨假貨、商業倫理等爭議相比,一個更加嚴肅的問題是,通過收割低收入人群而大獲成功,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即將迎來蕭條?

拼多多的假貨裡,藏著最真實的中國?

經濟學上有個名詞叫做口紅效應。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大部分商品都乏人問津,而口紅的銷量卻逆勢增長,口紅效應由此誕生。後來美國經濟學家觀察到,不僅是30年代的那次大蕭條,每當美國經濟陷入困境時,口紅的銷量總是大幅上升,經濟越是不景氣,口紅的銷量越高。

背後的原因在於,經濟蕭條到來後,人們收入下降,無力消費高價商品,而口紅這種商品不僅廉價,還能給人提供一定程度的心理安慰和滿足感,因此每當經濟不景氣時,口紅這類商品反而會迎來更大的需求。拼多多提供的大量廉價商品,對於低收入人群就具有很強的口紅效應,一方面價格低廉,同時消費者通過拼團成功享受更低的價格,也可以在心理上帶來極大的快感。

拼多多的假貨裡,藏著最真實的中國?

中美貿易大戰和中興事件的爆發,讓很多人認識到中國的經濟實力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大,而拼多多的意外成功,也讓人們意識到,中國人的收入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富裕。2017年,中國的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在全球範圍內已經算得上中上收入國家,加之近年來國人海外血拼的新聞更是屢見不鮮,人們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消費升級的時代。少數人海外血拼固然體現了真實的中國,但是大量低收入人群的存在,同樣也是另外一個真實的中國,拼多多的成功,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拉開了中國底層社會的一層帷幕。

拼多多的假貨裡,藏著最真實的中國?

從中國消費的整體來看,民眾的消費能力可能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勁,在部分高收入人群消費升級的同時,更多的中低收入人群可能正在消費降級。如果從稍專業一點的角度來觀察,不妨看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這個指標,最近幾年的增速逐年下降,2010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實際增速為15%,到了今年上半年,增速已經跌破了10%。如果從市場層面來觀察,國內還有不少定位奢侈品的電商平臺,但是迄今仍在苦苦掙扎,國人看似強大的消費能力並沒有支撐這類電商平臺的成長。去年9月,國內奢侈品電商的領先者寺庫網在經營了10年之後登陸納斯達克,上市首日就破發,市值不到4億美元,和拼多多3年上市,上市首日大漲40%,市值300億美元形成了鮮明對比。

拼多多的假貨裡,藏著最真實的中國?

決定民眾消費能力的,首先是民眾的收入水平,其次還需要一個完備的社保體系。那麼,我國居民的收入增長情況又如何呢?最近幾年,我國居民的收入增長也是逐年放緩,201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1%,今年上半年只有6.6%,低於同期GDP增速。不僅是工資收入增速放緩,民眾的財產性收入增長也並不樂觀,A股市場牛短熊長,大多數投資者不僅無法獲得穩定回報,反而被股市侵蝕不少財產,樓市雖然看似漲幅巨大,但更多隻是紙面財富,除了少數擁有多套住房的居民,對於大多數房奴而言,高額的房貸嚴重擠佔了其消費能力。

拼多多的假貨裡,藏著最真實的中國?

而從社保體系來看,歐美髮達國家的人民之所以敢於消費,很少存款,主要原因在於社保體系的健全,使得他們沒有太多的後果之憂。相比之下,我國的社保體系並不健全,養老金替代率(也就是退休後每月領取養老金和退休前每月工資的比例)很低,大概只有40%,按照世界銀行的建議,養老金替代率應該在70%左右,才能維持退休後的生活水平不出現明顯下降。40%左右的養老金替代率,很難保證退休之後繼續維持相對體面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