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儿科医生手撕“物理降温”,孩子发烧物理降温到底有没有用?

韦德俊


物理降温有没有用,我们需要明白物理降温怎么用,最终会起到什么作用?



什么是物理降温

通过一些降温方法,比如敷冰袋、温水擦拭身体、洗澡、用退热贴等除了吃药以外的降温方法。

物理降温的作用

物理降温可以暂时让体温下降,但是并不能代替药物起到最终降温的效果。

物理降温最大的作用是缓解宝宝高烧时带来的身体不适。

物理降温怎么用

并不是说所有的宝宝高烧都能够用物理降温,物理降温需要分具体情况。我们知道宝宝发烧一般由病毒和细菌引起,孩子一旦发高烧也需要看具体情况。对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如果宝宝精神很好,虽然高烧,但是吃喝玩乐完全不受影响,且温度没有超过38℃,这个时候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来起到协助身体降温的作用。



但是如果宝宝高烧,精神萎靡,已经严重影响到宝宝的正常活动,那么不管体温多高,尽快用药物来降温。

爸爸妈妈还需要知道,发烧是身体面对感染进行的自我保护,我们需要知道降温不是最终的目的,降温是为了让宝宝的身体更舒服,是为了防止宝宝高温惊厥。最终需要了解宝宝的发烧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错误的物理降温法

用酒精擦拭宝宝身体。究竟挥发会带走身体热量,但是宝宝皮肤娇嫩通透性强,血液循环旺盛,因为身体发热,毛孔张开,究竟擦拭身体,很容易让酒精进入宝宝身体,对宝宝的身体造成危害。

传统的捂汗法。我们小时候发热,长辈们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捂汗,但是这是错误的降温方法。对于身体温度调节差的小宝宝来说,捂汗会导致小宝宝体温升高,越捂越热,严重会导致宝宝高温惊厥。正确的做法是减少衣物进行散热。


豌豆妈妈育儿


孩子发烧物理降温我一直觉得起效慢,不如药物快。可是今年年初娃发烧40度药物降温不见效的情况下,我无奈选择物理降温,这才发现物理降温很管用。

我的宝宝四岁半,今年过年的时候正流行病毒性感冒,我家娃也得了感冒,从小娃发烧都用美林退烧,可是这次服用后没有管用,娃持续高烧40度,我选择去医院检查治疗,可是到医院才知道医生并不是万能的,验血后医生说是病毒性感冒,因为烧的太高所以药物看似起不到作用,你们需要回家给孩子物理降温,必须通过孩子的免疫力才能降温。无奈之下我们选择回家用物理降温治疗。回家后10分钟用温水擦洗一次全身,从晚上9点开始一直到凌晨3点,娃的体温终于开始下降。所以个人觉得物理降温还是很管用的,就是非常辛苦而已。


科幻直通车冯志刚


物理降温,是医院临床普遍采用的方式。他们有个分界线:38°C。只要在38°C以下,医生都会建议物理降温,主要擦拭部位有:腋窝、腿弯、大腿根、脖颈处、额头等。

据我个人带孩子经验,孩子火力强,高烧到40°C经常。用退烧针等很容易掩盖症状,给人以已经好转的错觉。所以当年对孩子,我用物理降温比较多。

除了腋窝等处用湿毛巾擦拭,头部冷敷,我还会采用个人的一些方式,比如前心后背的搓理,类似于刮痧,只是用手不用工具。采用这样不停搓理,散热也很快。

在孩子39°C以下,我采用这些方式后,还会用另一种降温方式,就是赤裸与孩子相对,直接把孩子搂在胸口,边给孩子全身搓理,边用自己的正常体温给孩子物理降温。有娃的妈妈可以试试,我用这方式物理降温,效果最好,一般孩子很快出汗了。

我不知道这个所谓儿科大夫手撕物理降温有什么依据,但建议能短时间物理降温奏效的,最好别依赖药物退烧。物理降温短时间无法奏效,无效果,那当然必须用药,高烧不退持续时间长,可不是闹着玩的。切记。

物理降温不只是对孩子如此,大人也一样。只不过老人火力差,高烧到三十八九度已经是昏昏沉沉。前几天老母亲发病住院,就是如此。

每天下午发高烧,医生打退烧针,体温正常,晚上又高烧,再用肛门栓降温,到下半夜体温正常,一直稳定一个白天。那几天我就发现,发热的周期就这个规律了。直到有一天晚上,遇到另一个男医生值班,再次高烧,他拒绝用退烧药。他对我说:“我的习惯就是尽量不用退烧针,最好物理降温,观察我的用药效果,是不是起作用。你不要害怕,八十多岁的老人能高烧到39°C,本身就说明她体质特别好,是好事。继续回去物理降温,观察着。”

当时就被他说服了。问护士要了冰块,用干毛巾包裹了,我轮换放母亲腋窝,一边最多十分钟就换另一面。这样折腾着,母亲的体温居然慢慢降了。到早上五点,只有37.1°C。白天恢复正常体温。就这样,母亲的体温再没有反复,一直正常,到今天已经四天了。

真的感谢那位有原则的值班医生。事实证明用药很对症,母亲现在一天比一天精神好。

物理降温,是最有感情的方式。它起的作用不只是降温,还有抚摸带给人心灵的抚慰,这对病人非常重要。阿兮以为,让病人在高烧昏沉中,感觉到被爱着,是最好的退烧药。您觉得呢?


阿兮随笔


物理降温并非是一无是处,也不是绝对不能用,而是要分情况,不是只要发烧就适合用物理降温法。只要是在合适的情况下,物理降温可以用来或者和药物退烧配合使用的。

孩子发烧了,首先是绝对不能捂汗。宝宝的汗腺发育并没有完全,越捂可能就会越热,不仅不能做到退烧,还可能造成“捂热综合征”,造成宝宝高热,脱水,惊厥甚至器官衰竭。此时应该做的是适当地减少衣物,帮助身体散热,如果手脚冰凉的话,可以适当保暖。

还有一个错误的做法是给宝宝用酒精擦浴,因为酒精挥发很快,通过挥发带走热量。但是这种方法对小宝宝并不适合,刺激比较大,而且大面积使用酒精擦浴,对小宝宝来说容易造成酒精中毒。简单概括,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一下,精神也挺好,可以先尝试物理降温,比如解开衣服,温水洗浴等方法。如果体温已经超过38.5度,可以服用退烧药,比如美林或者泰诺林,同时配合物理降温,让宝宝更舒服一些。


妇产科女司机


其实这个没有什么可以撕的,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同样,物理降温虽然目前不推荐了,但是如果用的好,当成一个辅助的退热方法,对孩子也是没有坏处的,关键是用对。
咱们说了好多次了,发热虽然不舒服,但是这确实是人体主动将体温升高,目的是减少病原在体内的繁殖和复制,其实是为了身体好。但是确实有时体温太高了,会让孩子非常不舒服,这时,需要退热处理,让孩子们舒服一些。
这不是说就让病原放开了复制或者繁殖了,因为除了发热,身体免疫系统还有其他方法消灭这些病原呢。
发热起来后,分为3个期,分别是体温上升期,高温维持期,体温下降期。在体温上升期,孩子们虽然体温已经达到38.7摄氏度(举例子),但是因为大脑设定的目标是39摄氏度,所以,孩子体温还要上升,所以,孩子们会觉得冷,手脚冰凉,这时是一定不能物理降温的,什么方式都不行,洗澡不行,裹湿毛巾也不行哦。
但是随着孩子体温上升到最高点(比如39摄氏度),这时,孩子体温就不会上升了,会维持一会,开始体温下降了,这时,孩子表现是开始冒汗,手脚发红了,这时一般也无需物理降温,但是,如果孩子就喜欢洗个澡,这时洗个澡也ok啦,不是严格禁止的,不是说洗个澡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损伤。
之所以不推荐物理降温,就是怕家长们在孩子处于体温上升期时给孩子物理降温,这时会导致孩子不舒服,还降不下来体温,所以就不推荐了,但是如果在体温下降期,用用物理降温的方式,也不是禁止的,用对了就行了。

儿科医生孔令凯


虽然知名儿科医生手撕“物理降温”,但是孩子发烧物理降温当然有用。

因为,小儿发烧毕竟与大人不同。比如,不能用大人用的盖上被子捂汗的方式来进行物理降温,因为小孩体温调节能力很差。这样没等小孩的汗出来,小孩的体温非但不能降低,甚至可能持续升高,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用酒精降温的方法也不可以用,因为酒精可能在小儿毛孔变大的时候,进入小儿体内,造成小儿酒精中毒。但是用温水给孩子身体的物理降温方式还是可以采用的。毕竟相比药物降温的方式,物理降温毒副作用更小。

但是,如果小儿体温异常升高,甚至达到39度,而且小孩已经萎靡不振,这时候必须就医。进行血常规等检查,同时根据医生的处方服用退烧药。甚至还要进行静脉注射或者打点滴。因为,高烧太厉害的时候,物理降温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持续的高烧会使得小孩出现惊厥、罹患癫痫等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地震博士


小时候发烧爸爸妈妈总会在额头给我们冰敷毛巾,或者盖上厚被子,让我们睡一觉出出汗,甚至还有家长用酒精给孩子擦身体降温,但是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些方法其实并不是首选的退烧方式。

因为物理降温只是把人体体表温度降低了,大脑里调节体温点的中枢依然没变,这种降温不会维持很长时间,属于治标不治本。另外这种物理降温,使用不当还有可能造成伤害,前几年就有东莞一名1岁男童发烧,父母用酒精擦拭其身体降温,最后导致死亡的悲剧发生。

所以退烧首选的方法还是药物治疗,如果有的孩子不适合药物退烧,或者需要用一些辅助手段,这个时候我们才会考虑物理降温。

比较安全的物理降温的方法是温水擦浴,水温比体温低1~2°即可,水温太低孩子会觉得冷,比如高烧39°,用36°或者37°的水就差不多,这里提醒各位家长手的感觉是有一定误差的,最好用体温计测量水温。给孩子用擦浴、泡浴都行,一次至少20分钟。

另外还需要控制环境温度,室温保持在25°左右即可。有的孩子发烧时会觉得冷,这是因为外界温度跟身体温度差别大,这种情况多穿一点就可以,不能给孩子捂得过多。

另外还有的人发烧后喜欢蒙在被子里睡一觉出出汗,这种方法可不可取?

出汗的确是调节体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发烧的病人能出点汗,体温散热就会增快,但是不能反推,一定出了汗才会好。成人不会引起什么严重后果,但对孩子来说,捂得过多会导致体温过度升高,如果出现体温40.5以上,过高热、超高热的情况,会导致捂热综合征,对大脑、心肺肝肾都是很严重的损害,非死即残。

酒精退烧就更不可取了。酒精能被皮肤吸收,特别小的孩子可能会酒精中毒,有些人用工业酒精擦拭身体,工业酒精中除了乙醇,还有甲醇,毒性较大,会导致失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健识局


首先看到这个题目有一点让很多人可能都有一点不好理解,并且产生很多困惑!好像一棒子就把“物理降温”打得什么也不是了!是不是有一点绝对了吧。也可能本身这个儿科医生目的为了宣传一种正确物理方法,有的读者曲解了吧!为了引起大家关注,就给这个标题!本身物理降温就是一种对症处理方法,它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

孩子发烧物理降温到底有没有用?明确回答,它是有用、有效及简易方法。但物理降温也需要科学方法进行。估计很多人都有发烧经历吧!一开始就是体温上升期,这时患儿表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自觉冷的厉害,有的小孩都打寒战,冷的牙齿哆嗦。这时如果用酒精或凉水刺激,那小孩越冷的厉害,这时不提倡盲目物理降温;当体温达到体温中枢所设定错误温度目标,体温就停止上升,这时候,应该维持一段时间,这时可以考虑物理降温;在就是体温下降阶段,这时小孩表现身体热感觉,血管扩张引起皮肤红,四肢皮肤温度身高,这时也考虑物理降温。

常见小孩物理方法有很多,现在给大家介绍几种:可以用温热毛巾给小孩擦身体,水温应调节在32~34℃,可以适当放一点食用盐,它的效果挺好的; 可以用热毛巾敷小孩四肢,轻搓宝宝的小脚及小手,有利于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可以用毛巾浸于温热水中,取出后拧去水分,敷于额头;用兑好的35%酒精擦小孩的腋窝、腹股沟等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注意不可擦拭宝宝的胸腹部;可以给小孩枕冷水袋降温,用毛巾包好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但应注意,新生儿禁用。

耳鼻喉科高医生


感冒发烧,是一件很常见的事,不过因为小孩子发育还不完全,比较脆弱,所以家长们会非常紧张,担心发烧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毕竟,也确实有过一些伤感的案例。

其实,很多人对于发烧可能都会有一些误解,认为发烧是完全的坏事,是一种病。但实际上,发烧反而是人体正常,身体免疫系统健康的一种表现。发烧,是因为人的身体感染了病毒或者细菌,它们会产生毒素,这种异常的情况被我们的免疫系统发现之后,就会自动升高体温,通过高温或者增强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来杀死那些病原微生物。所以,发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的身体为了保持健康而实行的一种防御机制。所以,只要体温还在可控范围内,我们其实是没有必要强制帮孩子退烧的。

那说到本题的重点,物理降温,很多医生和专家都认为物理降温是没用的,但是也有很多家长在现实中用物理降温方法确实让孩子的烧退了,究竟哪种是正确的呢?按理说这个问题如果要严谨一点的话,应该用实验来证明,但是我们也没这个条件,所以,下面的看法也主要是来自于各种资源的学习。目前笔者认为比较合理的是,物理降温可能真的对孩子的退烧没有很多的作用,但是,它可以让发烧的孩子更舒适一些,而在现实中,通过物理降温之后,孩子成功退烧的情况,其实可能是孩子的自愈,说明免疫系统战胜的病毒。


一切正在发生


物理降温对于幼儿常见的发热不仅没有用,而且是不推荐的。

物理降温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医学界所使用,甚至所推荐,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发现物理降温可以帮助儿童的体温更快降低,但是我们说医学的指南应该循序证据。

首先我们可以先来看看证据,依据2016年的《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若干问题循症指南(标准版)》中的介绍。


在该指南中明确不推荐物理降温,更不推荐冰水或者酒精擦拭退热,其实这个原因不难解释。首先,该指南不推荐这种做法的原因是我们发现物理降温虽然会帮助孩子降低体温,但是会明显加重孩子的不适感,这是违背医学的目的的。

同时,从发热的机制上来说,物理降温也有些无理取闹,要知道对于孩子常见的感染性发热(因为体内致热源所导致的发热),核心是人体体内的体温调定点被升高,导致身体自己认为你冷,从而调动产热、抑制散热而升高体温。单纯针对发热本身,我们更需要的是通过抑制致热源对体温调定点的作用从而让身体的自我标准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也是退烧药的作用机制(过去给打的激素针也有类似的作用,因为激素有很强的抗炎作用,但是这种做法并不正确)

物理降温单纯是增加人体的散热,而就像我们经常说的“有一种冷叫我妈觉得我冷”一样,只要身体认为你是冷的,你再散热只会让他拼命地去升高体温以维持他认为的正常状态,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物理降温会造成寒战、鸡皮疙瘩等身体发冷的症状。

同时我们有时用的酒精或者是冰水,不仅可能会造成酒精中毒,更会让身体受到冷刺激,就好比如果这种做法是对的,为什么发烧的时候不打开空调放到16度呢?

最后,像一些退热贴等东西更是无稽之谈了,退热贴本身就是一种含有挥发油的水凝胶,最早是给学生推广代替清凉油用于提神的,不会有什么帮助降温的作用。

除非是非常高的温度,或者是像中暑等非致热源性的发热,这个时候物理降温才有发挥的空间。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证据和科学知识,而不是我们的主观认识。


我们是倡导循证营养的科学团体,期待您的关注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