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知名的3首反诗,篇篇豪气冲天,气概凌云!

说到反诗,众所周知就是指那些表示造反之意的诗词。在封建社会中,当民怨过高时,常会出现这类诗词,目的就是要破坏当时统治者的威信。基本上所有的反诗,都是诗人极度不满当时社会,而发出的悲愤之语,或者干脆是说给统治者听的。

追溯中国历史,历史上最早的反诗,应该就是商汤举兵反对夏桀的“汤誓”。继而就是诗经里的一篇《硕鼠》,也隐含有反对君主的意思。然后接下来就是项羽、刘邦、黄巢、朱元璋等人的反诗,以作者之见,最有气概的当属黄巢的《不第后赋菊》:

历史上,最知名的3首反诗,篇篇豪气冲天,气概凌云!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点评:

菊花秋艳,并没有杀掉百花的意思,要论杀气,本是秋风的事。铿锵有力的诗句,强而有力地申诉了他扭转乾坤的豪情壮志,冲天凌云的气势,英雄的愤慨流泻在形如干戈金锋的笔端。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在一次继续落榜后,心情苦闷,然后就写下了这首“反诗”名篇!

历史上,最知名的3首反诗,篇篇豪气冲天,气概凌云!

继黄巢的“反诗”之后,另一位能数得上的可能就是朱元璋了。我们知道朱元璋从小家境贫寒、甚至还乞讨过生活,最后还当了和尚,即使这样,到最后能建立大明王朝,也不是一般人能具备的能耐。他的《咏菊》反诗,虽说是化用黄巢的,但凌云志气,不输于黄巢!

明·朱元璋《咏菊》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点评:

朱元璋的这首反诗,是其在建立基业之前所作,由此可见他是多么有抱负多有自信的一个人,他说到做到了。朱元璋这样舞刀弄枪,一路杀奔龙廷,夺了位的人,才会赋予菊花杀百花的意义。霸气和杀气,可见对以菊花自况境界的向往。

历史上,最知名的3首反诗,篇篇豪气冲天,气概凌云!

下面要说的这首反诗,还有一首反词,都是出自宋江之手。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宋江是一个略有文辞、善于经营、一心想诏安归顺朝廷、而最后功成名就又被毒酒毒死的悲剧人物。南宋时期,宋江在江湖上的名气虽然响亮,但是他在官场并不如意。后来更是杀了阎婆惜,开始了他背井离乡的生活。宋江的反诗正是他在流放到沧州时,在浔阳楼上所作: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历史上,最知名的3首反诗,篇篇豪气冲天,气概凌云!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宋江这首诗句以黄巢相比,竟然笑话黄巢不是丈夫,这就可以看出宋江其实这人早有野心,只不过一直深藏不露罢了。但是一作者之间,宋江的这首反诗和反词,在气概上还是输于黄巢和朱元璋的。

历史上,最知名的3首反诗,篇篇豪气冲天,气概凌云!

读了这几首反诗,读者们你们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在在评论区留言哦~

赏经典诗词,观诸类文化,请关注【文史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