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由來!

研究一個國家的歷史,總得知道他最初的民族。現在世界上,固然沒有真正單純的“民族國家”。一個國家,要想自立於世界之上,究竟民族宜乎,還宜乎複雜?假如說複雜,可以複雜到怎樣程度?自然也還是一個問題。然而一個國家建立之初總是以一個民族為主體,然後漸次吸收其餘諸民族,這是一定不移的道理。然則要曉得一個國家最古的歷史。必須要曉得他最初的民族,也是毫無意義的了。

建立中國國家最早的民族,就是“漢族”,這個也是講歷史的人沒異議的。

然則漢族還是從“有始以前”久已在中國本部的呢?還是從他處遷來,人“有史時代”,其形跡還有可考的呢?這便是“漢族由來”的問題。

關於這一個問題的回答,要算是“西來說”最為有力。近來人關於這一個問題的著述。有算蔣觀雲的《中國人種考》最為祥傅。但是他所舉的證據,還不盡可靠,我現在且舉兩種證據如下。

其(一)古書上說崑崙的很多。《周禮·大宗伯》:“以黃琮禮地”。《鄭注》“此····禮地以夏至,謂神在崑崙也”。典瑞“兩圭有邸,以祀地旅四望”。《鄭注》:“祀地,謂所祀於北郊,神州之神”。疏:“案《河圖括地象》,是崑崙東南萬五千裡,神州是也”。人神州以後,還祭“崑崙之神”,可見得崑崙是漢族的根據地。然則崑崙究在何處呢?《爾雅》:“河出崑崙墟”。《史記·大宛列傳》:“《禹本紀》言河出崑崙。崑崙,其高二千五百餘里,日月所相隱蔽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瑤池”。《說文》:“河水出敦煌塞外崑崙山,發原注海”。《水經》:“崑崙墟在西北,去嵩高五萬裡,地之中也。其高萬一千里。河水出其東北陬”。都以河所出為崑崙。河源所在,雖有異說,然都起於唐以後,不能拿來解釋古書。要講“古代所謂河源”,《史記·大宛列傳》所謂“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闐。其山多玉石,採來。而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崑崙雲”。其說自極可靠。那麼,如今于闐河上源一帶。一定是漢族古代的根據地了。

其(二)漢族二字,是後起之稱,古代漢族自稱。他族稱漢族,或說“華”,或說“夏”。《左傳》戎子駒對晉人,“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國語》“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都是證據。近人因此附會到《列子》上頭的華疍之國,固然不甚可靠。然而西史的巴克特里亞,史記上稱他做大夏,似乎是這地方的舊名。《呂氏春秋·古樂篇》:“皇帝令伶倫作律,伶倫自古大夏之西,乃之阬隃之陰,取竹於嶰溪之谷”,視乎就是這一個夏。那麼,阿姆河流域,似乎也是古代漢族的居地。

以上兩種說法,如假定為不謬,則漢族古代,似居今蔥嶺帕米爾高原一帶,這一帶地方,據人種學歷史家考究,原是各大人種起源的地方。漢族入中國,所走的大概是如今新疆到甘肅的路。近來人多說,“漢族沿黃河東徒”。這句話,似乎太粗略。現在的黃河上源,在古代是氐羌人的根據地。

總而言之,“漢族西來”,現在沒有充分的證據,然而蛛絲馬跡是很多的。將來古書讀的更精,古物發現得更多,在借他國的歷史參考,一定可以大為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