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喜樂說:微量元素硒對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糖友喜樂說:微量元素硒對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硒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1 ],也是目前各種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C、Zn、Mg 等) 中唯一與抵抗病毒感染有直接關係的營養素[2 ],其可通過多種方式增強人體免疫系統調節能力,有效阻止病毒突變,對抗多種病毒感染性疾病[1 ],並可有效改善人的情緒,具有抗疲勞、防抑鬱的功效[3 ,4 ] 。

1.作用機理

硒是構成谷胱甘肽過氧化酶(GPX) 的重要成分。補充硒可使GPX活性增強,從而增強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保護機體細胞膜、核酸及蛋白質的正常結構與功能。

2.硒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研究表明硒影響機體免疫主要包含3 種免疫方式,即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1 ] 。硒能促進干擾素的產生,並且在體外可以增加γ- 干擾素的活性,增強人體NK細胞的細胞毒作用,而不損傷靶細胞膜[5 ] 。硒還能促使淋巴細胞IL -1 和IL - 2 的分泌能力顯著增強,刺激免疫球蛋白的形成,提高機體合成Ig G、Ig M 等抗體的能力[1 ] 。此外,硒對於吞噬細胞對病毒體的趨化、吞噬和殺滅過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研究發現,硒可與巨噬細胞活因子(MAF) 協同激活巨噬細胞,從而增強抗腫瘤活性,同時又能降低巨噬細胞對淋巴細胞的抑制作用[6 ,7 ] 。

3.硒對病毒性感染疾病的防治作用

硒能通過改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反轉錄病毒含有編碼硒蛋白的UGA 密碼子,在病毒複製過程中,硒的需要量增加導致硒缺乏併產生毒害宿主細胞的氧自由基。硒缺乏導致病毒基因組的氧化性損害,誘導增加病毒致病性的突變。適量補硒可預防某些病毒性感染疾病,如Ebola 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乳腺腫瘤病毒(MMTV) 等[1 ] 。

WHO 已宣佈SARS病毒是一種變異的冠狀病毒,而硒對於阻止病毒突變有獨特作用。此外,病毒可使人體產生大量自由基,造成一系列連鎖反應,而硒的強大清除自由基作用可破壞這一循環,從而保護臟器不受侵害。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們建議每天服用200μg 硒,以提高人體免疫力,對抗“非典”[8 ] 。此外,缺硒人群食慾較差,也是導致其缺硒和抗病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研究還發現,適量補硒可有效減輕焦慮、抑鬱和疲倦,利於機體康復[3 ,4 ] 。

4.硒的人體需要量與安全使用劑量

美國國家科學院食物營養協會推薦10 歲以上兒童及成人每人每日硒的攝入量宜在50~200μg。目前臨床推薦的安全使用劑量為5μg/ kg·d 體重(治療量) 。一般認為,成人對硒的正常生理需要量為30~400μg/ d。長期過量服用硒可導致脫髮、指甲和皮膚變暗等。

我國從東北到西南存在著一條缺硒地帶,這些低硒地區人群每日硒攝入量不足10μg ,從而導致多種疾病發生。如江蘇省啟東縣為貧硒地區,當地居民血硒水平僅為(0. 076 ±0. 0237)μg/ ml ,導致肝炎及肝癌高發[9 ] 。

目前,許多國家正積極開發有機硒。與無機硒相比,有機硒具有生物利用度高、生理活性強、毒性低等特點。我國自行研製成功的植物硒蛋白片有機硒含量達95% ,口服方便,吸收迅速,安全經濟。

5.參考文獻

[1 ] 曾靜, 羅海吉. 微量元素硒的研究進展. 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03,20(2) :52 - 56

[2 ] 陳君石, 孫存普, 薛廣波, 等. 免疫力不等於抵抗力. 解放日報,2003. 5- 13(7)

[3 ] Finley JW , PenlangJ G. Adequacy or deprivation of dietary selenium inhealthy men : clinical andpsychological findings. J Trace Elem Exp Med ,1998 ,11 :11 - 27

[4 ] Benton D ,Cook R.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improves mood in a double- blind crossover trail.Biolpsychiatry , 1991 ,29 :1092 - 1098

[5 ] 祝念林, 張玲珍,孫憲濤. 微量元素硒對人天然殺傷細胞毒活性(NK) 功能的體外影響. 中華微生物和免疫學雜誌,1989 ,9(3) :168- 171

[6 ] 張權人. 硒對巨噬細胞功能的調變. 中華微生物和免疫學雜誌,1998,8(2) :73[7 ] 陸小蘭. 硒及黑柄炭角菌多糖對LICC 的調節研究. 免疫學雜誌,1993 ,9(1) :13 - 16

[8 ] 對抗非典,綜合提高免疫力. 北京青年報,2003 -04 - 21(5)

[9] 李文廣. 啟東縣原發性肝癌地理分佈特點與硒水平的關係. 中華腫瘤雜誌,1986. 4. 2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