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四十年滄桑巨變再出發前程似錦

□鄭兆雷 王兆鋒

五千年滄桑積澱,四十載砥礪前行。

1978年,改革開放的東風吹遍神州大地。

悠悠千年古縣——茌平,迎來湧動的春潮。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從計劃經濟時代的默默無聞到市場經濟新時期的風生水起,從魯西的“窮尾巴”到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67位,不靠邊,不沿海的茌平演繹了一部跨越發展、騰飛起舞的壯麗詩篇。

“天翻地覆!”這是外界對茌平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評語!

“前程似錦!”這是當地對茌平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共識!

東方風來滿眼春。四十年的滄桑鉅變,數字是最好的說明:城鎮化率,1978年為10%左右,2018年初增長至47.2%;GDP,1978年1.58億元,2018年初510億元;財政收入,1978年區區幾百萬元,2018年初31.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978年49元,2018年初12820元……

魯西崛起“百強縣”

10月8日,人民日報發佈《2018年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研究成果》,茌平縣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榜單67位。自從2010年躋身“國家隊”,茌平已連續9年入圍,9年前進31位。成績的取得,靠的是茌平人的闖勁和幹勁。

“百強之路”的精神實質就是一個“闖”字,在沒有路的地方闖出一條路。而將“闖”字發揮極致的,非信發集團莫屬。

四十年砥礪奮進,信發集團從裝機容量1500千瓦時的小火電廠發展成為集發電、供熱、氧化鋁、電解鋁、碳素、氟化鹽、冰晶石、岩鹽、燒鹼、石灰、電石、聚氯乙烯、煤炭開發、鋁深加工等產業於一體,所屬及控股企業達到72家,總資產1860億元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信發是茌平第一家利稅過億的企業,全國同行業第一個實現“鋁電雙贏”模式的企業……諸多第一的背後,是茌平“敢為人先”的魅力和精神。

幹在實處,走在前列。信發高歌猛進的同時,茌平人也將發展目標鎖定“全國百強縣”。2003年,提出“艱苦奮鬥五六年,力爭跨入全國百強縣”的構想;2007年,提出“團結實幹建設鋁城棗鄉,科學發展跨入全國百強”……堅持“工業立縣”不動搖,圍繞鋁、聚氯乙烯、密度板、味精、紡織、製藥支柱產業,規劃建設了“一區一帶六園”產業集聚區,每年實施十大重點工業項目,擴總量,拉鍊條,發展循環經濟,終於在2010年“夢圓百強”,位列98位,而在2002年,茌平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還排在527名。

進入新時代,擔負新使命。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茌平縣堅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紮實推進“實力茌平、開放茌平、生態茌平、宜居茌平、和諧茌平”五個茌平建設,堅持把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統領經濟發展的重大工程,以創新驅動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增創發展新優勢的具體路徑。

中鋼研碳化硅、信力源超薄電子銅箔、新世紀物流有限公司智慧物流、清華易邁、千島山莊養老項目……一批以信息經濟、智能製造、物聯網、新材料等為主導的新興產業蓬勃興起。全縣三次產業結構,從1978年的70.0:17.5:12.5,到2018年初的9.9:63.5:26.6,2017年,茌平縣百強縣排名進位提升至第68位的同時,首次入圍全國工業百強縣,位列第85位。

茌平在續寫新的創業史!

改革開放“弄潮兒”

茌平敢領風氣之先,山東最早包產到戶的報道“發源地”就在茌平。

時間回到39年前。1979年秋天,博平公社楊莊村支部大院內,算盤珠噼啪作響,村會計在計算各家各戶年收入。“楊成海,2209塊”,村支書宋懷友大聲喊出這個數字。2209元,這是以前幾十年才能攢下的錢啊!當新華社記者李錦將這個鏡頭定格,楊成海連同楊莊一同被載入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被讚譽“繼小崗村之後的又一包產到戶的典型”,後收入《大轉折的瞬間》一書成為農村改革永恆的見證。

以此為開端,茌平改革之樹茁壯成長、枝繁葉茂。1984年,茌平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93年,茌平成為全省經濟欠發達地區9個改革開放試點縣;2000年,承擔全省農村稅費改革試點任務;2005年,杜郎口中學農村教改轟動全省;2014試點農村土地確權登記;2017年農村地區供暖試點縣……茌平農村改革不斷拓展。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茌平在作答改革命題時,不敢停歇,未曾停歇;不敢鬆懈,更沒有懈怠!

以放管服改革為統領,茌平撬動重點領域改革,一子落,滿盤活。

2012年,縣裡將原有58個行政主體縮減至42個,成建制進駐“縣政務服務中心”;2014年,向社會公佈《茌平縣縣級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2015年,取消4項、“凍結”9項行政審批事項,非行政許可審批全部取消。

今年,茌平以“一次辦好”改革為契機,深入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梳理889項一次辦好清單,繪製完成1854項事項的辦事流程圖,完成1854項事項的標準化規程和辦事指南……

深化改革的同時,茌平開放的大門也越敞越大。

“走出去”的信發,先後取得印尼、斐濟、澳大利亞3個國家5400平方公里的鋁土礦勘探開採權;金號織業、德通交通器材相繼在在美國設立分公司。

開放,拓展了經濟發展空間。四十年開放進程,茌平產品出口市場擴大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利用“兩種資源”開拓“兩個市場”的能力持續增強。進出口總額由1978年的125.5萬元人民幣擴大到70多億元人民幣。

幸福人民“模範生”

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衡量改革發展成效的標尺,也是提升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徑。

種了一輩子地的博平鎮賈馬村的肖光舉做夢也想不到,老了老了卻享受到每月110元的“退休金”;一場大病,讓樂平鎮后王屯村王華峰差點掉進“窮窟窿”,而2萬元的大病補償金,讓微笑又掛到全家人的臉上……在茌平,一件件惠民實事猶如涓涓細流滋潤著人們的心田。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多年來,茌平一直爭當幸福人民的“模範生”。讓公共財政的陽光照進每個角落,先後實施中小學校舍改擴建、破解城區大班額、新型農民培訓、城鄉環衛一體化、文化惠民、農村改廁、農村清潔供暖改造等惠民工程,力求讓城鄉居民得到更多的實惠。

這些年,茌平傾力抓好扶貧攻堅,統籌推進金融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片區扶貧,鞏固脫貧成效,34個省定貧困村、4000“插花式”貧困戶如期脫貧。

茌平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賈寨鎮耿店村為“樣板”,著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努力培養更多“齊魯樣板”。

深化生態文明建設,實施“利劍斬汙”八項清零專項行動,全面推行“河長制”,積極開展“清河行動”,推進“森林城市”建設……

茌平堅信,唯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解決好就學、就醫、就業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才能讓新時代的發展更具生機。

四十年風雨兼程,我們已跨入新時代。

未來的茌平,開放之門將會越開越大,改革之路將會越走越寬。茌平在新時代偉大征程上闊步前行!

一條河流的生態之變:“臭水河”變成“小清河”

最近,兩側綠樹成蔭的茌新河成了婚紗攝影地,許多新人在自己家門口拍出了“大片”。“拍攝水裡倒影,新人就像站在藍天上。”不少攝影師用鏡頭記錄下這一刻。

同樣感慨的還有振興街刁家窪村的刁滿濤,昔日的臭水河竟成現在這般!

茌新河以前是條無名河。“以前河沒有這麼寬,但是一到夏天村民都來這裡下坑。”刁滿濤說它是童年的記憶,雖然寬度只有兩米多,可是河水清澈,小魚會從河裡蹦出來。

上世紀90年代起,沿岸建起了很多加工廠,河水開始變黑變臭,工廠排出的廢水在整個河上泛起了白沫。刁滿濤說,兒子小時候就沒有去過這條河。

這種情況在2001年發生了改變,茌平提出“既要經濟發展,又要綠水藍天”,加大對縣內造紙、味精等7種行業的監管,投資15億元對37家企業進行環保改造,建成兩處汙水處理廠,在23處排汙溝、管道上設立汙控監測點。

河水漸漸變清了,在茌新河上把網一收,拉上來都是活蹦亂跳的魚,最大的能有8斤多。在之後的10年,茌新河沒有再變成臭水河,可是隨著城鎮化的推進,高樓大廈建起來,跟隨而來的環境卻沒有更好。兩岸開始出現生活垃圾。

2012年,茌平在魯西率先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起“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垃圾處理機制。最近幾年裡,對於河流的整治也形成了長效機制,建起河長制分片管理。8名縣級河長主要對16條市、縣重要河湖進行了巡、管、控,273名鄉村級河長按照屬地分工。根據汙染源分佈狀況,建立“一河一檔”,制定“一河一策”。

現在的茌新河,投資上億元鋪上了生活用水和生活汙水、工業廢水兩條管道,河流兩岸樹木繁茂,每天都有專人負責垃圾清理,茌新河,從此清澈。

(常帥)

一個農民的生產之變:車輪上的“機械化”

“突突突!”10月10日,在茌平縣胡屯鎮景馬村種糧大戶李長利的責任田裡,兩輛50馬力的拖拉機帶著小麥播種機“並肩戰鬥”,不到一上午,40多畝地就種完了。

“機械化效率真是太高了,擱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1965年出生,如今53歲的李長利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從肩扛手抬的“11路”車到兩個輪子一根軸的“地排車”,從農用三輪車、小“12”到50馬力拖拉機、大型深松機,李長利親眼見證了茌平這片黃土地改革開放40年的變化。

“記憶中,我家第一輛車是地排車。”李長利說,他印象最深的還是用地排車“交公糧”:排隊、驗水分、過秤、收條卸糧,“一切順利的話一天才能忙完,要是趕上水分不達標糧站不收的話,就地攤曬得兩天才能回到家。”

1989年,全縣的農業形勢發展良好,不少三輪車、拖拉機開始在農田裡穿梭。李長利狠心花了5000元“重金”買下了這輩子的第一輛“大傢伙”——時風農用三輪車。1991年,他又賒賬購置了一臺濰柴12馬力拖拉機。

2006年,存在了2000多年的“農業稅”徹底淹沒在茌平縣滿地奔跑的近萬輛拖拉機“突突”聲中。而頭腦靈活的李長利盯上了村裡因青壯年外出打工而撂荒的土地,流轉了近50畝土地成了“地主”。而種地的“主力”——50馬力拖拉機、大型深松機、旋耕機、打捆機、噴藥機、小麥玉米聯合收割機在短短几年的時間都被他開回了家。

農民,從戶籍身份的象徵到體面的職業正悄然發生著鉅變。“李長利們”的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不足100元發展到2017年的人均12820元,糧食生產總產達到9.09億公斤。

車輪上的“七十二變”,不但記載了時代和社會的進步,同時也見證了茌平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

(王國棟)

一家企業的製造之變:從“汗水經濟”走向“智慧經濟”

國慶節期間,作為山東金號集團慶祝建廠50週年活動之一,58歲的退休職工張曉雲被邀請回廠參觀,這位30年的“老車工”感嘆不已。

張曉雲說,她年輕時曾是縫製車間的狀元,坐在縫紉機車前“揮汗”一天,可以縫製200條毛巾,“現在一臺自動橫縫機一天可縫製8000條毛巾,是4個工人1天工作量的10倍。”

山東金號集團的前身是茌平縣毛巾廠,1968年建廠。“上世紀90年代以後,由於產品技術、工藝設備落後,產品不受歡迎,環保不達標,企業面臨倒閉。”金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先斌回憶。

改革刻不容緩。1996年,企業自主開發的印花、提花、斷檔產品風靡一時,當年扭虧為盈。1998年經股份制改造後成立山東金號織業有限公司,主動淘汰了60%以上的落後產能和產品,以創新提質量,金號品牌逐漸叫響全國。

近年來,金號整合全球專家和資源,率先籌劃建立“工業4.0”智能化工廠,如今,80%以上智能裝備和機械從發達國家引進,四大類5000多種花色品種年生產能力17000多萬件,綜合實力位於行業前列。今年,劉先斌被中國家紡大會授予“改革開放40年家紡行業突出貢獻人物”。

劉先斌感慨,傳統產業必須加快由“汗水型”向“智慧型”發展。

在茌平,有兩個數據不容忽視:傳統產業佔整個產業的70%,而重工業又佔到傳統產業的70%。

近年來,縣裡推動產品向產業鏈高端邁進,深入系統梳理鋁及鋁加工、生物製藥等五大主導產業鏈條“沿線”新興產業和產品,引進人才,努力做好“建鏈”“延鏈”文章。

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越來越多“金號”的故事正在茌平精彩上演。 (劉明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