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廣場的變遷 濃縮改革開放四十年蘭州七里河之“鉅變”

蘭州著名史志專家鄧明撰寫“身邊好故事”——

三個廣場的變遷 濃縮改革開放四十年七里河之“鉅變”

三个广场的变迁 浓缩改革开放四十年兰州七里河之“巨变”

俯瞰百合廣場。本報資料照片

每日甘肅網11月13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劉有中)9月17日,由七里河區委宣傳部聯合蘭州晨報共同承辦的“我與改革開放共奮進”主題徵文活動啟動,面向社會徵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發生在七里河區這片熱土上的“時代好故事”。在徵集階段接近尾聲時,活動有幸得到了蘭州市著名史志專家、蘭州市地方誌辦公室原副主任鄧明的來稿,鄧明老師通過自己對蘭州市、對七里河區歷史的瞭解,講述了他眼中的七里河之“鉅變”。

“我從七里河區三個不同功能廣場的變遷,講述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七里河區的變化。”11月7日,蘭州晨報記者得到了鄧明老師的回覆。

1 小西湖廣場乘“改革開放之春風”

文章伊始,鄧明老師首先講述著七里河區的歷史:七里河區設置於1955年,1960年將阿幹區併入,是城關區通往工業區——西固區的唯一一條通道,交通地位很重要。

那個時候,七里河區只有一個廣場,就是小西湖廣場。小西湖廣場是1954年拓建的,當時這裡是三岔路口,為黃土路,下雨滿地泥,晴天塵土揚,東面是騷牛泉子,西面是梁家莊,南面通過駱駝巷南行翻過七道子梁到臨洮,是甘川公路的起始段,北面是小西湖。當年建成的小西湖廣場,為砂石路面,東西長130米,南北寬68米,佔地面積8840平方米。當時1路公交車從小西湖廣場開往東站,4路公交車開往拱星墩。

1988年至次年,乘改革開放之春風,改建了這個廣場,佔地面積達1.25萬平方米,中心闢直徑為50米的圓形花壇,佔地面積1963平方米,中樹立高杆淺藍色的聚光燈。花壇中高四周稍低,栽植雪松、合歡樹,襯托大麗花,佈置紫葉小檗花團,點綴豐花月季,鋪以草坪,圓周栽植綠籬,形成一個呈球面圓頂,噴泉四射,五彩斑斕,像一枚晶瑩的寶石。

2 百合廣場在改革開放中應運而生

一個市民能親近的廣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應運而生,它叫百合廣場,位於南濱河中路黃河灘上,原為黃河啤酒廠回收酒瓶堆積場地。

2004年,百合廣場由市政府、七里河區政府共同投資興建。百合廣場實際上是百合公園的核心部分,公園佔地面積達1.5萬平方米。百合廣場居中,佔地面積8888平方米,可容萬人集會,觀看錶演。入口在南緣,豎一石碑,南面鐫李恆濱行書“百合公園”,北門鐫郝國章隸書“曠達”。進門為下沉式廣場,有百合雕塑。

百合廣場的東、西配以兩翼,東翼為綠地、神龜園、運動場,西翼為綠地、飲水思源亭,佈置草坪、花灌木、小喬木,及彩色植物帶組成的模紋圖案花壇,烘托百合廣場。色彩絢麗的綠化區有如綵帶繫於百合廣場東西,凸顯出潔白晶瑩的百合。

在百合廣場舉辦蘭州百合文化旅遊節開幕式,是每年七里河區的嘉年華,也是展示七里河區亮點的最佳去處,平日則是市民體育鍛煉、賞景休憩的好地方。

3 西津廣場在改革開放中“變身”綜合廣場

百合公園處於黃河風情線之內,無商業功能,市民遊玩之餘,無餐飲、購物場所。這個遺憾於2009年終結了,這就是2009年建成的西津廣場。

此處原為甘肅省建築總公司大院,由省建築總公司置業發展公司投資建成,廣場佔地面積2.8萬平方米,東西南邊緣為道路。中部為綠地、廣場、步道,其中綠化面積達1.4萬平方米,佈置花灌木、草坪、綠籬,設置草坪燈、景觀燈、LED燈。東北隅建兩層圓形樓,入駐肯德基汽車穿梭餐廳。

所謂汽車穿梭餐廳模式起源於經濟高度發展和汽車擁有量快速增長的20世紀中期的美國,是一種建有專用車道通向餐廳,消費者足不出車,通過車窗就可買到食品,省時便捷。廣場之下為停車場,共三層500個車位。這為日益增多的有車族休閒、娛樂、購物、就餐,免去了後顧之憂。西津廣場的建成,成為市民晨練、散步、休憩、餐飲、娛樂、晚遊的場所,也為群眾集會、會展活動提供了空間。

三個不同功能的廣場,濃縮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七里河區的“鉅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