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常見貸款認識誤區,你中槍了幾個?

近期不少用戶在後臺留言,詢問是否只需身份證就可以貸款?是否無門檻?

這樣問其實都是陷入了認識誤區。

事實上,貸款平臺只是為急需用錢的朋友提供了多一條嘗試途徑,並非無條件向所有用戶貸款。

找好口子調查發現,不少貸款用戶會陷入下面4個常見的誤區,為了避免大家陷入不必要的麻煩,在這裡帶大家一一糾正:

誤區一:只要有身份證就可以貸款

這個誤區的產生和很多不正規貸款平臺誇大的廣告有關,不少平臺為了吸引用戶,打出“只需一張身份證就能貸款”的廣告。

這樣的說法存在很明顯的邏輯漏洞,比如:在我國16週歲就可以辦身份證,但是未成年人一般情況下顯然是不可以辦理貸款的。

貸款機構的目的是為了盈利,而非慈善,貸款給用戶的前提是保證可以收回資金,而收回的前提是用戶資產抵押、徵信、個人收入等等各方面的保證。

僅僅一張身份證,完全無法證明一個人的還款能力,正規的貸款機構當然不可能僅憑一張身份證就向用戶發放貸款。

誤區二:無抵押貸款等於無條件貸款

這種認識和“僅憑身份證就可以貸款”有類似之處,都是低估了貸款門檻。

任何一種貸款都不可能是無條件的,因為所謂的“條件”是借貸雙方交易的前提。

抵押貸款給了貸款機構抵押物作為保障,而無抵押貸款則需要其他很多資料和條件,達到與“抵押物”等同的權重。

在這裡還有一個誤區,就是由用戶認為既然無抵押,就可以借完錢跑路,不需要還錢了。

這種想法千萬不能有,雖然貸款機構不能拍賣抵押物,卻能夠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催收,更嚴重的話,會被貸款機構起訴,進而給自己的徵信留下汙點。

隨著社會發展,信用的作用愈加凸顯,徵信有汙點的人,可能會寸步難行。

誤區三:花錢“洗”徵信或偽造資料

“3000元洗白徵信!”

這樣的廣告誤導了很多人,不少用戶明知道自己的徵信有汙點,還想通過花錢的手段獲得良好的徵信報告。

這樣的做法非常危險,一旦被貸款機構發現,不僅貸款遭拒,還有可能為徵信增添新的汙點。

偽造收入證明、銀行流水等資料也是一樣,存在極大的風險,容易被貸款機構拉黑。

誤區四:在一家機構可以貸款,就能在所有機構貸款

很多用戶曾在某一家機構貸款成功,就認為自己具備了貸款資格,可以無往不利。結果發現仍舊被不少平臺拒貸,一怒之下給拒貸的平臺差評。

其實這樣的認識也是片面的。

不同貸款機構的數據分析能力不同,風控能力不同,抵禦風險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每家機構的審核標準不一樣,就算不同機構都審批通過了,額度、利息也會有差別。

最後,找好口子提醒:天上不會掉餡餅,任何貸款都不是無條件的,貸款平臺都需要驗證借款人的還款能力。

同時,一旦貸款,一定要根據約定按時還款,切勿因為一時疏忽或僥倖心理而給自己的信用留下汙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